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

2019-08-20 05:28台恩普孙展
新天地 2019年8期
关键词:岳母岳父老龄

台恩普 孙展

韩公济老师是我上世纪六十年代在河南省南乐一中读高中时的语文老师、班主任。王琪秀老师是我曾就读于南乐西街小学的一名教师。俩人都是我的老师,又是我的岳父岳母。我一直很喜爱和尊敬他们,他们的言传身教令我终生难忘,也成为鞭策我一生前行、尽孝行善的动力和榜样。

带岳母看遍世间繁华

因为岳父去世较早,我和岳母接触更多,了解她最多的是在我调到北京工作之后。北京是她的故乡,每年我和妻子都会接她来北京居住一段时间,少则两三个月,多则半年。

岳母身体素质好,腿脚利落,喜爱活动和旅游,我们特意给她安排了很多活动。岳母来到北京,先到她青少年居住的地方拜访了几位年轻时的伙伴和朋友。再是,到自己兄弟姐妹家里聚聚,一起回忆年轻时候的青春岁月和难忘的经历,那时岳母总是满脸笑容,有说不完的话,心里别提多高兴了。我们找最好的饭店为她过生日、逛公园,看文艺节目,她似乎又回到童年的岁月,脸上灿烂的笑容让岳母年轻了许多!颐和园、圆明园、天坛、香山等名胜,我们带她去了好多次。即便是密云、平谷、顺义、延庆周边比较偏僻的景点,也带她参观游览过。

每年的重阳节,民政部、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举办的“红叶风采”全国老年文艺演唱会,也会在人民大会堂、西苑宾馆、政协礼堂举行中外友人联欢会。这时候,我们就会带岳母去参加。她看到了国家领导人、著名文艺表演艺术家、驻华大使和社会各界老年人代表,大开了眼界。与他们一起合影、座谈,就餐,岳母不卑不亢、谈吐流畅、风度高雅,充分代表了中国老年人应有的风采,外国大使也纷纷为她点赞。

我们还依照她的愿望,陪同她到外地拜访亲人和参观。如今的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双城区是岳父的家乡,我们专程来到这久违的地方看望亲人和晚辈,增添亲情。我们陪她一起来哈尔滨参观中央大街,坐车游览了太阳岛,登上了哈尔滨电视塔。当地的朋友特意安排她来到莫斯科餐厅用餐,欣赏俄罗斯舞蹈,当俄罗斯姑娘跟她合影时,岳母高兴得合不拢嘴。

我们又陪她来到当年岳父年轻时去过的齐齐哈尔、大庆、绥化等地参观。当我们来到齐齐哈尔东南30公里世界著名的扎龙湿地丹顶鹤保护区时,岳母高兴地站在丹顶鹤旁边留影,为鹤群飞舞鼓掌欢呼。

承德是岳母年轻时随父亲一起居住和生活的地方。我们带她旧地重游时去过两次承德。到避暑山庄后,岳母很兴奋,说她小时候在这里面住,父亲就在这里办公。她追述往事,感慨万分。

秦皇岛是岳母弟弟居住的城市,这里自然是岳母的牵挂之地。自2010年我们在秦皇岛有了公寓之后,每年都会接她来这里探亲,住上一段时间。可能是亲情关系,加上晚辈们的盛情款待,她在这里居住得十分踏实。

岳母常说,她早年去世的母亲是上海人,她幼年曾去过上海,晚年很想再去看看。2013年夏,我们带着岳母和乐平专门去了上海、苏州、杭州,了却了岳母多年的心愿。外滩路上,车水马龙,流光溢彩,一派繁华的景象。岳母目不暇接,满脸喜悦,心情无比高兴。

家住苏州的外甥听说姥姥来到上海,便开着车将我们接到苏州来游玩,岳母很是乐意。寒山寺的住持秋爽大和尚,十分热情地接见了将近90岁我的老岳母,并欣然起笔为她题写了一个大“寿”字,夸奖她身体好,头脑清晰,祝福她长命百岁。到了“天堂”杭州,我们推着轮椅带岳母游览了西湖。在杭州的几天,我们依据她的心愿连续三次游览了西湖,这里是她百看不厌的风景胜地。岳母对我妻子说:“你们以后多带我到外面转转,比给我钱要好得多!”

用行动回报知遇之恩

我的岳父岳母解放初期就响应党的号召,从首都北京来到偏僻小县从事教育工作,无怨无悔地奉献一生。

当时,我于兰州大学毕业后,分配到甘肃省天水地区西和县十里公社工作,这里山大沟深,是当年诸葛亮六出祁山的必经之地,生活条件比较艰苦。那年,我回到家乡探亲过春节,李崇德老师听说我还没有找到对象,很是着急。他给我介绍了岳父的二女儿韩乐声。那年韩乐声20岁,高挑身材、风华正茂,正在洛阳轴承厂当工人。我头戴一顶“狗皮帽子”,脚穿翻毛牛皮鞋,纯粹一个土里土气的乡镇干部形象,两人比较起来差距很大。有人说我在西北贫苦农村工作,比不上大城市洛阳,可老岳父说出了一句让我终生难忘的话,他说:“别看恩普如今在农村,这是一个锻炼时期,说不定他以后还会到北京工作!”这句掷地有声的话,促进了大家对这门婚事的认可。

老师亲定的这门婚事,为我后来努力工作,奋发进取增添了信心和力量,也为我带来了意想不到的“鸿运”。一年后我被天水团地委推荐到共青团甘肃省委工作。不久,我又被选拔到《中国青年报》社,陆续担任该报驻甘肃记者站和河北记者站站长;出任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院长、教授;1997年春进京担任民政部所属的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之后又相继担任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副理事长和全国助老工作指导委员会主任。

岁月流金,转瞬即逝。岳父享年67岁,岳母享年98岁。如今追思岳父岳母,最令我们骄傲的是岳母对子女和学生的精心培育和无私付出。最令我感到安慰的是我没有辜负恩师对自己学生“慧眼识珠”的期待,实现了岳父的预言。他们的儿孙们如今都是大学生、研究生、博士生毕业,都有了自己美满幸福的家庭和热爱的事业。他们的养育、培育之恩,春晖朝霭,絕不忘怀!

(本文作者系原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副理事长,全国助老工作指导委员会主任台恩普)

猜你喜欢
岳母岳父老龄
《老龄科学研究》(月刊)欢迎订阅
岳父的“五不”养生法
岳母刺字
老龄苹果园“三改三减”技术措施推广
岳父与岳母的爱情
固执的岳父
《老龄工作者之歌》——老龄工作者的心声
丈夫杀死岳母获死刑 妻为继承房屋告婆婆
运动对老龄脑的神经保护作用研究进展
蹭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