风吹南山

2019-08-01 17:24王森水
闽南风 2019年7期
关键词:太傅禅寺漳州

王森水

也曾惊诧于福州鼓山涌泉寺千年铁树开花的奇葩,也曾惊叹于泉州开元寺东西双塔巍峨耸立的壮观,也曾经惊讶于厦门南普陀寺前放生池内一枝红荷舞碧丛的艳丽。可是,对于故乡漳州南山崇福禅寺却似乎总是印象模糊。走近她,成了我经世累年之后长久的夙愿,一如对母亲的思念,在时光之中慢慢发酵。终于,我要去赶赴这一场盛情的邀约了,就在今日。

盛夏清晨,九龙江畔,有微微的风,夹着丝丝的暖,和着淡淡的花香。我的故乡,千年历史文化名城漳州,还是静静的样子,仿佛从酣梦中初醒的婴孩,睁开眯眯的眼,迎接朝阳暖暖的沐浴。再次经过夜晚灯火辉煌而今美丽安详的彩虹桥,昨夜桥上的熙熙攘攘和嘈嘈杂杂早于随着桥下的滔滔江水跑得干干净净了。但见古朴高大的崇福禅寺的门牌坊突现眼前。仿佛久候村口的老母亲,张开有力双手,热情迎接远方游子的归来,而时光已过千年。可是不急,先來一碗热腾腾香喷喷的故乡小吃锅边糊吧!好让她唤醒我久闭的味蕾,我要好好感受一下这等待千年不一样的南山……

走进南山,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眼前一湾美丽的湖水,弯弯曲曲,在两岸花带的簇拥下徐徐伸向远方,一座洁白如玉的石拱桥惊煞我的眼。猛想起这是昨晚到访过的南湖。南湖!漳州“五湖四海”(碧湖、西湖、西院湖、九十九湾湖、南湖和荔枝海、香蕉海、水仙花海、四季花海)当中的一湖。虽是首次亲密接触,精彩却不容错过。似乎,那迷离的灯光依然在闪烁,那高大的凤凰木依然在摇曳,那多彩的三角梅依然在炫舞,勾起了许许多多美好的回忆。而昨夜的南山寺在夜幕的笼罩下则显得神秘无比,寺院外墙特有的黄色调更是韵味无穷。好似一位千年不遇的得道高僧闪现在我的眼前,既求之不得,又怕失之交臂。

此刻。南山寺揭开夜的轻纱,不再神秘。门票上介绍说它坐南朝北,规模宏大。中轴线上自北而南依次为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左右有喝云祖堂、陈太傅祠;石佛阁、德星堂、地藏王殿、福日斋。东侧还有城隍庙,后山有塔院等建筑。每个寺院都有属于自己的故事和传奇,南山寺也不例外。经过四大金刚护卫的大雄宝殿,见过笑容可掬的弥勒佛,拜过如来佛祖和观世音菩萨,参过一知半解的藏经阁,我感兴趣的是北坡的太傅祠和小姐楼。站在南山寺的北坡上,有风自远方轻轻吹来,摇动历史的幻灯片,故事蒙太奇一般在脑海显现:公元736年因与奸相李林甫不合,太子傅陈邕贬谪到福建,先居福州,后迁兴化,最后迁居漳州。在漳期间,被九龙江南畔丹霞山麓的迷人风光深深吸引,决定在这山水秀丽的地方兴建府第,但因建造形式类似宫廷,被人密告到朝廷,说“陈邕兴造皇宫,阴谋造反。”皇上派钦差前来查办。消息传来,陈太傅慌了手脚,心想大祸临头,苦无对策。危急之时,他的女儿金娘含泪请求父亲舍宅为寺院,让她削发为尼,以保全家性命。陈太傅只得应允,即日请来法师,为金娘剃度为尼,并把她的闺房改为“修真净室”,依隋唐以来献宅田为寺院习俗,将府第改为“报劬院”。这也是为什么南山寺原名“报劬崇福禅寺”的由来。

走出太傅祠,仰望小姐楼。重门深锁,小姐早于“人面不知何处去!”遥想当年,不禁感慨:陈太傅当时舍宅保家似乎天经地义,无可厚非。只是陈小姐正值青春年华,为保全家,削发为尼,从此青灯古佛,与世无争,与爱无缘。漫漫长夜,漫漫人生又是如何小心翼翼地度过?孤坟犹在,诉不尽往日的孤苦与荒凉。不过还好,小姐的聪明机智大义凛然也终于成就了御赐“金花娘娘”的美名,慢慢走入人们的视野。

回转寺中。值得一提的还有那一口故事神奇的大钟,写着“不可触摸”的字样,早于落满历史的尘埃,也正应了那一句“钟不敲不响”的俗语。与之相反的是,院中的一棵菠萝蜜长势良好,硕果累累,在阳光雨露的照料下茁壮成长,连同树上的神秘果慢慢走入寻常百姓家,不再神秘。统统落入南山区的规划之中。不仅南山寺,不仅南湖公园,还有那观音庙和蜈蚣庙,更有那初生的南山书院。

跨出南山寺的大门,回望明末乡贤黄道周所书的山门匾额“南山寺”,显得无比亲切,仿佛是早于熟识的老朋友,赶忙同框记忆。此时已是早上八九点钟,阳光正好,心情正好,与老同学相约南山书院的时间也正好。经过一番寻寻觅觅,终于找到了你,一座美丽的红房子,一个意蕴俱佳诗意的小书院——南山书院,就在南山水岸,就在九龙江畔。书院临江而立,小而雅。掩映在一片片碧绿翠绿浅绿深绿当中,大有“万绿丛中一点红”之美。近几年来,漳州大兴绿化,努力营造生态宜居工程,“一江两岸四桥”工程的实施,极大美化了故乡,“全国宜居生态之城”名不虚传。天更蓝了,水更绿了,生活更美好了,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也日新月异起来。南山书院也因时因地应运而生。

迈入书院,最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套古香古色的明清家具,案上放着一组旭日东升的美石,似乎朝阳正在冉冉升起,一股莫名的温暖猛地从心底升腾起来,眼前的一切迅速美好起来。

猜你喜欢
太傅禅寺漳州
在西明禅寺听蝉
冬日去禅寺祈求姻缘的年轻人
情调漳州
林语堂的漳州情结
漳州的水
公公偏头痛
朱元璋与太傅
小嘎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