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霞八卦鼓舞

2019-08-16 13:04李朝莉
走向世界 2019年26期
关键词:古铜色栖霞步法

李朝莉

栖霞八卦鼓舞是一种集鼓与舞为一体的综合民间艺术形式,主要流传于栖霞与福山交界的庙后镇上林家村一带。2008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800多年前,栖霞是远近闻名的道教圣地,道教全真派宗师丘处机曾经在栖霞创建了三处全国著名的道观。其中,为纪念师傅王重阳而建的重阳宫就坐落于庙后镇上林家村附近,当时的重阳宫道教建筑有上百间之多,因此又称“百间观”。

道教是以阴阳观认识世界,八卦来自于阴阳,阴阳是八卦的核心。道观的主要作用是祭神祭祖和举行宗教仪式等。而在举行宗教仪式(做道场)的过程中,需要鼓乐配合,于是便产生了八卦鼓舞。

早期的八卦鼓舞内容丰富,形式严谨,由八个卦位和东西南北中五个正位组成,作用是祭祖、祈福、辟邪等,這正好迎合了当时人们祈求风调雨顺的愿望,八卦鼓舞开始走下圣坛,流传于民间。

八卦鼓舞为男女对舞,由男8人、女8人组成。男为壮年,挎“八卦鼓”于腰前,左手扶鼓,右手持鼓槌。女青年双手握圆形平顶古铜色伞,伞沿缀围多为黄色。“八卦鼓舞”纯为男女对舞,不加任何毫无相干的人物,这就使八卦鼓舞的形成和发展具有了阴阳之分,乾坤之别。在道具的运用上也充分体现了阳刚阴柔的艺术特点,以鼓为主,伞为辅,相辅相成,相映成趣。

八卦鼓舞的步法以八卦的“八种卦位”,东西南北中“五个方向”为定向。“卦位”和“八卦”中的阴阳区分,通过人体动作的动与静、大与小、左与右、高与低、上与下等反差来体现,其基本步法为“禹步”。“禹步”就是夏禹之步(注:“禹步”是夏禹祭祀天地、山川、神祗祖先和求神问卜时所跳的舞步),其步法为前举左,右过左,左就右,次举右,此步法可快可慢,可强可弱,俗称“踩八卦”。其次,还有一种步法叫“滑步”,其步法为:左脚向前滑一步时,右脚向后虚点步,右脚继续向前迈一步时,左脚后虚点步,左脚向前一步与右脚并立后,双膝同时颤抖一次,如此反复。而“双滑步”则是在“滑步”的基础上,双脚同时滑出。另外,还有一种步法叫“连步”,其步法为正步准备,左脚在前上一步时,右脚继续再向前一步后,右脚跟上一步与左脚并立,屈伸。

“踩八卦”的基本特点为:轻、飘、蹲、转。在其舞蹈的动律中,脚要弹、膝要颤、蹲要旋、转要反。到了舞蹈高潮时,击鼓和持伞者还必须喊出“嗬、咳”或“呜、咳”的声音。此时,乐队的笙、管子、弦乐和打击乐与八卦鼓的敲击声热烈火爆,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八卦鼓舞队形变化较为简单,常见的有“八条街”、“双龙吐须”、“辫麻花”、 “单串花”、“双串花”、“按波花”等。在队形变换中,都要以“圆”为中心,左旋必右转,转要回“圆”,“圆”中见转。这是八卦鼓舞极其鲜明的艺术特色。

八卦鼓舞的道具非常讲究,主要有八卦鼓、鼓槌和伞等。八卦鼓鼓面为双面牛皮蒙面,直径约为50厘米,双面绘有八卦图,鼓帮为黑漆立彩涂抹,并装两铁环,用以拿带。不同的鼓有不同的图案,最典型的是“八仙”的八件宝贝:铁拐李的葫芦、汉钟离的芭蕉扇、蓝采和的竹篮、张果老的渔鼓、何仙姑的荷花、吕洞宾的宝剑、韩湘子的笛子、曹国舅的玉板,同时还配以牡丹、菊花、水草等,色彩鲜艳,形象逼真。鼓槌由梨木、桃木制成,长约80厘米,尾部雕刻一精致龙头形象,并系70厘米长的穗头。鼓槌上还开一长约10厘米的木槽,镶有五六枚铜钱,敲击时铜钱相击发出沙沙声响。伞为平顶、古铜色,直径1米左右,并绘有八卦图案,伞沿缀黄色穗头。

八卦鼓舞的服装色彩浓烈,古朴严整。男的头扎黄色方巾,上缀一大红色绒球;身穿朱红色短衫,前胸和后背分别绣有八卦图案,肩扛两边上翘的金黄色云肩,两手臂有20厘米长的护腕;下身为黄色宽松稠裤,小腿扎有尺八长的裹腿。女为一身豆绿色的服装,头插粉红头饰,脚穿平底绣鞋,鞋的前段缀有彩色绒球。乐队服装为古铜色圆领道袍,脚踏黑色长靴,头扎古铜色方巾,头顶有一大红色绒球。

八卦鼓舞的音乐伴奏以管子、萧等为主奏乐器,笙、唢呐、鼓、钟、铃子、木鱼等为伴奏乐器。

栖霞深厚的文化根基造就了独具特色的八卦鼓舞,表演形式独特,道教色彩浓厚,集文化、宗教、艺术于一身,在山东省众多民间舞蹈中绽放异彩。历经几百年的沧桑巨变,八卦鼓舞已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成为栖霞民间文化的一个重要标志。

猜你喜欢
古铜色栖霞步法
棒槌花边:指尖绕出别样韵味
浅谈乒乓球教学中的步法教学
黑金盛宴
肉感荷尔蒙
镂空珠宝的 位出道
羽毛球上网步法及后退步法简析
赵学敏书法作品
赵学敏书法作品
步法训练在乒乓球运动队中的应用分析
浅析乒乓球运动员的步法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