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户外活动场地的管理融入幼儿的日常学习
——以“百草园”日常管理为例

2019-08-02 07:40沈艳凤
好家长 2019年6期
关键词:水渠百草园小班

文 沈艳凤

随着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改革的深入推进,许多幼儿园对户外环境都进行了规划与创设,以满足幼儿游戏活动的需求。在创设环境与日常管理中,我们遵循课程游戏化的理念,做到“儿童在前,教师在后”,大胆放手,运用专业追随幼儿的学习与发展,体现“自由、自主、愉悦、创造”的游戏精神。

在创设环境之后,如何维护是我们面临的主要问题。幼儿是环境的主人,虽然他们不能做到像专业人员一样对环境进行清理与维护,但我们还是要明确幼儿的主体地位,让他们参与户外活动的日常管理,这也是幼儿学习的方法与途径。在我们幼儿园有一个充满野趣、农趣和童趣的乐园——“百草园”,是最受幼儿欢迎的游戏场。下面我以“百草园”为例,具体谈谈如何将户外活动场地的管理融入幼儿园的日常学习。

一、游戏活动中的自我管理

户外游戏环境一般分为多个活动区域,如:沙水区、涂鸦区、运动区、种植区、情境游戏区等。在日常的户外游戏环境的管理中,幼儿园通常采用定点管理或定人管理的办法,即每个区域由相应的责任人负责管理,这种管理包括对游戏环境的管理,也包括对活动过程的管理。

在“百草园”管理中,教师和幼儿一起制定了基本的活动规则后,我们提倡幼儿自我管理,尝试放手游戏。尽可能地调动幼儿的活动主动性,放手让他们自由选择进入“百草园”的各区,除了人数限定的木工区、编织区、泥区之外,其他区域可以随意流通。幼儿可以去沙区尽情玩沙,可以在果林里“扮家家”,可以在紫藤架下阅读图书,可以在涂鸦区随意画画……进入“百草园”游戏的有小、中、大班三个年龄段的幼儿,自然形成了混龄式的游戏场景。

在放手游戏中,我们发现混龄游戏中有一些平行班游戏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如同样玩“扮家家”游戏,三个年龄段的幼儿在一起,有时候会出现大班幼儿排斥小班幼儿,不愿意和小班幼儿玩的现象;产生矛盾时,也会有大班幼儿带领小班幼儿去寻找解决矛盾的方法;在角色扮演中,自然是小班幼儿做“宝宝”,大班幼儿做“家长”,“家长”带着“宝宝”一起玩。发现这一现象后,我们开展了有关“混龄游戏”的讨论,引导大班幼儿照顾好小班幼儿,教小班幼儿怎样才能不被大班幼儿拒绝。教师做“隐身人”,让幼儿明白自己是自己的管理者,只有遵守游戏规则才能让自己成为受欢迎的人,同时也要让幼儿知道大龄幼儿有大龄幼儿的担当与责任,小龄幼儿也要有相应的约束。

二、户外游戏材料的有序管理

在户外游戏材料管理中,幼儿园需要提供一些必要的材料收纳器材,还要规划出放置材料的场所。在“百草园”内各区域都有相应的材料,有园内统一采购的配给各区域的基础材料和创意材料。例如,沙水区的基础材料有铁铲、水壶,创意材料有竹片、PVC管子、各类瓶子等。这些材料都有专门的材料放置架,铁铲有相对应的挂钩,水壶有相对应的篮筐等。每种材料对应的篮筐以及材料架相对应的位置,都应做好相应的标志。在每次取用的时候,各班幼儿都能按需取放,结束活动后按标志将材料物归原位。每个班级都要配置材料管理员,负责在活动结束后检查材料放置是否到位。如有幼儿没有正确匹配,管理员会告诉这名幼儿或者直接帮助其修改到位。每一次材料的取放对幼儿来说也是一次分类的学习。

除了各区域的游戏材料,还有自然材料的日常管理。“百草园”中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石都属于幼儿,那些干枯的树枝、木桩、树叶等都存放在百草园中,都是幼儿游戏需要的材料。如何管理这些材料呢?教师还是要放手给幼儿。在游戏分享时有幼儿提出来材料堆放无序会影响他们的活动,教师会将问题抛给幼儿,让幼儿来统计需要哪些材料,然后开展收集材料的工作。材料收集来之后的分类、摆放也是由幼儿自己来,教师会给幼儿一些必要的帮助,如提供一些适合分类摆放的篮筐,和幼儿一起制作分类标签,找寻一个“藏宝”的地点,提供必要的防护措施与设备(如搭建一个小木房或小草棚)。

三、场地清理的日常管理

每天有多个班级一起活动的户外活动场地,或多或少会遗留下来一些杂物,如种植地、树林区等免不了杂草丛生。对于场地的清理,我们将其定义为幼儿游戏整理的一个部分,并将这一过程变为幼儿学习的一个内容。幼儿、教师及保育员也养成了活动后的整理与清扫习惯。

每学期开学初,“百草园”在经历过一个漫长的假期后,杂草丛生,水渠污秽不堪,连石板路都被杂草掩盖住了。面对这样的场景我们还能放手让幼儿自己清理吗?答案是肯定的。割草要用镰刀,幼儿不会用而且太危险,怎么办?幼儿说用手拔。拔了两下小手就疼得有点受不了了,怎么办?老师让幼儿自己想办法。幼儿们商量了一会儿后,决定去找老师要手套。戴上小手套既能干活又不疼,几个班级的幼儿、老师和保育员齐动手,一会儿就把杂草清理掉了。幼儿还意外收获了许多“狗尾巴”“小野花”“小野果”。在清理水渠时,幼儿换好雨鞋,女生们不敢下去,男生们就先跳了下去,还鼓励女生:“没关系的,等会儿洗洗就行了。”幼儿们在互帮互助中下了水渠,虽然皱着眉头,但还是坚持着把水渠清理干净了。

四、动植物的养护管理

为丰富幼儿的体验,让幼儿近距离地接触到一些常见的动植物,幼儿园开展了饲养和种植的活动。饲养区和种植区也深受幼儿的喜爱,是他们探索动植物的最佳地方,可引发各种各样的探索课程,激发幼儿的好奇心,促使幼儿的学习更持久、更有效。

“百草园”饲养了山羊和兔子,种植了许多果树、蔬菜和粮食,平时的养护管理工作也由相对应的责任班级管理。幼儿对饲养动物和种植活动都很有热情,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动植物的日常照料和养护中来。百草园里有一小片水稻田,这是中(五)班种植的。暑假是水稻生长的关键时期,为了管理好这片水稻田,中(五)班的幼儿采取了每周轮值的方法来幼儿园帮水稻浇灌、拔草等,做好田间管理工作。到了秋天水稻丰收了,幼儿你争我抢地收割,自己找工具,想办法进行脱粒、舂米,还在保育阿姨的带领下进行爆米花的实验,晒稻草时你追我赶玩起了躲猫猫的游戏,晒稻谷时不忘用稻草制作稻草人来驱赶馋嘴的小鸟。幼儿们运用绞绳工具将晒干的稻草制作成稻草绳,稻草绳可以用来跳绳、绑东西,还能绑在树上为大树穿上“冬衣”。幼儿们还学会挑选优质的稻谷存放到“种子区”,来年春天可以再次播种、插秧……

将“百草园”各项管理工作放手给幼儿,就与班级的课程形成了互利共生的关系,日常管理就是幼儿的游戏活动,也是他们的课程。如在管理水渠中,幼儿发现春夏之际,下过雨后,水渠里就会有小蝌蚪出现,持续的晴天后水渠的水会干掉,这引发了 “救救小蝌蚪”的活动。幼儿用各种袋子到沙池里装沙做成沙袋,截住了水流,形成了一个适合小蝌蚪生活的小水塘。在“百草园”的日常管理中,在教师的“放手”和“追随”中,幼儿不断建构出各种有益经验。参与环境创设和日常维护本身就是学习,引导幼儿为自己创设游戏和学习环境本身就是课程,让我们多一些“放手”和“追随”,构建出更多属于幼儿的好课程,促进幼儿更好地发展。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横扇幼儿园)

猜你喜欢
水渠百草园小班
百草园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
游百草园
小班教学 有效交流
我的乐园
游百草园
小班定向式军事游戏的开展
如何在幼儿园小班开展区域活动
多元训练 实现读写转化——以部编版《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仿句为例
最重的工作
小班幼儿语言交往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