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激活科技创新新动能

2019-08-16 13:06慕溯
走向世界 2019年18期
关键词:烟台一等奖全省

慕溯

在4月4日全省科技奖励大会上,烟台22个科技项目受到表彰,取得“三多一高一突破”的佳绩,创出“获奖总数占各地市比重、一等奖总数、主导项目占获奖数量比重”三项历史新高。

殊荣,源自烟台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创新支撑愈发牢固、创新体系渐臻完善。近年来,烟台围绕服务支撑新旧动能转换和高质量发展,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持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各项工作实现了新进展、取得了新成效。已五次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称号,并先后获批国家创新型城市、山东半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山东济青烟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三张“国家创新名片”。

省奖实现多个“突破”

烟台共有6个项目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占全省一等奖总数的15%,高居全省16地市第一名。在22个获奖项目中,烟台第一单位主导完成项目达19项,占比创历史新高。

获省政府科技奖励(省奖),是反映市域和县域科技创新能力、检验科技创新支撑服务高质量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从此次受表彰的22个科技项目来看,烟台对科技创新的“追求”,一直情有独钟。

今年省科学技术奖授奖195项中,烟台有22项。其中,由烟台提名项目15项,居16地市第二位,占各地市提名获奖总数的近20%,创历史新高。获省科技奖励项目总体数量之多,体现烟台在科技创新能力上有较大提高;烟台共有6个项目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占全省一等奖总数的15%,高居全省16地市第一名,创历史新高。其中,1项医疗卫生项目获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是烟台医疗卫生领域历史上第一项一等奖,实现零的突破。在对原始创新要求极高的技术发明奖竞争中,烟台斩获二等奖1项,占到全省地市的50%,这也成为各地市最高等级的技术发明奖。可见,烟台在科技创新层次上不断提升。烟台科研活动越来越“以我为主”,“为我所用”,越来越多的科技项目满足本地科研、生产需求并实现转化,区域科技创新、行业科技创新核心地位更加突出。在22个获奖项目中,烟台第一单位主导完成

项目达19项,占比创历史新高。

有数字显示,烟台50%的获奖项目通过产学研协同创新完成,72.7%的项目由高校院所参与或主导完成。目前烟台已基本建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活力烟台迸发创新激情

十三五以来,烟台争取国家和省各类科技计划立项668项,下达市级科技计划项目437项,累计登记各类科技成果652项,获省级以上科技奖励62项,数量居全省前列。

成绩取得的背后,是烟台创新活力的强劲势头。

2017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6314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42.49%,产值、比重分居全省第二位、第三位;2018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46.84%,高出全省10个百分点,居全省第三位。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453家,较2016年净增152家。13家企业入选全省创新能力百强企业,其中万华集团居全省首位。856家科技型中小企业通过国家备案,约占全省1/7,位居全省第二位。

自十三五以来,烟台先后围绕制造业强市、经略海洋等重点,争取国家和省各类科技计划立项668项(含研发费用后补助和小升高),争取资金4.66亿元,下达市级科技计划项目437项,市本级投入资金1亿元,在可燃冰开采、大飞机用铝合金材料等前沿技术领域,攻克了一系列“卡脖子”的关键技术,累计登记各类科技成果652项,获省级以上科技奖励62项,数量居全省前列。烟台是全国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最多的地级市。

聚焦创新载体建设。烟台着力培育区域发展新优势。加快推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24个项目获省专项资金支持2330万元。强化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烟台医药与健康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二期项目完工,建成了基因技术应用等11个子平台,面向全市提供各类技术服务2000余次。深入实施“创新平台升级培育工程”,获批4家省级以上国合基地;新认定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个,总数达到90个。

内引还要外联。烟台产学研合作步伐不断向外扩展。

聚焦“双招双引”,先后走访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等10余家一流高校院所,并推动中科院过程所、科技部中信所、电子科大与市政府分别合作共建了“中科烟台产业技术研究院”“中科烟台大数据研究院”“电子科大一山东东仪光电联合研究院”,支撑重点产业创新发展。在国际科技合作方面,抢抓“一带一路”机遇,争取科技部支持,举办了中韩(烟台)高新技术成果推介会,17个项目现场签约,14个项目达成合作意向。

人才是激发创新创业的内在动力。烟台加强高层次人才引进培养,推荐8人入选国家“万人计划”,4人入选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入选数量分别居全省第一位。9人入选科技类泰山产业领军人才工程,居全省前列。引进较高层次外国人才725人,为来自28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国人才办理工作许可证1930份。在国家层面,从2012年启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烟台已有21人成功入选;“万人计划”自2013年启动,主要从“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选拔产生,目前,烟台已有14人入选。在省级层面,科技类泰山产业领军人才自2015年启动,烟台共有31人入选。山东省杰出青年人才共有7人入选。

聚焦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聚焦主体量质双增,实施“高企培育提升行动”。提升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水平,研究制定支持行业龙头企业建设专业孵化器的激励政策。力争年内新增“高企”150家、总量突破600家,新备案科技型中小企业300家、总量突破1200家。

激活创新资源。今年以来,烟台紧扣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海洋经济、乡村振兴、增进民生福祉等重点领域,强化科技同经济对接、创新成果同产业对接、创新项目同现实生产力对接,安排一批市级重大科技创新项目,全力做好国家和省级计划项目对上争取,加快产业关键技术突破,强化产业发展支撑,全力打造企业创新突破的“内动力”和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围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打造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以西南交大新一代信息技術、显化和中节能万润显示材料、拓伟智能机器人等产业领域为重点,实施“龙头企业+产业

技术创新联盟+高企+中小微配套企业”联合培育,拉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

企业是科技和生产的结合体。今年,烟台聚焦主体量质双增,实施“高企培育提升行动”。提升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水平,加强专业孵化器建设,研究制定支持行业龙头企业建设专业孵化器的激励政策,聚焦行业上下游,开展特色产业孵化,助力企业创新发展。力争年内新增高企150家、总量突破600家,新备案科技型中小企业300家、总量突破1200家。

聚焦载体支撑有力。烟台围绕重点产业发展需求,正探索打造一批“政府引导、企业为主、社会资本参与”的产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力争年内新增各类创新平台20家以上。人才方面,全力做好“万人计划”“泰山产业领军人才”等高层次人才培养推荐。突出“高精尖缺”导向,组织实施省外专双百计划、国家友谊奖、齐鲁友谊奖等申报推荐,力争新增省级以上高层次人才10人以上,引进较高层次外国人才750人(次)以上,新建立引智高地3处以上。

今年烟台还将创新服务提升,不断完善“科技服务云平台”功能,探索拓展科技金融新模式,强化对企业创新的普惠性支持,助力企业创新发展,帮助科技型企业获得银行贷款金额同比增长10%以上。

猜你喜欢
烟台一等奖全省
2021《镜观烟台》摄影四季大赛第一季度作品展示
2020《镜观烟台》摄影四季大赛第四季度作品展示
2020年书画临摹获奖作品选登
2020《镜观烟台》摄影四季大赛
鲜美烟台 四月芳菲
忻州市:光伏扶贫总量全省第一
我省初步建成全省湿地保护体系
前三季度山东县域经济生产总值占全省94%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
山西:2003年GDP增长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