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一带一路”,中小企业抱团出海

2019-08-26 17:55陈海砚
中关村 2019年8期
关键词:抱团产业园民营企业

陈海砚

近年来,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增长迅速,“一带一路”建设更给中国企业“走出去”带来了新的机遇。随着“一带一路”建设深入推进,国内经济下行和市场饱和,民营企业赴海外投资的步伐日益加快。中小企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如何实现自身发展,既“走得出去”又“走得进去”?

中小民營企业的出海机会

在“一带一路”沿线的投资中,央企、国企是投资的主力军和领头羊,开拓产品/业务国际市场、占领当地市场、提高全球市场份额、增加盈利能力等市场因素是企业“一带一路”沿线投资的第一大动因,而拥有资金实力与资源的大型民营企业位居其次。

全国工商联发布的民营企业500强研究报告显示,民营企业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的进出口总额占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贸易总额的43%。民营企业已经成为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力量。

而中小企业单个走出去困难很多,难度很大,无论是实力、信誉还是规模都明显不足,让中小企业单独到海外去投资、建设,推出它的产品很困难。

为了解决这些难题,一些中资公司在一带一路国家纷纷建立了产业园区、商贸物流园区,期望带动中小企业“雁形出海”,把它们集聚到产业园区去。比如央企招商局集团就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重点地区布局经贸产业园区,解决中小微企业出不去的问题。经贸产业园区既是中国商品如服装、鞋帽、五金的加工展示中心,也是国际商品的中转中心。

从“走得出去”到“走得进去”

中小企业如何抱团出海、形成合力,从“走得出去”到“走得进去”?

专家认为,一方面民企可以与国企相互配合、取长补短。很多央企“走出去”的项目都是采取承包形式,其中设计、工程、售后服务等产业链上的项目,民营企业都可以参与其中,形成业务联系和产业分工。

另一方面,民营企业也可以联合起来,以各种合作或联合体的形式抱团出海,避免恶性竞争,发挥规模效益。

“一带一路”沿线一些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基础设施完备程度和政府治理能力等,还不能和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相比,大部分是发展中国家,丰富的民生需求与庞大的市场需求是中外合作的内生动力。在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企业主体三位一体的格局下,中小企业大有可为,因为民营企业家是最具有创新精神的群体,对市场环境最敏感,能够充分发挥创新意愿和能力。

总的来看,国企主要参与大型基础设施建设等工程承包等领域,民企则主要在加工制造业、商业贸易等领域开展合作。不同类型的企业在“一带一路”中根据自身的企业优势,承担不同的角色、参与不同的项目等。

中小企业“抱团出海”,一方面可以发展当地经济,改善当地民生,增加他们的就业机会;同时也可以根据当地的市场需求来发展壮大中小企业,逐步形成一个可持续发展、可持续盈利的商业模式。

面对挑战,规避风险

大部分民营企业家对于参与共建“一带一路”的合作收益还是比较乐观的。但在中小企业“走出去”取得成功的同时,遭遇到的阻碍也在大幅增加。针对中国企业或可能对中国企业产生影响的贸易救济调查逐渐增多,包括反倾销、反补贴、双反、反规避、保障措施。

一些企业家在走出去的时候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对国外的营商模式等情况了解不够,或者想当然地套用国内的投资和营商模式,最后必然要出问题。

如何规避风险?专家认为,最主要的还是要做足功课,完善风控防控体系,除了把握经营风险外,对政治风险、汇率风险等也要有所考虑。企业走出去之前,要做充分的尽调,要熟悉了解当地最新的一些规定,比如劳工政策、环保政策、税收政策等。

同时,也要对当地的经济政治环境有一个初步的预判,比如企业选择投资的国家可能有政权更迭的风险,企业应当对两个最有竞争力的对象进行深入的研究,以决定自己的商业行为。

中小企业“抱团出海”机遇与挑战并存,勤劳智慧的中国企业家一定会交出一个满意的答卷。

中小企业“抱团出海”机遇与挑战并存,勤劳智慧的中国企业家一定会交出一个满意的答卷。

猜你喜欢
抱团产业园民营企业
抱团“娶”暖
新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山西打造首个电商快递产业园
山西首个快递+农产品产业园将于10月建成
合作社“抱团”种出“火辣辣”的好日子
“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
江苏宿迁建成扶贫产业园
寻租、抽租与民营企业研发投入
中小企业如何抱团取暖
2014上海民营企业10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