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视角下县域经济振兴发展探索

2019-08-01 01:24邱小雨
经济研究导刊 2019年18期
关键词:县域经济

邱小雨

摘 要:介绍尤溪县县域经济发展的情况,结合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尤溪县县域经济发展的相关建议:一是坚持“一条主线”促进尤溪县县域经济发展;二是聚力二大经济与项目,推动发展质量再提升;三是落实三项改革,提升县域经济发展活力;四是发动经济发展“四大引擎”,激活县域经济。

关键词:县域经济;振兴发展;尤溪县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9)18-0121-02

引言

经济新常态,是我国经济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高速发展之后的必然趋势,是一种自然而然的产物。新常态“新”在我们目前所处的时代、环境和发展条件不同了,主动适应新常態,就必须在发展思路、增长方式、思维模式等方面进行调整和改变。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的交汇点是县域经济,也是城乡经济的交汇点,还是省级经济重要的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曾在讲话中指出,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发挥县域优势,补齐县域短板,激发县域活力,扎实推动县域经济加快发展。整个国家来看,现在县域经济的发展已经跨入了既充满希望而且又面临挑战的重要转折点,因为有的传统的产业优势在弱化,三农存在的问题和结构性的矛盾仍然比较严峻。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开始部署西部大开发和我国经济进行战略性调整,给县域经济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空间。基于此,以尤溪县为例,对县域经济发展做相关讨论。

一、尤溪县县域经济发展概况

2019年尤溪县县域经济发展势头良好。全县在调结构、促转型,产业升级有新势头的经济发展主题下县域经济发展有声有色。一是提高现代农业质量。首先,深化高产高效粮食生产活动,成功种植粮食面积55.4万亩,粮食、豆类的总产量有17.85万吨;实现了国家现代化农业示范区、省级农民创业园19个重点项目,并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应用,清运洋中畜禽、后楼食用菌、唐川蔬菜等集中区,完成大型休闲农业、九台花果香园综合楼等一批项目,完成总投资8.96亿元;其次,完善质量安全监督体系,完善农产品质量体系,建设标准化生产和智能化管理基地20个,“三品一标”认证企业42家102个产品,211家生产主体纳入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最后,推进食用菌、油茶、茶叶、果蔬等特色产业三产融合发展,尤溪县被确定为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创建单位,被评为全国茶叶百强县,尤溪黑木耳入选福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光华百斯特再次荣获“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称号。二是新型工业提效。第一,实施“一十百万”工程,培育以顺源纺织为龙头的“金娃娃”企业,推进经编染整产业园建设,抓好顺源核心设备智能化改造、旭源混纺纱、鑫森锦纶纤维二期等重点项目建设,实现规上纺织业产值187亿元;第二,加快城南园产城融合,进一步完善园区污水处理、道路等基础配套设施,强化项目引进建设,东方鑫威、康运实业等项目开工建设;第三,启动香精香料产业集中区开发,首批签约项目9个;第四,加强矿产资源整治整合,谢坑铅锌矿区整治工作通过省级验收;第五,推动竹木制品加工产业链整合升级,林产工业产值突破80亿元,中仙乡荣获“全国竹家居用品之乡”称号。三是深入开展“企业服务年”活动。出台《尤溪县推动新一轮经济创新发展五项政策》,解决企业“两证”办理等问题162个,提供应急转贷周转金2 482万元,促成18家企业获得银行授信贷款2.01亿元。四是三产活力提升。联合梯田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评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双洋等6个村入选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桂峰获评国家4A级旅游景区,汤川古溪星河、中仙古银杏林、半山“三诚”文化村获评国家3A级旅游景区。五是推进“我家尤礼”区域公共品牌建设与推广。完成电子商务交易额12.39亿元,网络零售额7.34亿元,荣获“全国电商示范百佳县”称号。

二、尤溪县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尤溪县在发展过程中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有:经济不景气带来压力较大,有些经济指标慢慢放缓,达不到年初设定的目标;产业转型升级也有一定的难度,传统产业比例较大,产业的竞争力不明显,创新的能力也比较薄弱;优质税源不多,财政增收乏力,收支矛盾突出,偿债压力大;少数干部担当意识不强、工作能力和工作作风与推动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工作要求不相适应,营商环境还需进一步优化;公共服务领域存在不少短板,部分群众在子女教育、医疗卫生、养老和住房等方面还面临不少困难。

目前,无论是从尤溪来讲,还是从其他县(市)来看,经济的下行压力确实很大。这似乎是速度和结构的问题,如果尤溪继续沿用旧方式,它将错过新一轮的改革机会,并被历史车轮抛在后面。所以在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一定要坚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路线。全面提高供给质量,切实减少无效供给,扩大有效供给,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结构,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对此,尤溪县将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努力加以解决。

三、尤溪县县域经济发展的相关建议

1.坚持“一条主线”促进尤溪县县域经济发展。一是提高工业供给质量。实体经济的主体就是工业,是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从尤溪的发展实践来观察,我们尤溪工业经济质量不够高,发展得也不够快,结构也不够好,对县域的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也还不够,产业主导型经济格局尚未形成,导致我国经济总量小,金融增长缓慢,经济质量不高,总效率不高的根本原因,以产业领域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体地位,加快创新和升级传统优势产业,运用技术改造等措施,推动传统产业向中高端转移,把产品的质量提高,有效供给不要进一步增加,带动产业转型,将旧库存转换成新的增量;创新升级产业链价值链,提高资源精深加工比重,积极延伸产业链条,提高市场竞争力。非常好的生态资源生产出的农产品,要为二产的发展提供优质、高效的原料。一二产业怎么来结合,确实大有文章可做。尤溪的生态资源非常好,而且工业的发展有了过去的基础,两个方面应该完全结合起来,这些包括正在蓬勃发展的北药产业,绿色北药确实是一个生产问题。要是在后期介绍中草药的加工和提取或研究食品和药物的结合,这肯定是二次生产研究的重点,所以只需要增加附加值。只有这样,才能通过产业链的发展,扩大产业链,促进价值链的升级。二是提高农业供给质量。发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加快农业增效,增加农民收入和农村繁荣的重要工作。尤溪县是一个农业大县,也是一个粮食大县。但是,农业数量大,链条短,附加值低,种植力强销售薄弱,供需不平衡等结构性矛盾比较多,因此必须研究供应方面,提高服务业供给质量。

2.聚力二大经济与项目,推动发展质量再提升。尤溪县应着力强化平台支撑,加大园区平台开发力度,抓好经济开发区、绿色铅锌产业园和香精香料产业、非金属矿深加工、竹木深加工产业集中区5个县级园区及洋中、管前2个乡镇专业园建设。一是聚力经济开发区实体经济建设。完善西部园区基础设施,加快埔头片区企业进进出出一体化,实施城南第一小学、集中供气供热、城南自来水工程,建成城南污水处理厂、幼儿园、安置区一些相应的配套设施建设,力争新增土地2 000多亩,引进总投资10多亿元以上,还有5个新的项目。香精香料产业集中区,尽快启动建设,确保完成一期用地开发1 000亩以上,落地项目10个以上;绿色铅锌产业园,努力引进铅锌矿深加工企业和战略投资机构,实现铅锌产业链延伸;非金属矿深加工规划建设梅仙、台溪2个集中区;竹木深加工产业集中区,完成选址及用地报批手续,启动园区“七通一平”和安置点“五通一平”工程建设;洋中和管前专业园,力争新增用地400亩以上,落地项目5个以上。二是聚力大经济项目的攻坚,深入开展“五比五晒”项目竞赛活动。

3.落实三项改革,提升县域经济发展活力。一是营造一流营商环境,继续开展企业服务年的有利活动,改进挂包配套企业制度,扩大政策扶持力度,建立专项服务队伍,同时解决企业融资、用地、就业等相应问题。不断改善“放管服”机制,继续开展“六最”商业环境标杆活动。全面推行“一趟不用跑”“最多跑一趟”和“政务+互联网”,优化“全程代办”和“并联审批”双服务模式,精简行政许可事项,进一步压缩企业开办时间,承诺时限控制在法定时限的40%以内。开展“证照分离”改革,完善电子证照库建设,要积极实现部门政务信息共享改革。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完成县级机构改革,优化机构职能设置。二是加快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完成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工作,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深化生态公益林和天然商品乔木林管护机制改革,推进森林资源保护网格化、智能化管理。三是持续深化医改,扎实推进世行贷款医改项目,持续抓好全民健康“四级共保”工程,健全“分级诊疗、双向转诊”制度,在西城、城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试行公办卫生所“七统一”管理模式。

4.发动经济发展“四大引擎”,激活县域经济。一是瞄准新兴产业精准发力。实施新兴产业发展战略,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食品加工、节能环保、生物及生物医药五大新兴产业,力争年内引进项目6个以上。深入推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和全国旅游标准化试点县创建,推动联合梯田、古溪星河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闽赣省苏维埃政府旧址、公馆峡、柳塘水库、久泰水果田园创建国家3A级旅游景区。二是瞄准农业产业精准发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试验区为契机,加快汤川乡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工作,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建设洋中蘑菇镇、台溪茶镇、金柑特色镇、朱子开元休闲观光园。持续抓好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一中心五体系”建设,支持祥云、久泰等农业龙头企业延长产业链。提升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建设5个绿色高品质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新型职业农民,新建2家省级示范社、3家省级家庭农场,认定新型职业农民160人。建设宜居新农村,加快编制乡村规划,强化农村建房规范化管理,注重“留白”“留绿”“留旧”“留文”“留魂”,培育一批新农村建设示范典型,瞄准健康食品产业精准发力,瞄准商贸物流产业精准发力。

结语

总而言之,要提升县域经济发展活力,就要坚持政府的推动和优化县域经济发展,促进尤溪县经济发展,充分发挥县域政府在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在政府规划尤溪县的指导下,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契机,采取有效措施,提倡县域经济发展。要不断完善县域经济发展的政策实施和县域体制改革,扩大县域。要发挥决策权、自主权和经济管理权,改善县域经济发展环境,促进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  全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暨“四好农村路”和加快县域经济振兴发展现场推进会议在梅河口市召开[J].吉林农业,2018,(19):封2.

[2]  闫坤,鲍曙光.经济新常态下振兴县域经济的新思考[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2):43-52.

[3]  杨晓军,宁国良.县域经济: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撑[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8,(6):119-124.

[4]  王兆阳.关于通过城市和工业再布局推进乡村振兴的探析[J].农村金融研究,2018,(6):66-70.

[5]  杨雨佳.乡村振兴战略视角下的川东县域经济发展研究——以四川渠县为例[J].现代商业,2018,(31):190-192.

[6]  柴宗鑫.以五大行動推进皋兰县县域经济振兴——浅析皋兰县县域经济发展思路[J].发展,2018,(9):29-32.

猜你喜欢
县域经济
郑州市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分析
县域经济发展分析
外向型县域经济的跨境电商模式研究
“营改增”全面实施后对进贤县地税收入的影响
新常态下县域经济发展问题与对策
京津冀协同发展模式下河北省县域经济产业集群问题研究
山东省县域经济发展评价研究
浅议县域经济在招商引资中面临挑战和机遇之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