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脉瘤患者围术期基质金属蛋白酶、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白细胞介素检测及临床意义*

2019-08-13 02:08王宗社舒端朝张顺军
陕西医学杂志 2019年8期
关键词:胞外基质受检者炎症

冯 涛,王宗社,舒端朝,张顺军

陕西省宝鸡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外科(宝鸡721008)

主动脉瘤在临床并不少见,此病可导致患者出现较为明显的疼痛等不适感,如其发生破裂则可导致死亡等严重情况发生,故临床对于本病的重视程度极高。临床目前主要采用血管介入或外科手术方式治疗主动脉瘤,因此与手术相关的研究较为多见,而关于手术过程中机体血液指标的波动研究也不少见,对于这些指标波动情况的掌握成为疾病治疗效果及诊断的重要依据[1-2]。本文就主动脉瘤患者围术期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MMP)、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Matrix inhibitors metalloproteinase,TIMP)及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指标的变化情况进行观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0月于宝鸡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外科进行手术治疗的30例主动脉瘤患者为观察组,并采用分层抽签法从同时间段入院接受体检的同年龄段的人群中抽取30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30例中男性20例,女性10例,年龄30~77岁,平均年龄(59.6±6.3)岁。观察组30例中男性21例,女性9例,年龄30~78岁,平均年龄(59.8±6.2)岁,病程2.0~23.5个月,平均病程(6.9±1.1)个月,病灶直径3.6~8.0 cm,平均直径(5.4±0.6)cm。观察组患者术前均接受超声心动图检查,术后经病理学确诊。两组受检者均签署知情协议书。两组研究对象在年龄与性别的统计数据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2 研究方法 取观察组患者术前1 d及术后1、3、7、14 d及对照组的晨起空腹血进行检测,将空腹静脉血标本以离心机进行离心处理,然后取离心后的上清液进行检测,检测指标为MMP、TIMP及IL相关指标,其中MMP相关指标包括:MMP-1、MMP-2、MMP-3、MMP-8、MMP-9及MMP-13;TIMP相关指标则包括:TIMP-1、TIMP-2及TIMP-3;IL相关指标则包括:IL-1β、IL-4、IL-6、IL-8及IL-10。上述三大方面的相关指标分别采用ELISA法进行对应的定量检测。然后将观察组不同时间的检测结果与对照组比较。

3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选用SPSS 16.0 统计学软件,其中的计量资料包括年龄、围术期的血清MMP、TIMP及IL指标,计数资料则仅为男女研究对象分别所占比例,其对应的统计学处理方法为t与卡方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差异。

结 果

1 两组研究对象血清MMP相关指标比较 见表1。术前1 d,观察组血清MMP-1、MMP-2、MMP-3、MMP-8、MMP-9及MMP-13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受检者(P<0.05)。术后1 d,观察组上述各项血清MMP指标水平均有所下降,但与术前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恢复时间延长,观察组术后3、7、14 d血清MMP相关指标水平均呈现明显下降趋势(P<0.05);但直到术后14 d时,观察组血清MMP相关指标水平仍显著高于对照组受检者(P<0.05)。

表1 两组研究对象血清MMP相关指标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与术后3 d比较,#P<0.05;与术后7 d比较,△P<0.05;与术后14 d比较,▽P<0.05

2 两组研究对象血清TIMP相关指标比较 见表2。术前1 d,观察组血清TIMP-1、TIMP-2及TIMP-3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受检者(P<0.05)。术后1 d,观察组上述各项血清TIMP指标水平均有所下降,但与术前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着恢复时间延长,观察组术后3、7、14 d血清TIMP相关指标水平均呈现明显下降趋势(P<0.05);但直到术后14 d时,观察组血清TIMP相关指标水平仍显著高于对照组受检者(P<0.05)。

表2 两组研究对象的血清TIMP相关指标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与术后3 d比较,#P<0.05;与术后7 d比较,△P<0.05;与术后14 d比较,▽P<0.05

3 两组研究对象的血清IL相关指标比较 见表3。术前1 d,观察组血清IL-1β、IL-4、IL-6、IL-8及IL-10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受检者(P<0.05),术后1 d,上述各血清IL指标水平略有升高,但与术前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 d,上述血清IL指标水平进一步升高,且在术后3 d达到最高水平(P<0.05);术后7、14 d,上述血清IL指标水平显著下降(P<0.05);直到术后14 d血清IL指标水平基本恢复至对照组受检者水平(P>0.05)。

表3 两组研究对象的血清IL相关指标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与术后3 d比较,#P<0.05;与术后7 d比较,△P<0.05;与术后14 d比较,▽P<0.05

讨 论

主动脉瘤是诸如遗传、年龄、高血压及感染等因素引发的主动脉血管壁强度减弱、结构受损,且在血流冲击下血管壁出现瘤样扩张或膨出的一类风险性高的疾病。据统计资料显示,主动脉瘤发病率达8.8%,且该数据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及人民生活习惯改变呈现持续升高的趋势[3]。患者若发生动脉瘤破裂其死亡风险高达80%[4]。临床目前主要采用血管介入或外科手术方式治疗主动脉瘤,而并无能有效预防、减轻或逆转动脉瘤的特效药。因此,加强该类疾病发生发展机制的研究对与预防瘤体破裂、促进术后康复等具有重要意义[5-6]。目前,临床对主动脉瘤发生发展机制的假设存在以下几种说法:慢性炎症反应、细胞外基质(ECM)降解和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机制等[7]。其中慢性炎症反应及胞外基质降解机制的影响越来越受研究者关注。胞外基质降解学说认为主动脉瘤发病主要是因为主动脉壁中层组织中的ECM受损导致,且现已证明,MMP和TIMP比例失衡在心血管类疾病患者机体ECM受损中扮演重要角色[8]。尤其是MMP指标中的MMP-1、MMP-2、MMP-3、MMP-8、MMP-9及MMP-13对于动脉瘤壁中的弹力蛋白和胶原蛋白有较大的降解作用[9-10],另外其对降解过程中的细胞因子也有较大的影响作用,而与MMP相关的TIMP也在此类患者中呈现高表达状态[11]。炎症反应主要是通过细胞浸润及炎症细胞因子作用影响主动脉瘤发生发展,据研究显示,患者在发病早期,主动脉尚未扩张前就已出现炎症细胞浸润现象[12]。机体内诸如IL-1、L-6、IL-12、TNF-α等多种细胞因子水平升高,增强下游丝裂原蛋白激酶P38信号通路及核转录因子kappaB,进而促进炎症细胞释放大量MMP,加速对胞外基质的降解,弱化主动脉壁弹性和抗张性能,使得主动脉瘤发生[13-14]。多项研究显示,IL-1β、IL-4、IL-6、IL-8及IL-10等白介素指标在此类患者中均呈现高表达状态[15-16],另外手术对机体炎性指标的影响较大,故认为此方面指标的变化研究极有必要[17-18]。

本文就主动脉瘤患者围术期MMP、TIMP及IL指标的变化情况进行观察研究,并与同龄健康人员进行对照性研究,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术前1 d血清MMP、TIMP及IL相关指标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表明,主动脉瘤患者体内炎症反应程度高,ECM受损严重。术后随着时间的推移,MMP及TIMP也呈现持续降低的趋势,且在术后3 d即呈现出较大幅度的降低,而血清IL指标则呈现出先升后降的趋势,在术后3 d即呈现高峰状态,随之降低,术后14 d即达到与健康人员基本一致的水平。提示:MMP、TIMP及IL不仅参与主动脉瘤形成,进一步证明,ECM降解及炎症反应在主动脉瘤发生发展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主动脉瘤患者围术期MMP、TIMP及IL指标的变化较大,其中MMP及TIMP呈现持续降低的趋势,而IL则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应针对此种情况进行针对性监测及干预,以期更好的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猜你喜欢
胞外基质受检者炎症
锻炼肌肉或有助于抵抗慢性炎症
脯氨酰顺反异构酶Pin 1和免疫炎症
脱细胞外基质制备与应用的研究现状
《感染、炎症、修复》杂志版权转让约定
欢迎订阅《感染、炎症、修复》杂志
冠状动脉CTA检查前需做哪些准备?
说说健康体检中的沟通技巧
关于经络是一种细胞外基质通道的假说
探讨体检受检者采血后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效果
健康管理对纠正体检人群不良生活方式的效果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