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批判中进步

2019-08-07 10:02马冰雅
都市生活 2019年6期
关键词:批判康德来源

摘 要:康德作为18世纪启蒙运动时期德国古典哲学的创始人,他的法哲学思想中最为经典的便是“三大批判”。不错,人们均是在不断的批判中追问,进而去探求到思想的真谛。康德亦是如此。本文简述了康德的思想形成来源、思想的重要内容以及其思想对当今的现实意义。人们几百年来敬畏他的思想,称他为“人类思想天空中的一颗巨星,他,是当之无愧的思想启蒙大师。

关键词:康德 批判 来源 影响

初识康德是缘于他的那句名言:“世界上有两样东西能震撼人们的心灵,一件是我们头顶的星空,另一件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准则。”再遇康德便是在西方法律思想史中,它不再只是一个说名言的名人,我对他的认识上升到了一个哲学家思想家的层面。康德研究的领域很广,而他的思想研究也早已是汗牛充栋。今天笔者就几个方面来浅谈对康德法哲学的思想。

一、康德思想形成的来源

康德的思想可谓是海纳百川,他的思想中,可以看到休谟、莱布尼茨、洛克、笛卡尔、卢梭等多位前辈的思想的影子。它吸收融汇了多个学派的主张,当然他也秉承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在批判的前提下学习借鉴。康德建立批判哲学,其中对其影响最大的一个人莫过于休谟。他曾说过:“我坦率地承认,就是休谟的提示在多年以前首先打破了我独断论的迷梦,并且在我对思辩哲学的研究上给我指出来一个完全不同的方向。”

诚然,康德的思想形成之路也不是一帆风顺的,这期间经历了一段非常艰苦的探索过程,正如他所说的那样,在遇到休谟之前,他前期主要研究自然科学。但遇到休谟之后,他后期转向了成就他一生的哲学事业。记得老师上课时讲过一个关于康德的小故事,康德生活中的每一项活动,如起床、喝咖啡、写作、讲学、进餐、散步,时间几乎从未有过变化,就像机器那么准确。每天下午3点半,工作了一天的康德先生便会踱出家门,开始他那著名的散步,邻居们纷纷以此来校对时间,而教堂的钟声也同时响起。这个故事足以说明康德先生是一个不爱变化的人,我们或许可以说他有些墨守成规。但休谟的出现竟让他的研究方向发生了几乎背离的改变,足以说明休谟对他思想形成的重要性。

二、康德批判哲学思想的主要内容

康德的批判哲学又称之为”唯心主义先验论“批判”在这里的意思是考察分析。康德的批判哲学有三大部分组成,认识论即《纯粹理性批判》,伦理学即《实践理性批判》,美学即《判断力批判》,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经典的“三大批判”。三大批判中第一批判----纯粹理性批判最为基础。什么是纯粹理性呢?所谓“纯粹理性”,是指独立于一切经验的理性。书中围绕着“先天综合判断如何可能”的问题,通过对先天直观形式和先验知性范畴的考察,说明了数学和自然科学是如何可能的。[1]这其实推翻了上文中康德先生自己说过的一句话,他认为自己前后期的研究是两个完全相反的方向,但其实在后期主要研究哲学时,他也处处穿插者自然科学的知识,也算是做到了各学科领域的融化贯通。再接着他通过对理性的纯粹推论的考察提出了自然科学是如何可能的,接着通过对理性的纯粹推论的考察提出了将知性范畴运用于理性推论必然导致的二律背反,由此确立了现象与本体的二元论,以物自体的不可知为信仰留下了地盘。有很多人认为如果不是有足够的学术造诣是无法读懂康德的思想的,而我们大学生目前的知识储备也只能是理解他的浅层含义,至于最深处的挖掘,要随着时间经验的积累慢慢理解。康德的批判哲学既是西方古典哲学也是近代启蒙主义的最高表现,不仅在思维方式上而且在方法论和世界观上都开启了一场“哥白尼式革命”。

三、康德思想对当今时代的现实意义

日本学者安倍能成认为康德是在近代哲学史上恰似一个处于贮水池地位的人。可以这样说:“康德以前的哲学皆流向康德,而康德以后的哲学又都是从康德这里流出的。”足以證明康德的法哲学思想其地位之高。现代学者中有人说康德的思想过于严格,但即便如此,才更加适用于现代。现代的人们做事情自欺欺人,严苛的思想才能让沉睡中的人从梦中惊醒,在继续朝着最初的梦想前进。康德一生从未迈出过哥尼斯堡一步,但寸步不离的他却有着前瞻性的世界眼光,他预测到了战争的血腥与民族矛盾的不可调和,不论是曾经现在还是将来都不可能消失。所以在他的思想中,他主张真善美,仍旧对永言和平抱有一丝憧憬。对现如今的我们有教育意义。不论何时何地,都不能放弃对美好事物的期待。[2]

康德的批判哲学在黑格尔以及马克思那里遭受了最深刻的批判,不论是百年前的昨天还是百年后的今天,无数的学者批判着他的批判哲学。但奇妙的是到最后康德的批判者也恰好都是康德的继承者,康德的理性批判成为了康德哲学永恒的功勋和荣耀。自从康德以后,人类社会、特别是人类思想就进入了“批判的时代”,直到今天还是如此,以后也不会丧失批判精神。批判不再只是个别人或某个时代的特征,而成了人类精神生活中必要的基本素质。用批判的眼光看世界,逻辑思维相当于又开辟了一个新的方向,当正向走不通时,用批判思维反向看一看,也许就会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参见《纯粹理性批判》,康德,邓晓芒译,杨祖陶校阅,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2] 参见《康德哲学的现代意义》,邓晓芒2004年版。

作者简介:马冰雅(1997-),女,汉族,河北石家庄市人,本科在读,河北大学政法学院法学专业。

猜你喜欢
批判康德来源
将来吃鱼不用调刺啦
冲破单向度的枷锁
用“批判”的思维解读语篇的光辉
鲍德里亚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的价值探讨
在批判中寻求解放
图表
图表
图表
康德调钟
漫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