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格列汀、格列美脲分别联合二甲双胍治疗T2MD的效果及对血糖波动、体重的影响

2019-08-12 09:43薛颖妍
中国医药科学 2019年13期
关键词:格列美维格列汀

薛颖妍 夏 曦

广东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佛山市顺德区龙江医院),广东佛山 528318

T2MD 是一类极为多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因胰岛素分泌异常、相关功能受损等因素影响所致,高血糖是该病的主要症状,久病未治或血糖控制效果不佳,会累及其他器官,导致患者的日常生活与工作受到不利影响,因此应积极进行治疗[1]。本研究为了进一步探讨治疗T2MD 的最佳疗法,选取684 例患者的治疗情况展开回顾性分析,并比较维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与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的差异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 取 本 院2018 年1 ~11 月 收 治 的684 例T2MD 患者,均满足WHO 1999 年编制的诊断规定,排除1 型糖尿病、伴有感染性疾病、免疫系统疾病、存在结缔组织疾病、恶性肿瘤、合并重要脏器功能障碍以及精神系统疾病的患者[2]。按照不同治疗方案将患者纳入维格列汀组(85 例)与格列美脲组(599 例)。格列美脲组:男289 例,女310 例;年龄48 ~80 岁,平均(65.8±11.7)岁;病程4 ~17 年,平均(10.9±3.5)年。维格列汀组:男41 例,女44 例;年龄48 ~81 岁,平均(65.4±11.8)岁;病程4 ~17 年,平均(11.1±3.4)年。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1.2 方法

维格列汀组与格列美脲组分别给予维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与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治疗。

维格列汀治疗方法:口服维格列汀[Novartis Europharm Ltd(瑞士),H20170023],50mg/次,2 次/d。

格列美脲治疗方法:口服格列美脲(石药集团欧意药业有限公司,H20100183),初始剂量是1 ~2mg/次,1 次/d,早餐时用药;后期视患者病情慢慢调整剂量,并维持在1 ~4mg/d。

二甲双胍治疗方法:餐前30min 口服二甲双胍(深圳市中联制药有限公司,H20094132),初始剂量是0.25g/次,2 ~3 次/d;后期视患者病情慢慢调整剂量,并维持在1 ~1.5g/d。

两组患者均按疗程用药,治疗期间均给予优质低蛋白糖尿病饮食,指导患者适度运动,实施心理疏导、健康宣教以及生活指导等管理措施,同时动态监测血糖水平变化,直至血糖平稳控制。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判断标准为:①显效:空腹血糖、餐后2h 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值均复常;②有效:上述指标水平下降>50%;③无效:上述指标水平下降≤50%,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3]。(2)比较两组的血糖指标,包括空腹血糖、餐后2h 血糖、糖化血红蛋白。(3)比较两组的动态血糖监测情况,包括血糖达标时间、24h 平均血糖、血糖波动幅度。血糖达标定义:空腹血糖<6.5mmol/L,餐后2h 血糖<7.8mmol/L,糖化血红蛋白<6.5%[4]。24h 平均血糖:运用动态血糖监测仪,感应探头置于腹部皮下组织,每5 分钟检测一次,连续监测24h,计算平均值[5]。血糖波动幅度:根据24h 血糖监测值计算标准差,除去波动幅度≤1 个标准差的血糖波动,计算24h 波动幅度>1 个标准差的血糖漂移,以波动幅度最高值到最低值的方向计算波动幅度,取其平均值[6]。(4)比较两组的体重变化:测量患者身高与体重,计算体重指数(BMI),计算公式为体重(kg)/身高2(m2)[7]。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维格列汀组的总有效率(94.1%)高于格列美脲组(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2.2 两组患者血糖指标比较

比较两组用药前的血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维格列汀组用药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h 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优于格列美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动态血糖监测情况比较

维格列汀组的血糖达标时间、24h 平均血糖、血糖波动幅度均优于格列美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3。

2.4 两组患者体重变化比较

比较两组用药前的体重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维格列汀组用药后的体重指数小于格列美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4。

表2 两组患者血糖指标比较

表2 两组患者血糖指标比较

组别 空腹血糖(mmol/L) 餐后2h血糖(mmol/L) 糖化血红蛋白(%)用药前 用药后 用药前 用药后 用药前 用药后格列美脲组(n=599) 10.2±3.6 8.6±3.3 18.7±3.1 13.0±2.3 5.7±2.4 5.0±2.1维格列汀组(n=85) 10.9±3.5 7.3±1.2 19.0±3.3 8.7±2.1 5.6±2.5 3.8±1.4 t 0.412 3.761 0.691 10.154 0.327 4.017 P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表3 两组患者动态血糖监测情况比较(

表3 两组患者动态血糖监测情况比较(

组别 血糖(达d标)时间2(4h m平m均ol/血L)糖 血(糖m波m o动l/L幅)度格列美脲组(n=599) 7.3±1.2 6.1±0.9 4.9±1.0维格列汀组(n=85) 6.2±0.9 7.6±1.0 3.7±0.8 t 2.977 3.580 3.712 P <0.05 <0.05 <0.05

表4 两组患者体重变化比较

表4 两组患者体重变化比较

组别 用药前 用药后格列美脲组(n=599) 24.8±2.9 24.3±3.4维格列汀组(n=85) 24.9±2.7 23.0±3.1 t 0.732 3.604 P >0.05 <0.05

3 讨论

T2MD 治疗的关键是减少胰岛素抵抗、增强胰岛素的敏感性[8]。稳定的血糖控制,能够有效控制糖尿病相关并发症的产生及发展[9]。T2MD 的治疗方法有很多,包括药物治疗、生活指导、运动锻炼、饮食干预等,其中药物治疗以二甲双胍的应用最为广泛,联合维格列汀或格列美脲治疗可发挥协同作用,进一步提高临床效果[10]。

二甲双胍可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抵抗,并可降低基础和负荷胰岛素水平,以此发挥较强的降糖作用,并直接或间接保护心血管[11]。格列美脲属于磺脲类降糖药,作用时间较长,可促进胰岛素分泌,提高胰岛素敏感度,改善胰岛素抵抗,与磺脲类受体结合后会被快速解离,以此达到降低血糖的目的[12-13]。维格列汀为抗糖尿病新药物,能对二肽基肽酶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并通过作用于胰岛β细胞腺上的受体促进胰岛素分泌,能增强a 细胞对葡萄糖的敏感性,使胰高血糖素的分泌量提高,且可抑制胃排空,从而增加患者的饱腹感,以此达到控制血糖并降低体重的治疗效果[14-15]。

本研究结果显示,维格列汀组的总有效率高于格列美脲组,患者用药后的血糖指标与动态血糖监测情况均优于格列美脲组,且体重指数小于格列美脲组,提示维格列汀组的治疗效果优于格列美脲组。

综上所述,维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T2MD的效果优于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可有效控制血糖,且可减小血糖波动幅度,减轻患者体重,值得推行。

猜你喜欢
格列美维格列汀
西格列汀对应用大剂量胰岛素效果欠佳的2型糖尿病的疗效分析
维格列汀与常见降糖药联合治疗2 型糖尿病的研究进展
寻找戴明王子
给他人一个解释的机会
格列美脲片致不良反应1例
DPP-4抑制剂单药治疗和联合治疗方案及疗效分析
达格列汀在被美国拒绝申请后获欧盟批准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
辉煌的沉默者
真正的世界船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