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名著阅读指导的实践与思考

2019-08-05 06:01温颖
成才之路 2019年17期
关键词:阅读指导名著阅读阅读兴趣

温颖

摘 要:让学生阅读文学名著,可以培养学生的理解力、鉴赏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并辅以恰当的指导促使学生高效阅读名著。教师可通过激发兴趣、以趣启读,恰当指导、读中引路,多样展示、以展促读的方式指导学生进行名著阅读。

关键词:名著阅读;阅读指导;语文素养;阅读兴趣;精选书目;能力展示

中图分类号:G623.2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19)17-0020-02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语文素养已成为学生个体意义上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而要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就要让学生阅读文学名著。流传至今的经典文学著作所传承的绝不仅仅是文字,还有其所蕴含的精神内涵。其精神内涵在时代的创新中被赋予了更丰富的含义,激励着人们不断探索世界和追求真理。让学生阅读文学名著,可以培养学生的理解力、鉴赏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师应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并辅以恰当的指导促使学生高效阅读名著。现以《西游记》阅读指导为例,探讨如何促使学生高效阅读文学名著。

一、激发兴趣,以趣启读

其一,留白式激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阅读兴趣才能更好地阅读。蕴含着深厚智慧和深沉积淀的名著,对学生的成长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为让学生认识到阅读名著的重要性,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教师可以借助自身的名著阅读行为来影响和促进学生对名著的阅读。例如,教师可以利用课前时间开展“每日一诵”活动。结合此阶段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理解能力,教师应该选择故事性强、趣味性高、语言活泼、情节波折、浅显易懂的阅读内容。教师可以将儿童版《西游记》作为学生的名著阅读启蒙读物。要想用阅读热情感染学生,教师诵读时要配以充沛的感情、生动的表情、恰当的语速,必要时可以配乐,为诵读锦上添花。调动起学生对《西游记》的阅读兴趣后,教师要进行适当的留白、适时的停止,将文章中的某些精彩部分或者结尾留给学生自己阅读。如讲完孙悟空被如来佛祖压在山下后,教师可以说:同学们知道这一压就压了多少年吗?五百年啊!学生们一听都惊讶地感叹着。这时,教师可以顺势说道:你们想知道五百年后是谁救的他吗?学生们迫切想知道答案,教师却故意说诵读结束了,想知道后面的内容可以等待下节课的诵读,当然还有更好的办法,就是同学们回家后自己阅读《西游记》。此时的留白,是为了促进学生阅读。实践证明,这样的留白很有效,一些学生回家后真地找出《西游记》开始自主阅读。在接下来的“每日一诵”活动中,会有越来越多的学生对《西游记》内容进行“剧透”,而他们也很享受这种“剧透”的优越感。于是,在“剧透”群体的感染下,更多学生加入了《西游记》的阅读中。

其二,点赞式激趣。大声朗读是一种有效的语文学习方法,学生通过大声朗读可以提高对文本的解读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朗读名著,可以激发学生体验名著的美感,感受文字的力量,在美的享受中提高鉴赏能力和艺术修养。为鼓励学生朗读名著,教师可以将名著朗读与现代信息技术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家长帮助下将自己朗读《西游记》的片段录成音频或视频,并上传至班级“名著朗读微信群”,供同学和家长们倾听、点评。大家对朗读片段进行点评、点赞后,教师可根据点赞数量评选出“朗读之星”。学生对这种有“声”有“色”的朗读评比活动兴趣盎然,朗读积极性自然会被充分调动起来。为了争当“朗读之星”,学生们会更加认真地朗读,进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

二、恰当指导,读中引路

有了阅读兴趣,就要考虑阅读技巧。如果漫无目的、不讲方法、走马观花似地阅读名著,学生则难以做到持之以恒的阅读,使阅读没有实质意义,达不到提高文学素养的目的。因此,要想让学生真正走进名著阅读殿堂,从中汲取营养,提升文学素养,教师就要进行科学、恰当、及时的阅读指导。

其一,精选书目。为学生选择名著阅读书目时,教师最应该考虑的是学生的阅读兴趣,应改变由教师独自指定书目的方式。首先,让学生在小组内商量选择什么书目。然后,各小组之间推荐书目和讨论。最后,全班学生投票决定。经过这样的选择,教师发现学生们选择的书籍和教师预想的大不相同,学生选择的书籍更具趣味性、文学性,内容上更贴近他们。这种选定书目的方式,可以让有着不同阅读偏好的男生和女生,以及有着不同阅读兴趣的学生之间进行相互渗透和影响,进而避免性别差异及个性差异引起的阅读局限性,能够拓宽学生们的阅读面。

其二,关注个体。学生通过课堂上的阅读学习虽然已掌握一些简单的阅读方法,但由于学生之间存在阅读能力的差异,所以教师对学生的阅读指导不能“一刀切”。例如,全班共读《西游记》时,对于阅读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可以建议其采用精读文章、配合批注、摘抄文段的方式进行阅读。对于阅读能力较弱的学生,教师可以建议其采用泛读和通读结合并适当摘抄好句的方式进行阅读。另外,对于理解能力非常强的学生,教师可以引导他们尝试评述阅读内容,将自己的感悟和体会写成文章。学生无论采取哪种阅读方式,只要能够从中获益并愿意持续阅读名著,教师都应该给予支持和鼓励。

三、多样展示,以展促读

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教师应该开展各种各样的阅读活动,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进行各种形式的展示、汇报。这样做,可以让学生在思维的交流与碰撞中不断提升思考和解读名著的能力,不断实现自我提升,而能力提升引发的成功感可以促使学生对新的名著产生阅读兴趣和动力。

其一,小组评优,合作式展示。在个体阅读的基础上,教师可以让学生们组建阅读小组,让小组合作阅读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实现名著阅读效果的最大化。

(1)组内交流,分享阅读感想。思想交流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对名著的理解,还可以让学生碰撞出新的思想火花。在组内讨论前,教师可以为学生指定一个阅读章节,让学生阅读这一章节并对其进行讨论,自由交流阅读感想和体会。在这样的氛围下,学生们在小组内畅所欲言,自由沟通,相互提问和解答,使思考得到促进,使思想得到补充。(2)组间评优,培养综合能力。组内成员讨论结束后,各小组进行组间的交流汇报、思想碰撞,最后教师根据小组表现评选“最优小组”。这种看似简单的交流实际上很考验学生的合作能力及表述能力。有的小组成员在组内讨论时很激烈,可是小组合作汇报时却无法总结出团队的核心思想;有的小组在组内总结得很到位,可是在众人面前表述时却不自然流畅。这种组间交流、团队汇报形式,既可以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又能使学生对人物情节和名著主旨的理解上升到新的高度。

其二,自我创作,分享式展示。通过阅读名著,学生的思维方式,如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等,都在发生着变化。在充分理解阅读内容后,学生就会进行多维的认识驱动,让自己渐入佳境,走入人物命运,随着情节摇曳变化,这便是写作的最佳时机。这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尝试创作,不限定创作文体。根据教师的要求,学生们阅读完《西游记》相关章节后,开始尝试进行文学创编,有写小诗的,有进行故事续编的……教师本着尊重学生创作的原则,最大限度地还原作品的本貌,将其张贴在班级墙上,并每周进行更新。看着自己的作品得以展览,学生的创作积极性会更高。教师还可以把学生的稿件投给各报刊社,学生作品一旦被刊登在报刊上,其创作欲望会更加强烈。可见,阅读与写作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相互促进的,教师要不断探索将阅读与写作教学进行有机结合的方法。

其三,课程融合,探究式展示。有些小学教师身兼数职,如笔者本身既是语文教师,又兼任综合实践教师。综合实践是一门开放性的课程,在指导名著阅读的语文教学过程中,筆者尝试将名著阅读和综合实践课程中的专题研讨相融合,借助综合实践课程拓展名著阅读的深度,借助语文课程拓展综合实践课程的广度。笔者通过设计综合实践主题活页文本的形式开发出“名著永流传”系列主题活动,将名著阅读融入其中,通过撰写研究性学习报告、探究性成果展示等活动让学生实现对名著阅读的再次思考,实现对名著的再次阅读。

综上所述,名著阅读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生活中的重要内容,让名著丰厚的文化底蕴浸润学生的生活,丰富学生的心灵,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作为语文教师,应该重视对名著阅读的指导,不断探索促进学生阅读名著的指导方法,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肖明华.让名著开启阅读之旅——浅谈小学语文的名著阅读指导[J].新教师,2018(12).

[2]连忠友.小学名著阅读指导的“三大”策略[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7(12).

[3]杨丽铭.“课外阅读课内指导”课型的构建与实践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3.

猜你喜欢
阅读指导名著阅读阅读兴趣
浅析高中图书馆的阅读指导措施
兴趣引领,快乐阅读
探究如何培养学生语文阅读兴趣的策略
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活动化教学探索
刍议写景散文阅读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