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戏曲旦行水袖表演的艺术魅力

2019-08-21 12:00边文杰
戏剧之家 2019年24期
关键词:水袖表演戏曲

边文杰

【摘 要】水袖的技巧,不仅能够充分提高旦行演员的水袖技巧表演能力,并通过水袖各种不同的技巧在舞台上对剧中人物的情绪加以烘托,利用水袖技巧来塑造人物的性格、形象和内心情感世界的外化,从而进一步推动剧情的发展,以达到人物的全面塑造。

【关键词】戏曲;旦行;水袖;表演;技巧

中图分类号:J8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24-0037-01

水袖,原是水衣袖子的延长,后来成为独立的部分,它的舞动技巧来源于中国古代歌舞。它是受古代女子舞衣的影响,是戏曲舞台上演员手臂动作的延伸和夸大。水袖功是中国戏曲的特技之一。水袖是旦行在舞台上表达人物感情时放大、延长的手法。

一、戏曲旦行水袖所展示的艺术美感

水袖,是指缀在戏曲服装上的一段白色绸子,这段白绸子就叫水袖。水袖的尺寸一般在一尺三寸左右,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剧目的不断创新丰富,因此根据剧情的发展和表演的需要水袖发展到了三尺、五尺甚至更长。水袖无论是短是长,它都是一种技巧动作,水袖技巧是戏曲身段表演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无论是生、旦、净、末、丑哪个行当的角色,穿上了这种宽身肥袖;在袖口缝有水袖的蟒袍、官衣、褶子、帔等服装,亦可以利用这些古代的服饰做出各种挥袖动作,尤其是发展了的长水袖挥袖动作更是千变万化,它时而像瀑布直泻;时而像水波涟漪、时而像浪花飞卷,这种长袖的翩翩起舞,它不仅是轻歌曼舞、情意缠绵的抒发;也是人物悲愤欲绝、神志恍惚的感情宣泄。它是演员利用这一艺术手段,来帮助刻画人物性格和表达思想感情的传递工具。京剧四大名旦之一的程砚秋先生在《荒山泪》一剧中,运用了两百多种水袖,在第五场戏里的西皮慢板、西皮原板唱腔中,程先生用抖袖来表现焦急悬念之情;用翻折水袖的亮相,来表现听见“扫叶之声”误以为亲人归来了。当宝琏被抢拉伕时,程先生痛失爱子所走的云袖、盘袖、扬袖、撑袖、搭臂袖、直到最后表現张慧珠被逼疯癫之时,所走的劈袖、冲袖、盖袖,这两条水袖在舞台挥扬飘荡,真是繁花簇锦、美不胜收。这高超的技巧,均融化在剧情戏理之中,它不让人看着是卖弄技巧,而是做到了技为戏用。再有另一四大名旦尚小云先生,在《失子惊疯》中的表演,同样扣人心弦,那时快时慢的踉跄步法,那失神无光的恍惚神态,再配上这上下翻转长袖飞舞的各种水袖技巧,让观众对胡氏失子、精神受到重创,在悲痛绝望中的精神错乱给予同情;尚小云先生所表演的呼天唤地的疯妇形象也深刻地刻在了观众心里。艺术家们的这种“精于形”而又“滋于神”的精湛表演,不仅产生了巨大的感染力;它也给人们展示了艺术美的真谛。

二、刻画人物性格和表达人物思想感情的艺术手段

各种水袖技巧,它有着不同的表现意义,水袖技巧选择和使用,是要根据剧情的内容需要而定。如《杨门女将》二场,当穆桂英听见自己的丈夫杨宗保为国捐躯的噩耗后,除了悲痛呼喊“我夫”和悲歌“我的夫啊”之后,穆桂英她化悲痛为力量,她有一个非常醒目的猛然转身双手用力双抖袖的动作,随着这有力的抖袖动作;昂首跨步、铿锵有力地唱出了“禀太君即刻间发兵点将”的嘎调。这双抖水袖在这里运用得贴切,它有助于使人物能经受住这撼动人心的噩耗;这双水袖的抖出像两道闪亮的银光照亮了杨家将前仆后继、坚决反击侵略者的爱国赤心。还有在第四场戏中,当妥协派王辉以咄咄逼人的口吻,步步紧逼向佘太君发难:“老太君,有先行吗,现在哪里,在哪里呀?”时,穆桂英从灵帏后面应声而出,在撕边一击中的双手抓袖继而背袖,疾步直逼,怒目蔑视着王辉,大义凛然地唱出了“穆桂英抖威风勇似当年。”这双抓袖继而背袖怒视的亮相,像一尊雕塑,她给人们展现是一个光彩照人的民族英雄形象。综如上述,我们可以看到水袖动作不光是技巧;它是有助于刻画人物性格和表达人物思想感情的艺术手段。

三、水袖的各种技巧的独特表现力

水袖的各种技巧,在选择使用上要因人而异、因戏而异,要做到技为我用。同是一个抖袖动作,它的力度不同、人物情绪的不同,所以它的内涵就有区别。如《虹桥赠珠》中的凌波仙子和八仙女对着皎洁的明月曼舞轻盈,仙女们翩翩起舞、上下飞扬的水袖,宛如两条银带又似仙女娱戏于碧波之中所荡起的浪花,此时水袖技巧是表现欢悦之情。还有那凌波仙子与白泳的相遇,白泳与凌波仙子一见钟情,凌波仙子含羞地凝视及侧身的抖袖被众仙女簇拥而下,这技巧动作显示的是人物对爱的向往和追求。水袖技巧运用,要晓以情、动之以形。这就是说要根据所要表现的内容有选择地使用。如凌波仙子见白泳的含羞抖袖,它内含着一种无以言表的爱,所以水袖抖下去是轻柔的,抖下去后水袖长长地拖在身后,这条银带牢牢地系住了白泳的心;这微妙的感情处理,真可谓是“此时无声胜有声。”另外在《杨门女将》四场中,穆桂英怒视王辉的动作是双抓袖、双背袖,如果用双抖袖就得不到应有的舞台效果,因为双抖袖之后再将水袖提起来再背袖,这就延误了疾步愤怒逼视的气氛,冲淡了舞台情绪,所以说动作与动作之间、技巧之间如何合理地组合使用,应该说是有选择性的。

四、结语

历代戏曲旦行演员沿着水袖舞的历史长河,在不断地继承、吸收、创新的过程中,使水袖的技艺逐步丰富和完善起来。

参考文献:

[1] 尹伯康.戏曲行当艺术的功能和运用[J].艺海,1999(03).

[2] 丁里.试论表演艺术三题[J].戏剧报,1961(Z2).

猜你喜欢
水袖表演戏曲
Singing the Changes
SINGING THE CHANGES
戏曲其实真的挺帅的
用一生诠释对戏曲的爱
论戏曲批评的“非戏曲化”倾向
想象力在舞蹈表演中的重要意义
曾凤飞:水袖轻拂的《远·近》恭王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