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摇篮育英才 深化改革铸强国

2019-08-24 06:03北京科技大学
中国钢铁业 2019年6期
关键词:北京科技大学学校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作为新中国钢铁工业的最高学府,沐浴在改革开放思想解放、教育博兴、文艺繁荣、科教兴国的春风里,坚持内涵发展,注重开放办学,开启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新的发展征程。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学校紧紧抓住改革开放为高等教育发展带来的强大动力,继承“学风严谨、崇尚实践”的优良传统,传承“求实鼎新”的校训精神,为钢铁工业的改革发展、创新驱动贡献力量,在“钢铁强国、科教兴邦”的伟大画卷上书写砥砺前行的奋进之笔。

一、坚定方向,扎实推进,促进学校改革发展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北京科技大学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始终坚持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加强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大力加强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强化干部队伍建设,为学校改革、发展提供了强力的政治思想和组织保障。

学校认真贯彻执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不断加强办学治校能力建设。学校党委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主体责任,形成学校党政领导班子分工合作、协调运行的良好机制;制定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实施细则,完善学校、学院“三重一大”事项决策制度;严格落实民主集中制,修订党委常委会、校长办公会议事规则,坚持开展重大问题决策前的调查研究与沟通酝酿,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推进巡视督查整改与巡察工作;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扎实做好统战工作,充分发挥民主党派、无党派代表人士决策咨询作用;大力实施科技创安工程,创建“平安校园”示范校。

学校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分工合作、协调运行的工作机制。构建教代会、学代会、理事会等积极发挥作用的民主管理和社会参与体系;制定《北京科技大学章程》,稳步推进校内规章制度的“立、改、废、释”,初步构建起以章程为统领的现代大学制度体系;修订学校《学术委员会章程》等有关文件,健全以学术委员会为核心的学术治理体系,推进“行政管理”与“学术决策”的相对分离;推进学校信息公开;充分发挥学院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完善以学院党政联席会议、学术分委员会、教职工代表大会、学生代表大会为基本内容的内部治理结构,扩大学院自主权并建立健全配套制度,调动基层工作积极性;成立专门法律事务工作机构,建立起一支专兼结合的法律事务工作队伍;鼓励社会参与,构建和谐外部关系;更好地发挥理事会在密切社会联系、扩大决策民主、拓展办学资源、强化外部监督等方面的作用;加强校友工作,依托校友会搭建联系服务校友平台,促进校友和学校的共赢发展;依托基金会积极争取社会捐赠,拓宽学校收入来源渠道。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学校积极谋篇布局,铸就改革发展的鲜亮印记。学校先后召开了七次党代会。1980年8月,中共北京钢铁学院第五次代表大会是改革开放后学校召开的第一次党代会,时任党委书记刘少华作题为《加强改善党的领导,提高党的战斗力,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质量的冶金科技人才而奋斗》的主题报告。2004年11月,中共北京科技大学第九次代表大会决定,学校在本世纪上半叶的总体发展目标是“把北京科技大学建设成为以工为主,工、理、管、文、经、法等多学科协调发展,规模适度,特色突出,国内一流,国际著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学校决定实行“三步走”发展战略。2015年9月,中共北京科技大学第十一次代表大会决定,今后五年学校的总体目标是“实现‘三步走’战略第二步发展目标,基本建成特色突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水平多科性研究型大学,成为国内一流的新型工业化教育科研中心,为建设有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冶金、材料教育科研中心奠定基础”。

北京科技大学应新中国工业化建设需要诞生,以服务国家经济建设、培育科技英才为己任,始终肩负着“为中华之崛起”的光荣使命。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学校紧紧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科技前沿,形成“精品化、国际化、特色化”办学思路,深化综合改革,实现了由单科性的北京钢铁学院向以工为主、工理管文经法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历史性转变。1988年4月22日,国家教委和冶金部正式批准北京钢铁学院更名为北京科技大学。1997年12月,国家教委、国家计委和财政部正式批复北京科技大学为首批国家“211工程”项目建设高校。1998年9月,北京科技大学划转为教育部直属高校。2006年12月,经教育部、财政部批准,学校成为首批“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项目试点高校。2015年12月,学校编制完成《北京科技大学综合改革方案》,确立了现代大学制度、师资队伍建设与人事制度、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成果转化、资源配置等五个方面38项改革任务。自2015年国务院公布《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后,学校积极谋划“双一流”建设,编写《〈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并报教育部。2016年,学校研究制定《“十三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进一步明确学校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目标与实现途径。2017年,学校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科学技术史、材料科学与工程、冶金工程、矿业工程4个学科进入一流学科建设行列,入选学科数列全部137所高校的第26位(6校并列)。结合评选结果,学校编制完成《北京科技大学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建设方案》,以“一流学科”建设为龙头,统筹校内体制机制改革与资源配置,通过学科交叉与学科群建设,推进学校综合改革、“十三五”规划和“双一流”建设。2018年7月,学校获批国防科工局、教育部共建高校。

二、立德树人,务本存真,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学校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着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学校不断完善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了校企合作、校院合作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完整的理论课程体系和实践课程体系,构建“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管理机制,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得到确立和巩固。1977年以来,学校对本科培养方案共进行了12次修订或制定,本科教育教学培养目标从“以学为主,兼学别样”发展到“构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本科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在传统的注重实践的基础上,拓展了创新创业能力培养。20世纪90年代,柯俊院士等著名材料教育家提出“大材料人才培养模式”影响深远,被国内高校广泛借鉴运用,2001年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在此基础上,学校不断发挥材料学科优势,逐步形成“四梯递进”的高水平创新型本科人才培养体系,2014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党的十八大以来,学校教学经费以年均10%的增长速度,从2012年的1847万元增长到3295万元。学校落实“教授为本科生上课”制度和青年教师授课准入制度,以进一步推进完全学分制改革为出发点,制定、实施和修订2017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成立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学生学习与发展指导中心,切实提升本科教学实效。在理科试验班、材料实验班和卓越工程师计划基础上,开设“纳米班”“黄昆班”“闵嗣鹤数学精英计划”“智能采矿创新班”等人才培养改革项目。学校推进新工科研究与实践,促进学科专业建设与行业发展相结合,培养跨学科、跨专业的复合型创新人才。学校全面推动专业认证工作,提高工程人才培养能力,不断促进专业建设质量的提升。截至2018年,共有12个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2018年,学校实施本科生全程导师制,构建“任课教师+班导师+辅导员”与“导师+导师指导的研究生+高年级本科生”相结合服务模式,发挥大学教师在人才培养中的主导作用,实现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制度化。

学校自1978年开始恢复招收研究生。1981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首批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的单位之一,1984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首批22所成立研究生院的大学之一。同年10月,学校深化研究生招生改革,在国内高校中率先实施推荐优秀本科毕业生免试录取攻读硕士研究生制度。1985年6月,学校举行首届博士生学位论文答辩,3名博士生获博士学位。2011年,为创新博士研究生选拔方式,扩大博士生导师的招生自主权,学校在部分导师和考生中试行采取申请考核方式选拔博士生,后逐年稳步推进。

党的十八大以来,学校以行业需求为导向,积极建设工程院所联合培养平台、研究生教育协同创新中心、大型企业联合创新培养基地等,探索研究生联合培养模式。学校坚持“强化学术创新,推进分类培养”的原则,实施以强化学术型和应用型人才分类培养的2017版研究生人才培养方案,落实博士学位论文100%盲审制度,进一步加强与钢研院等5家科研院所联合培养工程博士工作。学校选拔50名副教授担任博士生指导教师,为青年教师搭建优质的快速成长平台。学校成立顺德研究生院,首批研究生招生计划已列入学校招生简章。

北京科技大学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人才培养成果突出。建校66年来,学校为社会培养各类人才20余万人,大部分已成为国家政治、经济、科技、教育,尤其是冶金、材料工业的栋梁和骨干。党和国家领导人罗干、刘淇、徐匡迪、黄孟复、范长龙、郭声琨、刘晓峰等都曾在校学习。先后有38名校友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或中国工程院院士,一批校友走上了省长、市长的领导岗位,一大批校友担任中国一重、鞍钢集团、中国宝武、中国铝业、中国五矿、中国黄金、北汽集团、金隅集团、河钢集团等国家特大型企业的董事长或总经理。学校被誉为“钢铁摇篮”。

2002年以来,学校共获得国家级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7项,北京市级一等奖23项,二等奖43项;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北京市教学团队9个;国家级教学名师2人,北京市教学名师30人;国家级精品课程8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6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4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5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门,北京市精品课程24门;国家级精品教材1部,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14部,北京市精品教材48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个,北京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7个。

学校成立创业中心与人文素质教育中心,加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积极构建“理论+实践”的创新创业培养体系,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学校成为首批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首批全国“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高校,获评首批全国高等学校创业教育研究与实践先进单位,学生代表队在全国“挑战杯”“创青春”创新创业竞赛、智能汽车大赛等竞赛中屡创佳绩。机器人队、智能车队双双荣获“全国大学生小平科技创新团队”荣誉称号。在已举办的13届全国赛事中,智能车队共获17个全国总冠军、18项特等奖、28项一等奖,稳居参赛高校首位。

学校积极推进招生选拔与就业服务机制改革,生源及就业质量始终保持较高水平。继续教育、远程与成人教育和国际合作教育稳步开展。天津学院各项工作进展顺利,大力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研究院建设,荣获“2017年度综合实力独立学院”称号。

三、内涵发展,争创一流,提高学科建设水平

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学校明确了“突出特色优势,凝练领域方向,优化结构布局,注重内涵发展”的学科建设方针,探索建立适应学校学科发展的资源统筹与配置机制,开展学位授权点动态调整,进一步优化学科结构。党的十八大以来,学校调整成立了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科技史与文化遗产研究院,完成了应用物理系设立和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系划转工作,使学术资源得到更好整合。目前,学校建有本科教学单位16个、本科专业50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0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0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79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37个,另有MBA(含EMBA)、MPA等专业学位授权点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6个,涵盖工、理、管、文、经、法、哲、教、艺9个门类。

学校科学技术史、材料科学与工程、冶金工程、矿业工程入选国家“一流学科”建设行列。相比于2012年第三轮学科评估,在2017年12月公布结果的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学校参评学科数由16个增加到25个,获评2个A+、1个A和6个B+,进入前20%的学科由5个增至9个,进入前30%的学科由11个增至16个。材料、工程、化学、计算机等4个领域进入2018年ESI全球排名前1%,其中材料进入前1‰。QS2019世界大学排名第500(内地高校第22)。学校以一流学科建设带动学校整体发展,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深化学校综合改革,破解创新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科学研究、文化传承创新、社会服务等方面的体制机制障碍,构建富有活力和效率、更加开放和有利于学科建设和学校发展的体制机制,为学校建设有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矿冶、材料教育科研中心提供可靠的保障。

四、创新机制,人才强校,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学校稳步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加大高水平拔尖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着力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

1979年3月,学校恢复教师职称评定工作。1985年8月底,学校开始实行教师任职资格的评审和聘任制。1992年3月,学校被冶金部确定为首批综合改革试点院校,学校制订综合改革纲要,首次人事制度改革的基本内容是进行“三定一评一聘”,即定编、定岗、定责,考评和聘任。1985年、1993年、2006年分别进行了三次工资制度改革。1999年,学校在严格定编的基础上,按新的方案进行了全校教师的岗位设置,之后学校每三年进行一轮岗位聘任工作,实行教师岗位分类管理,完善教师职务晋升与考核评价机制。2003年学校启动“422高层次创新人才工程”。2009年10月,学校首次召开人才工作会议。会议全面部署人才工作规划,表彰近年来人才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2010年实施“人才振兴工程”。2015年,学校11个科研流动站参加博士后综合评估工作,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科研流动站被评为全国优秀科研流动站。

党的十八大以来,学校以“普惠全员、鼓励拔尖”为主线,加快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建立教师教学、教研、研究、工程四个系列分类管理机制,实行准聘长聘制,构建合理的教师流转机制,实行年度、聘期、合同期多维度考核,构建以教师基本工作量为基础,教学质量评价、科研水平评价和社会服务工作评价为核心的教师考核体系。推进人事自主权改革,指导各教学科研单位自行做好本单位的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实施方案,促进师资队伍的年龄、学历和学缘结构更趋合理。建立起更加科学、合理、公平、有序的收入分配关系,努力提高教职工收入水平,充分调动了教职工的创造性和积极性。

不断创新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目前,学校拥有一支治学严谨、师德过硬的师资队伍。现有中国科学院院士3人(双聘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5人(双聘2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1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5人,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3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15人,省部级有突出贡献专家10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5人、青年学者5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0人,“万人计划”领军人才6人、青年拔尖人才3人,国家级教学名师2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7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5人,北京市教学名师31人(含青年教学名师2人),教育部跨世纪(新世纪)优秀人才103人。学校推动融合创新研究院建设,目前已有6支高层次人才团队进驻,研究方向涉及多个前沿领域。建立院士工作平台,试行教师学术休假制度,全方位加大高层次人才、创新团队和优秀青年教师培养引进力度。

五、立足前沿,勇攀高峰,科研服务再上台阶

在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树雄心,立大志,向科学技术现代化进军”号召下,学校加快各领域科技创新。在冶金、材料、矿山、机械等领域做出了突出贡献。1978年以来,有2000余项科研成果获国家、省部级等奖励,其中国家级奖励169项,在全国高校名列前茅。“211工程”建设的第一个10年,学校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与清华大学并列全国第一。党的十八大以来,学校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青资助5项、优青资助10项、重大科研仪器项目3项、其他各类重大重点项目29项。2018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经费资助1.18亿元。学校签订军品配套、国防基础科研项目、预研类项目、GF973等各类国防项目282项,合同额3.6亿元;学校获得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及北京市社科基金等各类社科类项目立项297项,项目经费3316万元。2016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实施以来,学校获批牵头项目13项,专项资助经费达2.9亿元,获批立项数位列高校第19位,获批经费位列高校第18位。2014-2018年,学校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励18项。2015-2017年,学校专利和软件登记670项。科研论文数量和质量均有大幅度提升,2011-2016年,学校发表SCIE、EI、CPCI-S论文数排名均在20名左右。四篇论文在《Nature》《Science》发表,“超级钢”研究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入选“2017年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

学校加强科研基地平台建设,提升协同创新能力。1989年经国家计委和教育部审批立项、冶金工业部批准,依托北京科技大学,1991年开始筹建新金属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1995年通过验收正式运行。2007年2月,学校获准牵头建设国家发改委立项的“重大工程材料服役安全研究评价设施”项目。2008年12月,批准筹建国家材料服役安全科学中心,实现教育部直属院校承担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国家级科学中心零的重大突破。2009年,国家板带生产先进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获得科技部正式批复成立。2011年,经科技部批准筹建钢铁冶金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2013年通过验收正式运行。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重大材料服役工程评价设施”主体工程及设施基本完成。2014年,以北京科技大学为核心高校,联合国内骨干钢铁企业和科研院所共同组建的钢铁共性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成功入选国家“2011计划”,是钢铁行业唯一的国家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目前,学校建有1个国家科学中心,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2个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和1个国家“2011”计划协同创新中心,50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等。

学校对照需求,促进技术转移与成果转化。1987年,学校的全资子公司北京科技大学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成立。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该公司拥有冶金行业甲级设计资质、环境工程(水污染防治工程)乙级资质并通过ISO9001认证,专业涉及冶金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流工程等。1996年,学校高效轧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成立,成为我国第一批成立的国家工程中心之一。

党的十八大以来,学校坚持体制机制创新、科研开发与技术转移并举,瞄准国家和行业重大需求,围绕实现“中国制造2025”,着力拓展相关领域,提高原始创新能力,提升成果转化水平,不断创新产学研用合作机制,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学校建立北京科技大学-钢铁企业科技合作组织、首都高校科技信息联盟(网),与首钢集团、鞍钢集团、建龙集团、德龙集团、新兴际华集团、武安市政府,建立研发中心(平台)22个。2013-2017年,学校新增横向项目3887项,合同经费总额12.93亿元。其中100万元及以上项目达260项。学校积极搭建地方经济平台-高技术研发平台、应用型研发平台、行业发展平台、服务中小企业发展平台,在天津、烟台、宁波、广州、湛江等地建立研究院,学校响应中央要求,发挥优势,在产业扶贫、教育扶贫、文化扶贫上综合发力,积极开展甘肃省秦安县定点扶贫工作。

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学校牵头成立京津冀钢铁行业节能减排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建立鼎鑫钢联协同创新研究院,带动京津冀钢铁行业节能减排与转型升级,全面构建科技成果转化和政产学研用一体的创新服务平台。积极服务军民融合,积极推进教育部、国防科工局“十三五”共建高校的申请工作,举办首期“先进装备制造及关键材料专家大讲堂”。结合北京市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成立精准医疗与健康研究院、平谷生物农业研究院、智能机器人研究院等新型平台,延揽了一批全球相关领域的顶尖科学家及团队。

学校科技产业逐步规范投资股权管理和投资企业管理,建立了现代化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学校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大学科技园建设的探索。2000年,学校成立了北京科大方兴科技孵化器有限责任公司。2001年,方兴孵化器被认定为“北京市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基地”。同年,学校科技园被北京市科委、教委认定为“北京市大学科技园”。2003年1月,北京科大科技园有限公司注册成立,同年与中关村管委会共建了北京科大留学人员创业园。2005年,科技园建设了“新材料北京市技术转移中心”和“北京科大分析检验服务平台”,被科技部、教育部认定为“国家大学科技园”。2006年,北京科大留学人员创业园被认定为北京市留学人员创业园。北京科大方兴科技孵化器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目前,逐步构建起了以大学科技园、孵化器、留创园、技术转移中心、产业技术研究院、分析检验中心、京津冀钢铁行业节能减排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中关村高端人才创业基地等机构组成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在科技成果转化、科技企业孵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企业提供科技服务等方面积极作为。经过多年努力,科技产业集团为学校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六、开放办学,促进合作,国际影响持续扩大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将“国际化”作为跨越式发展“三大战略”之一,大力实施“GO 2020”全球拓展战略,全面深化国际合作与交流能力。

在对外开放中夯实对外交流与合作的基础。1979年4月,学校与德国亚琛工业大学签订合作协议,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所与国外大学建立合作关系的国内高校。1986年,学校与日本北海道大学签订合作协议,成为第一所与北海道大学签署校际合作协议的中国大学。1996年11月,学校与台北技术学院(现台北科技大学)签署校际合作协议,正式拉开学校与台湾地区高校开展全面深入合作交流的序幕。迄今为止,学校已与台湾大学、辅仁大学、中国文化大学等25所台湾地区高校签订了校际合作协议,在学生交换、师生交流、科研合作等诸多领域开展了广泛而深入的合作。2004年,学校举办了首届北京科技大学海峡两岸师生暑期交流活动,迄今为止连续举办了15届,吸引了台湾地区近40所院校的逾两千名师生参与。同年9月,学校选派第一批共12名学生赴德国亚琛工业大学攻读硕士学位。这是学校历史上首个与国外高水平院校开展学生联合培养校际交流项目,拉开了学校成规模、成建制选派学生参加国际交流的序幕。2006年,学校开始着力推动“学生海境外交流经历拓展计划”,通过校际交换、联合培养、双学位、攻读硕士学位等中长期项目和国际社会文化调研、实验室研修、海外实习(竞赛)等短期实践类项目,大力培养国际化人才。目前已有近6000名学生在校期间走出校门,接受国际先进教育的熏陶。2006年,学校成为“211工程”院校第一批进入“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的高校。2007年以来,学校先后建立“先进金属和金属间化合物结构科学与技术创新引智基地”(2007)“工程结构材料服役安全创新引智基地”(2012年)“工业节能与能效经济创新引智基地”(2013年)“功能性纳器件基础与应用引智基地”(2014年)“材料基因工程学科创新引智基地”(2017年)“精准医疗与健康创新引智基地培育项目”(2017年)。2012年4月,“北京科技大学—邓迪大学国际合作办公室”揭牌成立,是邓迪大学目前为止在海外设立的唯一国际合作办公室,象征着两校的深度合作关系和战略合作深度。

党的十八大以来,学校推动开放办学能力提升,在深化改革中书写国际化建设新篇章。在校际层面学校,广泛搭建平台,与美国密歇根大学等海外知名大学和科研机构新建合作关系。2013年2月,学校与英国德蒙福特大学合作建设的新型创意技术孔子学院获批成立。迄今为止,已根据需求建设了一所孔子课堂和26个教学点,每年为超过3000名汉语学习者提供教学服务,极大提高了学校的国际影响力,促进了中英教育文化交流与合作。2013年,学校设立实施“鼎新北科”国际化平台建设计划,以“宏观指导”和“自主 推进”为原则,支持和鼓励学院自主推进特色国际化建设工作,实现“学校引导、学院主导、师生核心、项目支撑、多极发展”的发展体系。2014年12月,“北京科技大学—塔塔钢铁公司联合研究中心”揭牌成立,为钢铁领域的专家学者搭建了国际合作交流的平台,在实现资源共享,推动技术创新,攻克技术难题,促进钢铁行业健康持续发展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学校结合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学校成立“一带一路”发展研究院,建立东盟研究中心,入选教育部备案名单,与泰国农业大学联合开展我国首个“一带一路”材料环境腐蚀研究国际合作项目。

学校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的学生海外访学工作体系,拥有海境外交流经历的在校生比例由2012年的15%提升至21.6%。国际学生规模稳步提高,培养层次和生源国别结构不断优化,已为163个国家培养了7000余名国际学生。学校国际学生培养质量受到了充分肯定,已有17位国际学生获得教育部优秀来华留学生奖学金,2名国际学生获得北京科技大学学生最高荣誉“校长奖章”。国家主席习近平对学校哈萨克斯坦籍国际学生鲁斯兰参加无偿献血的行为给予了高度赞扬,称赞他为“中哈人民友好交往的使者”。

目前,学校拥有亚琛工业大学、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加州大学、密歇根大学、日本东北大学等170个全球合作伙伴,在读留学生985人,成为教育部来华留学示范基地,共有124项校际交流项目,733名出国(境)长期学习交流学生,学校40%专任教师有长期海外经历,完成950人次高水平专家科研合作交流,建立了5个国家级“111”引智基地,8个国际联合实验室(研究中心)和1个孔子学院。

七、夯实基础,率先垂范,抓实思想政治工作

学校高度重视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曾是较早开始实施“全员德育”工作的院校。早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学校提出了“一参三改三结合”的教育思想,着力培养“又红又专”的高素质人才,成为当时“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典范,逐步积淀了学校“崇尚实践”的优良传统。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学校党委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北京市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方面的文件精神,健全体制机制、加强组织领导,优化内容供给、强化思想引领,创新方式方法、稳中有序求进,着力打造突出价值塑造、尊重学生主体、网上网下互动、具有北科大特色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改革开放之初,学校党委把全面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和严格规范学生党员发展工作作为重点,从学院、系所到学生层层落实责任,不断完善学生党员的培养、发展、教育、管理和考核,创新组织模式和教育载体等工作,建立了科学有效的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体系、学生党建工作体系,在北京高校乃至全国高校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1980年,学校率先成立了德育基础教研室,培养了朱新钧、熊晓梅等一批优秀党员干部;1992年,学校制定了《系统德育综合育人实施方案》,树立全员德育意识、落实全员德育工作。学校曾是较早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高校,于1994年首批获得北京市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校,1996年复查继续保留“先进校”称号,2004年再次获得该项荣誉,2008年复查继续保留“先进校”称号。2002年,学校入选首批试点高校并依托我校成立了全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网络管理系统管理与服务中心;2016年,“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升级为“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学校连续3届(6年)获得北京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成果一等奖和创新奖。

党的十八大以来,学校深入开展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思想教育工作,创新开展网络新媒体思想引领,充分发挥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和创新创业的养成作用,加强学风引领、心理健康、资助育人、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等工作,学生德育工作的感染力和亲和力不断提升。学校率先将社会实践、志愿服务作为必修课程纳入教学计划,“大学生社会实践”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获国家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被《求是》杂志誉为“社会实践”的北科大模式。

学校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制定或修订《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工作条例(试行)》《关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意见》等制度文件。成立思想政治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抓好师生思想政治工作,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各单位密切配合、师生校友共同参与的育人工作格局。2018年10月,学校成为教育部首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

学校党委加强教师思想政治工作,设立教师工作部,加强学习制度保障,创新学习方式方法,实施组织驱动工程、思想引航工程、党建强基工程、师德固本工程、实践立行工程、典型示范工程,开展师德师风建设。

学校加强群团组织建设,加强校园民主管理,切实维护教职工和青年权益,学校工会通过“全国模范教职工之家”复验,团委获评“全国五四红旗团委”。高度重视离退休工作,充分发挥离退休老同志在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和教学督导中的作用,实现二级单位关工委全覆盖,关工委荣获“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八、凝练特色,与时俱进,推动文化传承创新

作为新中国成立的第一所钢铁工业高等学府,学校从建校伊始便坚持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己任,书写“为中华之崛起,奉科技以强国”的奋进之笔,留下了艰苦创业、昂扬向上、励精图治、锐意改革的宝贵精神财富。改革开放四十年来,通过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学校文化在积淀、丰富和内化的过程中,不断取得新成就,全校师生团结奋进的文化认同不断巩固,文化建设体系初步形成,独特的文化影响力在全社会不断增强。

1983年6月21日,北京钢铁学院党委常委会研究校风和学风建设问题,拟定“艰苦朴素、团结活泼、实事求是、勤奋严谨”为北京钢铁学院校风。2012年1月,学校发布“求实鼎新”校训和以“鼎”为主体造型的新校徽。党的十八大以来,学校坚持凝练文化精神,发布学校文化建设规划,开展爱校荣校教育,增进师生的文化认同和文化自觉,提升向心力和凝聚力。加强校友联络与感情凝聚,校友分会增加至59个,建立起纵横交织的校友交流平台,打造“校庆周”“励志计划”等校友活动品牌。学校出版《北科大纪事》《师韵》等校史书籍,精心打造四个人文景观广场。创作校史原创话剧三部曲《燃烧》《绽放》《奔流》,荣获中国大学生校园戏剧节最高奖。“中国材料名师讲坛”“星期四人文讲座”“院士回母校”等校园文化活动蓬勃开展,“实践育人”“核心价值观培育”“中国精神寻访”等3项文化建设成果获教育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奖。2017年,学校以65年校庆为契机,在“学风严谨、崇尚实践”优良传统和“求实鼎新”校训精神的基础上,确定《北科华章》《摇篮颂歌》为校歌。

九、优化服务,综合发力,逐步改善办学条件

改革开放四十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学校办学条件逐步改善。2013年-2017年,学校实现总体收入合计约115亿元,年度收入总体实现逐年增长态势。大力推进财务信息化建设及内部管理机制流程建设,全面推行财务网络报销,实行科研经费报销“一站式”服务,搭建财务信息服务平台,大大提升了学校财务管理水平与服务能力。投入5.05亿元,先后完成天工大厦、昌平创新园东区建设工作,完成学生公寓、管庄校区改造工作,积极推进昌平创新园西区及工程实践基地建设等工作。投入7.9亿元新增仪器设备2.7余万台,科研及教学装备水平明显提高。加强信息化建设,投入3000余万元,构建起校园内万兆主干、千兆接入,有线无线一体的网络体系,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和数字化校园建设不断完善。为学生公寓全部安装了空调,极大改善学生住宿条件。发挥审计监督作用,做到审计工作全覆盖,进一步规范内部管理、防范经济风险、提高资金使用效益。2013年—2017年,校友捐赠收入总额超过1亿元,捐赠配比总额约6647万元。完成后勤体制机制改革,图书馆、后勤、校医院、档案馆、基础教育中心和社区等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强化校园安全防范与综合治理,通过第三轮保密资格审查认定,取得二级保密资格。

回首四十年的奋斗历程,北京科技大学在改革开放中砥砺奋进、蓬勃发展,各项事业快速发展,得到了教育行政部门、用人单位、合作伙伴、毕业生及第三方评价机构的广泛认可,国内外声誉显著提升。实践充分证明,改革开放的伟大意义和深远影响,已经、正在并将进一步在北京科技大学的发展进程中充分显现出来。四十年的辉煌成就,离不开党和国家对学校的重视与关怀,离不开教育部、原冶金工业部及北京市的坚强领导和社会各界的感怀帮助,更离不开几代北科大人的接力奋斗,特别是海内外广大校友的热情支持,为母校赢得了无上荣光。

面向未来,北京科技大学将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坚持深化改革,坚持开放办学,以求实鼎新的精神、敢为人先的气魄、时不我待的态度,努力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和加快实现“钢铁强国梦”作出更大的贡献。

猜你喜欢
北京科技大学学校
【献礼北京科技大学70周年校庆】 步履铿锵卅五载,砥砺奋进谱华章——北科大机械工程学院物流工程系发展历程回顾与展望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经管类专业创新型人才多元协同培养研究
只有我一个人在学校是这样吗
北京科技大学生命安全教育融入游泳教学课程改革研究
如何提升大学生水上自救救助技能
高水平大学精英人才培养规律研究
学校推介
上学校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