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校园浪潮下移动应用平台的建设与运营

2019-08-15 01:46向模军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9年13期
关键词:移动应用平台建设智慧校园

向模军

[摘    要] 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建成的智慧校园移动应用平台全面融合已建数字化校园平台,使用统一身份认证,提供四大应用形态,实现“4A”访问能力,能按需提供学院已有业务系统的信息查询。随着逐步的推广和持续的运营,平台活跃度日益增高,深得师生喜爱。

[关键词] 智慧校园;移动应用;平台建设;系统运营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9. 13. 059

[中图分类号] TP3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9)13- 0135- 04

1      智慧校园移动应用平台建设背景

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以下简称成都农职学院)通过多年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推进与积累,实现了有线无线融合、上网账号“一号通”、无线网络校内无缝漫游,满足了在校师生的网络访问需求。

成都农职学院按照“统一规划、归口管理、分层实施”的原则,已先后建成诸多信息化系统,如数字化校园平台、数字化学习中心等,有效服务了学院教育教学、科研创新、行政管理、校园生活等方面。

1.1   建设智慧校园移动应用平台是政策和趋势使然

信息化系统建设初期,主要解决“从无到有”的问题,业务系统的功能性要求是其主要目标,故而移动应用并非首要考虑因素,前期已建成的诸多系统,支持移动应用的也不多。《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指出,信息化建设逐渐从支撑为主转型为服务为主,结合学院信息化系统的“智慧化”升级需要,构建具备较广覆盖面的智慧校园移动应用平台,成为我院亟待解决的问题。

第4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12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7.53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人群的占比提升至97.5%,以手机为中心的智能设备,成为“万物互联”的基础。教育信息化系统,正面临校园无线网络接入、手机处理业务、信息查询场景增多的情况,为满足新生代互联网“原住民”的使用习惯,建设智慧校园移动应用平台正是最佳时机。

1.2   建设智慧校園移动应用平台是信息化部门职责的自我驱动

成都农职学院信息化建设的前期,信息化部门主要起归口管理作用,积极协调各种信息化系统的建设。在当前基础建设已经齐备的情形下,深度融合各种信息系统,满足师生对智慧浪潮下移动应用平台的期许,建设符合广大师生使用移动设备处理业务、查询信息的智慧移动应用平台,成为学院对信息化部门的重要要求和信息化部门的自我驱动力。

再则,前期信息化建设,一定程度上面临业务分散和信息孤岛,数据无标准及互通无接口导致对接难,应用推广更难以及如何有效推广等诸多问题。通过建设智慧校园移动应用平台,一方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些问题,进一步推进学院数字化校园的升级,另一方面充分考虑当今互联网发展趋势,将App、微信、QQ 和学院业务系统之间打通,让广大师生借助App、微信、QQ即可查询信息甚至处理业务,从而进一步让移动应用平台更好地服务于学院教学、科研、管理、生活等方方面面。

2      智慧校园移动应用平台建设思路

成都农职学院以“体系为先、需求为主、应用为王”的建设思路,全面开展智慧校园建设,目前已形成了以数据标准为基础,三大平台(数据交换平台、统一身份认证和业务门户)为支撑,各个业务系统基本完备的智慧校园体系。

移动应用平台建设过程中,我们把握三点:①高职院校自身的研发能力较弱,但是对自身的实际情况与业务需求比较清楚,校方就定位为平台建设的需求提出者与验收者,完成建设方案编制。②平台的具体实施需要技术实力雄厚的大公司,由他们来进行平台研发与接口开发,校方只需具备简单的二次开发能力。③平台运营推广由学院技术团队联合各相关部门来实施和完成。

成都农职学院的移动应用平台框架如图1所示。

要提供多个应用入口,师生可自由选择应用形态,要充分考虑已有各类业务系统的特点,让师生无论使用何种设备均可全面开展信息查询甚至业务处理。

要使用统一身份认证,让广大师生使用原有数字校园门户的账号密码。能同步学院组织结构、通讯录功能,能实名制沟通、交流和通知发放、推送。

要部署简单、扩展方便,有具备开放能力和应用快速接入的能力,能按需提供查询类应用,能进行应用的权限管理,能提供基于位置服务的接口等。

3      智慧校园移动应用平台技术特色

3.1   提供四种应用形态,提升用户体验

成都农职学院建成的智慧校园移动应用平台,不强制改变广大师生固有的移动设备使用习惯,充分尊重微信、QQ用户保有量大的既定事实。

平台具备四大形态,包含当前最主流的移动设备(安卓和苹果)的原生移动App形态;微信应用形态,接入微信企业号和微信服务号;QQ应用形态,接入QQ智慧校园;也包含纯Web应用形态,主流浏览器均可使用系统功能。

四大形态的移动应用平台入口,让广大师生可以不改变已形成的固有使用习惯即可轻松享用学院信息化建设成果,进行信息查询甚至业务处理。比如习惯于微信的教职工群体,可通过微信进行通知发放、工资查询等。习惯于QQ的广大学生群体,可直接在QQ上完成通知接收、缴费查询等。

3.2   提供“4A”访问能力,应用快捷高效

成都农职学院建成的智慧校园移动应用平台,采用全新的移动互联网设计理念和开发技术,实现各种设备间的信息来源统一,信息推送及时,让广大师生可以便捷、零距离、安全高效的访问和使用系统,实现数字校园的“4A”应用(Any Where, Any Time, Any Data, Any Device)。通过各种便携移动设备,打破学院信息化系统接入和使用的时空局限,使得广大师生能利用各种设备和自由安排时间,随时随地、自由便利的使用该平台,如图2所示。

3.3   采用统一身份认证,使用安全方便

成都农职学院建成的智慧校园移动应用平台,集成数字校园的统一身份认证,使用原有的数字校园账号、密码即可登录使用,避免用户需要记录各种信息化系统的账号、密码,安全、方便又快捷。平台同时也具备同步学院组织架构、通讯录功能,具备移动应用平台内实名制沟通、交流和通知发放、推送、阅读统计能力。真正体现了“让数据多跑路、师生少跑腿”,切实增强了广大师生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同时后台会详细记录用户的行为日志,也可为学院将来的大数据应用等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撑。

3.4   具备开放能力,部署简单,扩展方便

成都农职学院智慧校园移动应用平台,解决了学院信息化系统的移动入口问题,坚持学院自主研究设计和校企合作共建。平台具备开放能力和应用快速接入的能力,可按需增加查询类应用及第三方 App应用集成。

平台提供移动设备的LBS地理位置服务、存储、电话、相机、短信、麦克风等接口,实现了校园生活及后勤服务类互动能力。提供可视化的查询类应用创建向导和发布能力,只需编写SQL查询语句即可发布查询类的应用上线,可非常方便展示今后建成的信息化系统。

4      智慧校园移动应用平台的运营经验

成都农职学院智慧校园移动应用平台建成后,平台用户激活率和使用率不断创下新高,这和运营与推广是分不开的。

4.1   灵活多变的推广方式让移动应用平台更普及

学院技术团队为了移动应用平台更普及,想了很多方法,有行政手段推进的,有借助社交媒体的,利用流量换取商家合作的,比如前段时间就推出了“农院锦鲤”,当然还必须有线下的落地推广。如图3所示。

针对智慧校园移动应用平台,学院技术团队制定了详细的积分兑换策略,并提供积分兑换能力,兑换礼品由校企合作企业准备,激励师生使用移动应用平台的积极性。

4.2 在多个重大时间节点推广移动应用平台

(1)新生报到前的推广

提前導入录取名单,在发放录取通知书时,随通知书夹带移动应用平台的简介彩页、入口二维码以及新生账号密码,同时也在官网及迎新网站上做移动应用平台的推广宣传。

(2)新生来校报到时的推广

学生报到时,与招生办、学生处、保卫处、宣传统战部协调配合,在人流集中点布置易拉宝、分院迎新点放置宣传单等,还安排学生志愿者现场指导移动应用平台的使用培训。

(3)重大节庆活动的推广

充分利用学院的校庆、运动会、新年晚会等重大节庆活动,利用活动照片墙、校园随手拍等推广和宣传移动应用平台。活动结束时利用校园抢票(现场手机抽奖)分发福利(电影票、充电宝、餐券等)。

(4)重大系统上线的推广

利用移动应用平台本身的通知推送功能以及微信矩阵管理能力,推送将要新上线的业务系统的详细介绍、进入方式、使用手册等,从而让师生更了解新系统、推进新系统的更好的应用和普及。

(5)日常推广

四六级考试推广:在四六级报名时,宣讲移动应用平台提供一键查询功能。在成绩出来以后,微信推送“查成绩啦”附上查成绩入口二维码和使用简介。

期末考试推广:宿舍入口、食堂门口、运动场等提前摆放宣传物料(易拉宝/展架/派发传单),宣讲数字校园移动应用平台的成绩查询功能。

宿舍固定宣传:在宿舍固定位置,张贴“一键报修”等功能的使用宣传,号召大家积极使用。

5      结    语

成都农职学院建成的智慧校园移动应用平台,提供四大应用入口,目前已开通26个应用模块,平台具备开放能力,可按需增加查询类应用和第三方移动应用集成。截至目前,激活用户2 313人,已超20%,如图4所示。相信随着不断的运营,最终能达到85%以上的激活量。

智慧校园移动应用平台的活跃度日渐升高,让学院的各种教育信息化系统不仅有,而且在用,不仅用,而且用得好,用得频率高,进一步推动了各大业务系统的落地和普及,加快了学院教育信息化系统的落地和应用。

主要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Z]. 2018-04-13.

[2]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4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OL].http://www.cnnic.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1803/P02018

0305409870339136.pdf.2018-01-31.

[3]刘孙发,李增禄.地方本科院校“移动智慧校园”建设的研究与实践——以三明学院为例[J].太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36(2):52-55.

[4]茅志刚.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智慧校园服务平台的研究与实现[D].杭州: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4.

[5]曹哲新,张家贵.高校移动校园平台研究与实现[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8(5):89-91.

[6]汪亮.基于O2O模式的企业数字化服务与运营平台建设[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7,20(18):128-129.

[7]佟禹霏.移动互联网时代下的App营销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8.

[8]杨莉.浅析“移动数字校园”的应用开发平台[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6(5):178-179.

猜你喜欢
移动应用平台建设智慧校园
T学校公共设施便捷报修平台的移动应用研究
云计算环境下的微课移动云平台设计
大数据时代下免费手机软件盈利模式探讨
运用QQ群开展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研究
高职院校图书馆数字资源绩效提高途径探析
党建类新媒体加强平台建设的实现路径
基于B/S结构的学生公寓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智慧校园”浪潮下大学课堂教学改革与设计
智慧校园关键技术分析与研究
“互联网+”思维在应用型高校课堂管理的思考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