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健”农药减量助剂防治小麦赤霉病的减施技术研究

2019-08-14 09:16朱德慧马书芳
现代农药 2019年4期
关键词:赤霉病悬浮剂田间

朱德慧,马书芳

(宿州市植检植保站,安徽宿州 234000)

农药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对防治病害、促进粮食稳产至关重要,但由于农药的过度使用,对农产品质量和生态环境安全构成严重威胁。2015年,农业部制定了《到2020年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提出“在减少农药使用量的同时,大力推广新药剂、新药械、新技术,做到保产增效、提质增效,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激健”是农药减量增产助剂,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效及施药剂量,2017年开展了田间示范试验,为其使用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1 试验内容和方法

1.1 试验区概况

本次试验点位于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灰古镇付湖村,土壤肥力中等,砂礓黑土,土壤有机质质量分数1.9%,pH值8.1。试验地前茬玉米,小麦品种为皖垦麦0622,播期2017年10月31日,播种量15 kg/667 m2,播种前亩施复混肥(N∶P∶K质量比15∶15∶15)65 kg为基肥,播种施肥方式为振动深松施肥,宽幅精播。

1.2 试验材料及设计

1.2.1 试验材料

试验药剂为30%唑醚·戊唑醇悬浮剂(浙江桐庐汇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激健”(四川蜀峰化工有限公司提供)。

1.2.2 试验设计

试验设4个处理,每个处理面积667 m2,30%唑醚·戊唑醇悬浮剂375 mL/hm2(常规用量);30%唑醚·戊唑醇悬浮剂262.5 mL+“激健”225 g/hm2(农药减量30%);30%唑醚·戊唑醇悬浮剂187.5 mL+“激健”225 g/hm2(农药减量50%);清水对照。试验不设重复。

本次试验为全程试验,播种期使用27%苯醚·咯·噻虫悬浮种衣剂,防治小麦纹枯病、地下害虫以及苗期蚜虫等;拔节期使用20%双氟·氟氯酯水分散粒剂,防除麦田阔叶杂草;小麦始花期使用30%唑醚·戊唑醇悬浮剂防治小麦赤霉病、白粉病、锈病等中后期病害。小麦始花期施药时间为2018年4月24日,施药1次,人工喷雾,每667 m2药液量15 L。

1.3 调查方法

施药当天天气多云,平均温度15.8℃,西北风2级,日照时数11.2;施药前(4月21~23日)连续降雨3 d,降水量分别为8.5 mm、2.5 mm、3 mm;施药后3 d有降水过程,4月中旬至5月中旬雨日较多,温度较常年偏低,利于小麦赤霉病等中后期病害发生。

于小麦赤霉病显症期(5月21日)田间调查小麦赤霉病发生情况。同期观察对小麦白粉病、锈病等叶部病害的兼治效果;小麦收获前(5月30日)取样测产。

赤霉病防效调查:每小区对角5点取样,每点调查100~200穗,以枯穗面积占整个穗面积的百分率来分级,记录各级病穗数和总穗数。分级标准为:0级,全穗无病;1级,枯穗面积占全穗面积的1/4以下;3级,枯穗面积占全穗面积的1/4~1/2;5级,枯穗面积占全穗面积的1/2~3/4;7级,枯穗面积占全穗面积的3/4以上[1]。根据病害调查结果计算病情指数和防治效果。

产量调查:每个处理对角线选取5个样点,每个样点1 m2,,计算每666.7 m2有效穗数;从每个样点中随机连续取出20穗,数出每穗粒数,计算每穗的平均粒数;风干脱粒后实测千粒重。

2 结果与分析

2.1 赤霉病防治效果

小麦赤霉病显症期田间调查期,空白对照区赤霉病的发生频率高于药剂处理区。不同处理对小麦赤霉病田间调查结果见表1。由表1可知,30%唑醚·戊唑醇悬浮剂262.5 mL/hm2+“激健”225 g/hm2(农药减量30%)对小麦赤霉病的株防效75.5%,病指防效79.40%,与30%唑醚·戊唑醇悬浮剂375 mL/hm2(不减量)处理防效相当,30%唑醚·戊唑醇悬浮剂187.5 mL/hm2+“激健”225 g/hm2处理防效稍差。

试验区白粉病未见,锈病轻发生,叶枯病较为普遍,空白对照处理5月23日田间调查时即开始出现早衰现象,试验药剂处理区保叶效果较明显。

表1 “激健”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

2.1 小麦产量

按试验方案对试验田开展全程施药防治。药剂处理区增产效果较好,药剂处理区的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区。田间调查时发现,空白对照处理小麦早衰现象严重,不施药对小麦产量造成的损失较大。不同药剂处理的增产率差异较大,30%唑醚·戊唑醇悬浮剂375 mL/hm2和30%唑醚·戊唑醇悬浮剂262.5 mL/hm2+“激健”225 g/hm2处理增产效果明显,增产率分别为32.79%和36.38%。增产效果均优于30%唑醚·戊唑醇悬浮剂187.5 mL/hm2+“激健”225 g/hm2处理。详见表2。

表2 “激健”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3 结论

在小麦始花期防治小麦赤霉病,“激健”与减量30%唑醚·戊唑醇处理防治效果和增产效果良好,既减少化学农药用量,又能保证小麦赤霉病防效,达到增产的效果。

猜你喜欢
赤霉病悬浮剂田间
小麦赤霉病农药专利资源评析
强降雨过后 田间自救指南来了
小麦赤霉病研究进展
田间地头“惠”果农
芮城县:科学预防小麦赤霉病
“码”上办理“田间一件事”
田间地头有了“新绿”
20%吡噻菌胺悬浮剂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15%噁唑酰草胺·五氟磺草胺可分散油悬浮剂的配方研究
防治小麦赤霉病的杀菌剂应用情况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