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网片固定术对腹股沟疝患者慢性疼痛及基质金属蛋白酶水平的影响*

2019-08-13 02:08李克峰张建标
陕西医学杂志 2019年8期
关键词:网片修补术腹股沟

李克峰,王 静△,张建标

1.陕西省汉中市中心医院(汉中 723000);2.汉中职业技术学院(汉中 723000)

腹股沟位于下腹壁与大腿交界三角区处,腹股沟疝又被称为疝气,是普外科常见疾病之一,是指腹腔内脏器通过腹股沟区的缺损向体表突出而形成包块的现象,腹股沟疝的发病原因主要为腹壁肌肉强度降低,或腹内压力突然升高,该病无特发人群,但老年人因肌肉萎缩、腹壁变薄,因而发病率较高[1]。腹股沟疝治疗手段包括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保守治疗存在后期疝内容物嵌顿或绞窄风险,外科手术是该病的唯一治愈方式,但研究指出,腹股沟疝患者术后约有60%会出现疼痛现象,很大程度上影响患者术后恢复。有学者认为,患者腹股沟疝术后出现疼痛的原因包括神经受累、填充物过大、切口内血肿形成、精索受压或血管损伤等[2]。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网片固定术是近些年新兴的腹股沟疝修复术,属于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一种。不同于传统疝修复术的是,该方式采用疝修补片来对缺损的腹壁进行修补,此方式能够显著缓解患者术后疼痛,且术后恢复时间较短[3-4]。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对94例腹股沟疝患者行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网片固定术治疗,现将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189例腹股沟疝行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网片固定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94例)和对照组(95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64例,女性31例,年龄36~69岁,平均年龄(46.35±2.59)岁,左侧疝54例,右侧疝41例。实验组患者中男性60例,女性34例,年龄37~70岁,平均年龄(46.09±2.68)岁,左侧疝53例,右侧疝41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如性别、年龄、病理类型等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纳入对象均符合腹股沟疝的诊断标准[5];纳入对象均为单侧发病且病历资料齐全;意识清晰能够配合进行调研;年龄≤70周岁;患者及其家属对本次调研过程、方法、原理清楚明白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无手术禁忌证。排除标准:合并精神障碍者;合并其他器质性疾病如冠心病、肾衰竭者;合并凝血功能障碍者;依从性差者;既往开腹手术史患者。

2 治疗方法 ①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腹股沟疝手术,包括切开皮肤层、探查是否存在马鞍疝和股疝、充分了解疝环的大小、韧带发育等,而后放置善释D10网织平片。②实验组患者实施腹腔镜下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网片固定术,手术具体方式如下:术前患者排尽尿液,取平卧位,头低脚高,行全身麻醉。采用三孔法操作,先于脐下缘做1 cm切口,置入套管,而后创造气腹条件,置入另外两个套管,分离寻找疝囊,将疝囊及内容物送回至腹腔;将善释3D疝修补片,卷成卷状,再从主操作孔送入病变部位。将补片覆盖于缺损区域,注意要完整覆盖耻骨肌孔;之后沿补片边缘对补片上方进行钛钉固定;下缘至Cooper韧带、髂耻束部位进行钛钉固定;上外侧至联合肌腱进行固定。术后采用小沙袋对患侧腹股沟区进行24 h的压迫性止血处理。术后3个月内避免剧烈活动。

3 观察指标及评测标准 ①手术指标:对两组患者手术指标如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进行对比分析;②疼痛度:对两组患者术前、术后5 d及10 d的疼痛度进行评估,使用VAS量表进行评估,VAS是利用一条刻有0~10 cm刻度的量尺,而后将1~4 cm作为轻微疼痛,5~6作为中度疼痛,7~9作为严重疼痛,10为剧烈疼痛,由患者根据自身的情况于VAS尺上标出自己评估的疼痛度,该方法对患者的抽象思维要求较高,不适用于老年人或有认知损害患者[6];③血清金属蛋白酶水平: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5 d采集空腹静脉血5 ml,使用离心机离心后留取上层清液,使用上海酶联生物有限公司生产的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及MMP-9试剂盒对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血清MMP-2及MMP-9水平进行检测,并进行对比;④生活质量对比:使用SF-36量表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及干预后10 d生活质量进行评估,该量表可分为生理功能、心理功能及生活功能3大部分,得分越高代表生活质量越高[7]。

结 果

1 两组患者手术指标对比 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 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疼痛度对比 术前两组患者疼痛度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5 d及10 d实验组患者疼痛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指标对比

3 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水平对比 术前两组患者MMP-2及MMP-9水平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5 d两组患者金属蛋白酶水平均出现下降,对比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实验组患者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2 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疼痛度对比分)

表3 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水平对比

4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术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均有所提升,对比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实验组患者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分)

讨 论

腹股沟疝属于普外科常见疾病之一,统计数据显示,国外成人腹股沟疝的发病率约为1‰~3‰,国内成人发病率约为3.6‰[7],研究指出,腹股沟疝的形成原因多为机械因素,如内脏压力增加与肌肉组织张力减弱等,老年人由于肌肉张力减弱,该病的发病率要高于成年人,60岁以上人群的发病率约为11.3‰,国外的一项研究指出,中老年人患者比例约为22%~35%,提示腹股沟疝已经成为影响我国居民生活的重要疾病[8]。现阶段腹股沟疝的治疗手段主要为手术治疗,但临床数据显示,约有5%~15%的患者腹股沟疝术后会出现慢性疼痛,对患者术后恢复造成较大的影响,学者Garofalo等[9]的研究指出,腹股沟疝术后疼痛的发病原因主要包括术中神经损伤、神经纤维束粘连、补片材质刺激等,提出可通过提前预防、更改手术方式、神经阻滞、药物治疗等方式进行干预,同时该学者还指出,传统腹股沟疝修复术多采用直接缝合的方式来进行治疗,术后患者因肌肉牵拉,往往会伴随较长时间的疼痛,降低了患者对手术的评价,建议使用无张力修补来替代传统手术方式。

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属于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一种,该理念最早于1986年被美国医师Lichtenstein提出,主张使用生物材料补片。本院使用规格为10 cm×15 cm的3D善释疝修补片对腹股沟管后壁进行修补,以达到治疗效果,相比于前入路D10网织平片修补术,无张力修复术的实验组患者术后愈合时间短,且手术较为简单,术后患者异物感较弱,对其生活影响较小。王桐生等[10]对94例行全腹膜腹股沟疝修补术的患者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发现,与传统的开放式修补术治疗相比,采用无张力的3D-Max补片对缺损部位进行修补在单侧初发型疝修补治疗中具有明显优势,可有效减轻术后疼痛,降低术后切口并发症;邱欣国[11]也通过对284例行无张力疝修复术患者的研究发现,使用轻型网片能够显著降低患者术后慢性疼痛发生率,同时降低患者远期麻木感、异物感的发生率,该学者分析认为,网片固定材料具有轻质、柔软、孔径大等特点,一方面对患者术后肢体活动的影响较小,另一方面大孔径也保证了伤口处液体的流动,降低了术后炎症的发生率,因而术后患者疼痛症状较轻[12]。

本研究通过设立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方式,就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网片固定术对腹股沟疝患者术后疼痛度的影响,及对患者血清金属蛋白酶水平的影响进行了探究,结果显示,实施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网片固定术的实验组患者术中出血量较少,术后恢复时间较短,术后疼痛度较实施传统手术的对照组患者低,同时实验组患者术后MMP-2及MMP-9水平低于对照组患者。有研究指出,胶原代谢异常与腹股沟疝的发生具有一定关联,而金属蛋白酶在维持胶原蛋白合成/降解动态平衡中起到重要作用,MMP-2、MMP-9等血清因子是由纤维细胞合成的,其生理作用为降解胶原蛋白、明胶、弹性蛋白,且该血清因子的水平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升高[12]。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老年人腹股沟疝发病率高于青年人,而本文的研究也发现,腹股沟修复术后患者血清金属蛋白酶水平出现一定下降,这也提示手术效果较好,患者病情得到明显缓解。

总而言之,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网片固定术能够显著缓解腹股沟疝患者疼痛度,同时降低其金属蛋白酶水平,提高其术后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网片修补术腹股沟
髂腹股沟接力皮瓣修复股前外侧皮瓣供区
于腹股沟斜疝患者中分别应用有张力修补术、无张力修补术实施治疗效果对比
腹股沟疝患者行TAPP和TEP手术对疗效对比
预张紧钢丝绳网片加固混凝土梁钢丝绳应力损失研究
百万千瓦级核电厂海水循环系统某国产二次滤网网片失效原因分析及可靠性提升
Lichtenstein修补术并发症的防治体会
拍拍腹股沟预防妇科病
腹茧症合并急性阑尾炎并腹股沟斜疝1例
轻质量型网片在中老年腹股沟疝无张力疝修补术中的应用价值
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与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