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视角下的中国航天发展

2019-08-15 17:22李炤坤
现代企业文化·理论版 2019年15期
关键词:两弹一星航天事业载人

李炤坤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9)5-008-01

摘 要 本文系统梳理了航天传统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三大航天精神的产生,分析了新时代传承和发扬航天精神的必要性,提出了航天文化对航天事业发展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航天精神 航天文化

中国航天事业60余年的发展历程中,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伟大成就。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航天发展的第一个里程碑“两弹一星”,到2005年10月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发射成功,再到2007年10月第一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发射成功,以及近年来北斗组网、嫦娥着陆月背,我国航天事业承载着科技强军、航天报国的伟大历史使命,通过自力更生、自主创新实现着航天大国向航天强国的跨越式转变。在航天事业取得如此光辉成就的同时,也积淀了同样伟大而深厚的航天文化,激励着一代代航天人攻坚克难、艰苦奋斗,孕育成航天事业中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

2019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嫦娥四号参研参试人员代表时指出“要强化使命担当,坚定航天报国志向,坚定航天强国信念,弘扬‘两弹一星精神、航天精神,创造更多中国奇迹”。航天文化代表着中华民族文化先进力量,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组成部分,纵观我国航天事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迅速崛起,离不开航天文化所给予的精神动力与思想支撑,航天事业的发展史也是航天文化的发展史,二者在不同历史时期相辅相成,推动我国航天事业不断发展。

紧随航天事业发展的步伐,航天文化在发展历程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先后形成了航天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三大航天精神。20世纪50年代末,我国航天事业刚刚起步,国家经济力量与工业基础非常薄弱,为了发展航天事业,确定了“集中力量,形成拳头,组织全国大协作”的方针。60年代初,苏联中止援助,我国导弹研制陷入艰难境地,国防部五院以“自力更生、发愤图强、争一口气,突破从仿制到独立设计攻关”的口号,带领第一代航天人迎难而上,完成了研制战略战术导弹、运载火箭和发射卫星等多项重点任务,为我国航天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发展基础。这一阶段形成的航天精神即航天传统精神,表述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无私奉献、严谨务实、勇于攀登”二十四个字。

20世纪50年代末,我国在条件极端艰苦的情况下,做出了研制“两弹一星”的战略决策。以钱学森为代表的一批海外归来的优秀科学家以及国内培养的第一批工程技术专家,突破重重阻力,以满腔热情投入到祖国“两弹一星”事业中来。这一代航天人在極其艰苦的条件下,自力更生,经过艰辛的攻关探索,短时间低投入突破了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卫星的尖端技术,取得了“两弹一星”的伟大成就。在1999年9月的表彰大会上,江泽民同志将“两弹一星”精神精辟阐述为“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

载人航天精神是20世纪90年代初到21世纪初,新一代航天人奋战载人航天过程中积淀形成的宝贵文化财富。1992年,党中央做出了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的重大决策,新一代航天人在我国航天事业已有的基础上,执著追求,拼搏奉献,攻克了一系列关键技术,实现了载人航天事业的一系列重大突破。2003年10月,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江泽民同志指出要大力弘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是航天精神和“两弹一星”精神在新时期的继承与发扬,在这一精神的引领与支撑下,中国载人航天事业取得了重大突破。

随着近年来航天事业的飞速发展,北斗全球卫星导航基本系统组网完成,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成功着陆月背,一系列创新攻关赋予了航天精神新的时代内涵,形成了新时代北斗精神、探月精神,与航天三大精神一脉相承,贯穿其中最为重要的始终是爱国与创新两大精神内核。

航天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在中国航天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发挥着内在的、无形的重要推动作用,是中国航天事业的灵魂所在。在新形势下,中国航天事业面临着广阔的发展前景,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也提出了“双一流”的宏伟目标。“三流企业做业务,二流企业做标准,一流企业做文化”,要想实现中国航天事业的宏伟目标,航天文化作为其中最为重要的软实力,在未来的发展中必须得到传承与发扬。

首先,要充分认识航天文化对于中国航天事业的重要性,将航天文化建设提升到新的高度。航天文化是中国航天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方面,为航天事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中国要想真正发展为航天强国,必须以浓厚的航天文化作为基础。第二,要继承传统航天文化,使老一辈的优秀传统代代相传。航天事业肩负着提升国家综合实力、提升国家国际地位、保障国家安全的重大使命,老一辈航天人热爱祖国、自主创新等优秀文化是永远不能舍弃的。第三,要与时俱进,赋予航天文化新的时代特征。无论经济基础还是技术力量,航天事业所处的环境已今非昔比,未来还会发生迅速的变化,这就需要航天文化不断发展,与时俱进,在不同历史时期充分发挥文化带来的核心价值。

航天文化建设是新时代航天强国建设的重要课题,要在继承航天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吸收国内外先进的管理理念,发扬传统、与时俱进,优秀的航天文化将助推我国航天事业实现新的跨越式发展。

猜你喜欢
两弹一星航天事业载人
“两弹一星”民族骄傲
从“两弹一星”研制历史看“国之大者”
传承“两弹一星”精神中国青年英才论坛在青海举行
让我们为祖国的航天事业奋斗
“两弹一星”元勋钱学森 五年归国路,十年两弹成
“联盟”MS02载人飞船发射升空
载人大戏再开场
载人火星何日成行
“东方红一号”之后中国航天事业为何沉寂20年
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说明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