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区牦牛、犏牛舍饲短期育肥效益分析

2019-08-15 06:48官久强安添午谢荣清赵洪文李华德吴伟生袁龙飞柏琴曹诗晓罗晓林
中国奶牛 2019年7期
关键词:农区酒糟粗饲料

官久强 ,安添午,谢荣清,赵洪文,李华德,吴伟生,袁龙飞,柏琴,曹诗晓,罗晓林

(四川省草原科学研究院牦牛研究所,成都 611731)

多年来川西北牧区牦牛存栏量持续在高位徘徊[1],造成草地退化严重。目前牧区牦牛养殖依然以传统放牧为主,未能很好解决牦牛秋冬掉膘、春死亡的恶性循环。这种恶性循环不仅增加了草地载畜压力,破坏了生态系统,也导致牧民增收无望,产业无法健康良性循环。为此,在川西北牧区结合半农半牧区的黄改进程,大量开展了优质犏牛生产。犏牛以其优异的产奶、产肉性能得到了牧民的认可,但公犏牛不育,只能用于育肥出栏,在目前藏区草地生态退化的情况下,其杂种优势未能充分发挥。而与此同时,四川省的低海拔半农半牧区和农区自然条件较好,粮食和工业生产中产生了大量的秸秆资源和工业副产物(如酒糟、菜籽粕、豆渣等),饲料加工体系完善,舍饲饲养的设施设备较为齐全。所以在目前消费水平提升、牛肉价格持续升高、肉牛母牛存栏量持续下降、初生犊牛已经不能满足育肥需求、出现了有粮无牛情况的形势下,进行了以降低牧区牦牛、犏牛存栏量为主要目的,采用在农区异地短期育肥的方式解决牦牛、犏牛的出栏,增加农牧民收益的试验研究。

由于牦牛、犏牛对低海拔地区的高温具有一定的不适应性,因而试验结合其生理特点,采用冬春季育肥、夏初出栏的模式进行育肥。这样可以避免因藏区冬春季气候恶劣、牧草消耗殆尽造成的牦牛、犏牛掉膘、死亡问题,而且此时农区秸秆资源和牧草资源依然充足,气候条件适于牦牛、犏牛生长,可以满足短期育肥需求。试验选取年龄在2.5~3.5岁的架子牛,进行为期4个月的短期育肥,探索其生理适应性和生长发育规律,以及育肥经济效益情况,为牦牛、犏牛农区短期育肥出栏技术的应用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动物

试验研究对象为体重相近,年龄在2.5~3.5岁的健康麦洼牦牛、犏牛(本地黄牛×麦洼牦牛)各5头;牦牛和犏牛均来自四川省阿坝州的红原县、若尔盖县等牦牛主产区。

1.2 试验地点及时间

2018年1月8日~5月8日,在四川省广汉市开展牦牛、犏牛的短期育肥试验,预饲15d,共饲喂120d。广汉市地势由西北向东南缓倾,以平原为主,海拔450~590m,年平均气温16.3℃,年平均降水量890.8mm,是四川省的基本农田保护区和水稻生产基地,当地秸秆资源丰富,也是传统的役用水牛养殖基地。

1.3 饲养方式

舍饲牛只采用拴系饲养,定时投喂,圈舍每天清理。所有牛在正式试验前,都进行驱虫和免疫处理。饲料以当地产青草、秸秆和酒糟为主,同时补充精饲料,每日投喂2次,1次饮水,并记录采食量。粗饲料投喂量为7.5kg/(头·d),精饲料投喂量为2.5kg/(头·d)。

1.4 日粮配方

由于牦牛没有专用营养标准,本试验营养需要标准参考《中国肉牛饲养标准2004》,日粮能量水平参考前期试验结果选定,饲料营养成分参考《中国饲料成分及营养价值表(2014年第25版)》,各饲料综合净能(NEmf)根据中国肉牛饲养标准公式计算。其具体配方和比例见表1和表2。牦牛、犏牛饲料按照精粗比3:1进行混合投料。投入的粗饲料随季节的变化而略有差异,主要粗饲料有:玉米秸秆、酒糟、燕麦草、豆腐渣、甘蔗渣等。

表1 牦牛、犏牛育肥精料配方及配比

表2 牦牛、犏牛育肥预混料配方(10kg)

1.5 测定指标

1.5.1 生理指标

试验测定牦牛、犏牛的体温(T)、脉搏(P)和血氧饱和度(SpO2),在预饲期结束(1月份)和试验结束后(5月份)分2次进行测定,分析其生理变化。脉搏和血氧饱和度通过兽用脉搏血氧仪(DB15,苏州尔达医疗设备有限公司)测定耳缘静脉获得。用体温计测定牦牛、犏牛直肠温度,比较1月份和5月份体温变化情况。

1.5.2 体重

在预饲期结束后,记录牦牛、犏牛初始体重;在试验结束后,记录牦牛、犏牛末重。体重采用无线电子秤称重。用初始体重和末重计算牦牛、犏牛日增重和经济效益。

1.5.3 经济效益计算

经济效益计算方式主要参考了同忠义[2]的文献报道和课题组先前计算方式[3],并根据本试验的实际生产方式进行适当修改。数据统计采用SPSS 19.0进行T检验。

本研究仅针对成年架子牛进行育肥,因此只考虑短期饲养支出成本。支出成本由劳务、粗饲料(秸秆和酒糟)、精饲料成本组成。每头牛舍饲总收入主要来自于牦牛/犏牛增重部分。

2 结果与分析

2.1 牦牛、犏牛生理指标

牛的血氧饱和度、体温、脉搏是生命活动的重要生理指标,在正常情况下,除受外界气候、运动及使役等环境条件的暂时性影响外,一般变动在一个较为恒定的范围之内,可反映牛的健康状况和生理状况。

表3 牛的血氧饱和度、体温、脉搏测定结果

由表3可知,与预饲期结束时(1月)相比,试验结束时(5月)牦牛、犏牛的体温、血氧饱和度相差不大,脉博略有升高,但差异均未达显著水平,两次测定结果都在正常范围内。

2.2 牦牛、犏牛增重结果

表4 试验前后牦牛、犏牛增重效果 单位:kg/头

由表4可知,犏牛每头平均增重85.8kg,日增重0.72kg;牦牛每头平均增重64kg,日增重0.53kg。犏牛增重及日增重均显著高于牦牛(P<0.05)。

2.3 牦牛、犏牛增重带来的经济效益

2.3.1 劳务支出

由于试验采取拴系集中舍饲,其劳务成本按照牛场工资核算。按照牛场规模200头牛核算,其劳动力为2.5人,月工资按照实际开支1500元/人计算,折算为每头牛每天劳务费=1500×2.5÷200÷30=0.625元/(头·d)。

2.3.2 饲料支出

饲料成本按照购买饲料价格计算。粗饲料、精饲料分开计算。粗饲料的成本按照酒糟收购价格计算,其余粗饲料由于变化较大,其支出基本也只是劳务支出,统一按照酒糟收购价格计算。酒糟当地的收购价格为200元/t,精饲料购买价格为3 400元/t。

2.3.3 牦牛、犏牛增重收入

牦牛、犏牛的增重收入按照活牛销售价格计算。由于此时(5月份)牦牛、犏牛的销售价格错过了集中出栏时期(9~11月份)的低价,价格会高一些,活牛价格按照30元/kg计算。

2.3.4 牦牛、犏牛育肥总利润及比较

按照牦牛、犏牛育肥的总支出和总收入计算其纯利润,这里的总支出由上文中的饲料支出和劳务支出构成,总收入由上文的增重部分销售收入构成。

为了更明确牦牛、犏牛单独的育肥效益,这里对牦牛、犏牛的效益分开核算。按照牦牛、犏牛平均增重64.00kg/头和85.80kg/头分别计算,把上文计算的开支分开折算到每头牛上,计算其净收入(见表5)。通过测算,饲养每头牦牛的净收入为645元,饲养每头犏牛的净收入为1 299元,养殖犏牛的净收入为牦牛的2倍。

表5 牦牛、犏牛育肥增收情况

3 讨论

本试验是在前期开展了牦牛、犏牛半农半牧区育肥基础上的继续研究[3],考虑到半农半牧区的饲草料资源依然欠缺,将牦牛、犏牛从高原运往四川盆地的农区开展育肥。选择冬春季进行育肥,主要为了解决在此期间高原地区气温极低、牧草枯萎,牦牛、犏牛没有足够的营养摄入,其掉膘严重的问题。此时,农区虽然也是冬天,但是气温基本在零度以上,饲草料资源依然充足,而且避开了夏季最炎热的气候对牦牛生长的影响。充足的饲料资源和秸秆资源,保证了成年后的牦牛、犏牛在农区冬春季通过短期快速育肥可以达到增收的效果。

试验测定的牦牛、犏牛1月份和5月份的生理数据显示,其血氧饱和度、体温、脉搏均在正常范围值内,表明将牦牛、犏牛转至低海拔农区在冬季到春季的育肥时间内其生理适应性良好。这里首次使用了兽用脉搏血氧仪测定牦牛、犏牛的脉搏和血氧饱和度,只需要通过感应线与耳夹探头连接,即可以方便快速地测定其脉搏和血氧饱和度,降低了捆绑的应激反应。

实行农区舍饲育肥是解决草畜矛盾及季节性不平衡,降低藏区牛只存栏量,加速牦牛、犏牛出栏速度,提高秸秆资源利用效率及草地畜牧业经济效益、促进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本研究结果表明,农区舍饲育肥120d,牦牛、犏牛平均增重64.00kg/头和85.80kg/头,育肥效果犏牛优于牦牛,这与其杂种优势特性相吻合,进一步说明通过杂交生产优质犏牛的思路可以达到增产增收的效果。短期舍饲育肥后牦牛、犏牛分别增收645元/头和1 299元/头。与先前半农半牧区舍饲育肥153d,牦牛和犏牛分别增收220.56元/头、1134.37元/头比,虽然有饲料营养差异的影响,但是其效益依然优于在半农半牧区的育肥效果[3],也优于高原育肥的效果[4~6]。在半农半牧区的育肥可以解决一部分的牦牛、犏牛营养需要,但是由于饲料运输成本(酒糟、玉米)增加,其效益依然不如农区。

4 结论

基于本研究结果,笔者认为解决目前藏区草畜矛盾和牧民增收的方法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出发。首先,在藏区通过大面积推广优质犏牛生产,对获得的优质犏牛,母牛可用于替代牦牛挤奶出售,解决人畜争奶的历史问题,公牛可以通过青年牛(2.5岁)培育后运往半农半牧区和农区进行育肥出栏,缩短育肥周期,降低草场压力。其次,牦牛公牛由于在藏区留种需求量小,也可以通过青年牛(3.5岁)培育后运往半农半牧区和农区进行育肥出栏,其效益虽然没有公犏牛高,但是依然可以达到降低存栏量、增收的效果。最后,还应该加强农牧结合,通过建立联合繁育和育肥体系,建设牧民入股的联合育肥场新型经营模式达到双方增收的目的,这也可以作为扶贫新模式予以探讨。

猜你喜欢
农区酒糟粗饲料
如何降低乌骨羊养殖成本?
绒山羊怎样合理搭配饲喂粗饲料
酒糟养牛的优势及注意事项
绒山羊怎样合理搭配饲喂粗饲料
粗饲料分级指数在反刍动物营养中的应用
我国农区畜牧业深化战略推进的研究
酒糟育肥肉牛的技术要点及注意事项
农区舍饲羊规模化养殖技术
农区鼠害成因及灭鼠措施
鸡舍垫料用酒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