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外冲击波治疗对慢性腰痛病人疼痛、功能障碍和抑郁的影响*

2019-08-23 01:08许强强张家鹏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2019年8期
关键词:理疗组内冲击波

王 宁 李 丽 丁 懿 许强强 张家鹏

(1山东中医药大学康复学院,济南 250001;2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康复科,济南 250001)

腰痛是一种日常生活中除头痛外最常见的疼痛疾病,世界上大约80%的人在一生中至少经历过一次腰痛[1]。临床上急性腰痛通常是指症状持续小于12周,慢性腰痛是指症状持续大于12周。慢性腰痛会严重影响病人的日常生活能力以及生活质量。近年来,慢性腰痛发病率越来越高,导致人们投入对其进行诊断和治疗的费用逐年增加,给家庭带来严重经济负担,进而引发一系列社会经济问题[2]。即使是在患病率最低的非洲,也是极大的社会负担[3]。研究提示抑郁症状与慢性疼痛的发生及其严重程度密切相关[4]。目前在临床上针对慢性腰痛有药物、物理、化学等多种治疗方式,疗效各异。

体外冲击波疗法(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therapy, ESWT)是将冲击波作用于皮下病变组织,刺激或重新启动受累的肌腱、韧带及其周围组织的愈合过程,以促进血供增加,有效改善治疗区域的新陈代谢,减轻患处炎症反应,从而缓解疼痛和改善功能的一种治疗方法[5]。目前,ESWT 针对肌骨疾病的疼痛及功能改善取得了显著疗效[6],但是关于ESWT对慢性腰痛病人影响的研究却很少,也很少有研究观察它对慢性腰痛病人疼痛、功能障碍和抑郁的影响。本研究的目的是观察体外冲击波疗法对慢性腰痛病人疼痛、功能障碍和抑郁的影响,ESWT作为慢性腰痛的一新兴治疗手段值得临床推广。

方 法

1.一般资料

选取 2017年1月至2017年9月在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康复科住院或门诊就诊的慢性腰痛病人60例。受试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理疗组(n=30)和ESWT组(n=30)。两组病人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纳入标准:①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1994 年发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有关慢性腰痛的诊断标准;②腰痛症状至少持续3个月;③年龄25~65岁;④未接受其他治疗影响观察疗效;⑤意识清醒。

排除标准:①腰部器质性病变、神经根受累、骨关节系统疾病所引起腰痛;②有血液性疾病或急性感染;③伴有严重肝肾功能障碍;④不能耐受本研究治疗方法。

2.治疗方法

首先让病人指出最明显的腰痛点,医师根据病人可耐受程度按压此压痛点,并用记号笔标记。ESWT组:使用VITERA (Comed, Korea)对ESWT组病人所标记的腰痛点及其周围区域进行体外冲击波治疗。病人采取俯卧,使用17 mm探头,以2.5 Hz频率,低能量通量密度0.01~0.16 mJ/mm2对疼痛区施加1 000次冲击波(每秒7次)。每周1次,持续4周。理疗组:对所标记的腰痛点及其周围区域进行蜡疗(20 min)干预。每周治疗1次,持续4周。

3.观察指标

①疼痛评估:通过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对两组病人治疗前后疼痛情况进行评估,分值范围为 0~10 分,0分为无疼,10分为剧烈疼痛;②腰痛功能障碍评估:通过 Oswestry 腰痛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对两组病人治疗前后的腰部功能障碍进行评估,Oswestry 功能量表主要由疼痛程度、提重物能力、生活自理能力、坐、站立、走路、性生活、睡眠品质、旅行、社交生活10个部分组成。每项评分为0~5分,各项得分之和为总分,分数越高,说明病人功能缺失程度越严重。最后将10个部分的相应得分累加,计算其占总分(50 分)的百分比,即为ODI;③抑郁评定:使用Beck抑郁指数(beck depression inventory, BDI)评估俩组病人治疗前后抑郁情况。该指数量表由21个问题组成。0~9分表示无抑郁,10~15分表示轻度抑郁,16~23分表示中度抑郁,24~63分表示严重抑郁。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n=30,D)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n=30,D)

组别 男 女 年龄/岁 平均体重(kg)理疗组 16 14 46.0±8.9 61.9±14.3 ESWT 组 14 16 49.7±8.3 62.2±9.3

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2.0统计软件对所有收集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内差异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组间差异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在实验结束时,组内差异比较显示,ESWT组和理疗组的VAS,ODI和BDI评分显著降低(P˂0.05)。组间比较显示,ESWT组中VAS,ODI和BDI评分的降低幅度大于理疗组(P˂0.01,见表2)。结果表明经过4周的冲击波治疗后,ESWT组病人的疼痛程度能够明显减轻, 有效改善病人功能障碍以及抑郁程度。

讨 论

腰痛是临床上病人主诉最多的疾病之一,慢性腰痛最基本的特点是疼痛和运动受限,疼痛会改变躯干肌肉的收缩模式并抑制它们的活性,引起肌肉的萎缩。此外,躯干稳定性取决于深层肌肉,腰痛病人表现出躯干深层肌肉的延迟收缩[7],从而导致腰部脊柱结构的稳定性下降,造成椎间小关节及其周围韧带组织以及椎间盘损伤从而加重疼痛,形成恶性循环。ESWT主要是利用冲击波的直接机械冲击效应,以及由空化作用间接产生的机械效应来治疗疾病[8]。研究表明,冲击波对痛觉神经感受器过度刺激可直接抑制神经末梢、改变痛觉感受器的疼痛接收频率及其周围化学介质的成份,从而起到缓解疼痛的作用[9]。另一方面其能量作用到病变组织时松解粘连、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使微血管新生,达到组织再生及修复的目的[10]。

表2 两组病人VAS,ODI和BDI评分治疗前后的组内和组间比较(n=30,D)

表2 两组病人VAS,ODI和BDI评分治疗前后的组内和组间比较(n=30,D)

*P˂0.05,与组内治疗前比较;#P˂0.01,与理疗组治疗后比较

组别 治疗前 治疗后VAS 理疗组 6.6±1.5 4.9±1.3*ESWT组 7.0±0.76 3.6±1.1*#ODI (%) 理疗组 30.4±11.7 25.0±11.4*ESWT 组 30.1±12.4 17.5±8.1*#BDI 理疗组 18.7±6.4 16.3±4.5*ESWT 组 19.6±6.7 12.5±5.7*#

国内外已有大量研究证实ESWT的治疗效果。Silvia等[11]认为冲击波对痛觉神经感受器的刺激改变了感受器对疼痛的接受频率及其周围化学介质的组成, 抑制神经末梢细胞使神经冲动无法传递, 因此可缓解局部组织的疼痛。Na等[12]发现当对慢性腰痛病人进行ESWT治疗时,病人的疼痛明显减轻。Lee等[13]研究发现,在治疗慢性腰痛病人时,ESWT联合运动疗法治疗比传统理疗配合运动疗法更大程度地减轻病人疼痛并改善病人动态平衡能力。另外,关于ESWT治疗肌筋膜综合征的远期疗效观察显示,采用ESWT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传统保守疗法,且复发率也明显降低[14]。

ESWT可缓解慢性腰痛病人的疼痛,提高病人的身体机能,改善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从而改善病人的功能障碍。Holmes[15]认为,病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下降或功能障碍会引发一系列心理问题,反过来,心理障碍会进一步降低他们的生活质量。抑郁与慢性腰痛病人的功能障碍和疼痛程度密切相关,抑郁会加重病人疼痛,并且延缓疾病恢复进度。在本研究中,ESWT可以缓解病人疼痛、改善功能障碍、改善病人的身体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从而对病人的心理、情绪和认知状态产生积极影响,减少抑郁程度。

本研究结果可见ESWT组治疗后的 VAS 评分、ODI 评分及Beck抑郁指数评分均较理疗组明显改善,表明体外冲击波治疗慢性腰痛病人的临床疗效优于传统理疗治疗效果。但该研究有一些局限性。首先,慢性腰痛病人受试者的数量有限,因此结果不能一概而论。其次,腰部病变部位有限,受试者的日常生活无法完全控制以及测量指标都是主观量表评价,这是以后研究的重点。

猜你喜欢
理疗组内冲击波
juliArt觉亚头皮理疗中心
肌内效贴:无毒无害理疗产品引发关注
爆炸切割冲击波防护仿真研究
爆炸冲击波隔离防护装置的试验及研究
防护装置粘接强度对爆炸切割冲击波的影响
体外冲击波疗法治疗半月板撕裂
用心说题 提高效率 培养能力
石墨烯理疗U型枕
六步教学,合作出数学的精彩
合作学习组内交流讨论时间的遵循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