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临汾古县:国色第一 国士无双

2019-08-26 17:55石耀辉
中关村 2019年8期
关键词:国色蔺相如牡丹

石耀辉

古县,位于太岳山南麓,古称岳阳,是著名的牡丹之乡。三合牡丹景区那株野生白牡丹,植于唐代,有1300多年的生长史,为中国现存最大的野生单株白牡丹。这株牡丹枝干已木质化,株高2.3米,花冠直径5.6米,冠幅超过33平方米,丛围16米,被中国牡丹协会鉴定为“天下第一牡丹”。国人将花之艳者称为国色,牡丹遂有国色天香之誉,古县三合牡丹自然是国色第一。在我看来,古县不唯有国色,还有国士。何为国士?一国之中才德最优秀者方被誉为国士。如果在战国时期,推举一位能够称得上国士的,非古县先贤蔺相如莫属。因此,我称古县乃是“国色第一、国士无双”之福地。

蔺相如与古县的渊源,目前可看到的最早记载在500年前。据成化《山西通志》记载:“蔺上卿墓,在岳阳县北八十里。名相如,见《人物》。其祖茔在赵城县西八里许村。”嘉靖、万历《山西通志》也都记在载“蔺相如墓,岳阳县北一十里。”康熙、雍正《山西通志》以及乾隆《山西志辑要》、光绪《山西通志》也都从上说:岳阳县“上卿蔺相如墓,在县北八十里,墓前河流因名蔺河,其祖茔在赵城许村里。”相如墓位于城北58公里的宝丰村北(北平镇),民国七年(1918年)立有“赵上卿蔺相如墓”碑,碑文由前清岁贡房长奂所撰。1960年5月1日,安泽县人民委员会又立“蔺相如之墓”碑。1971年 8月,从安泽县划出七乡、浮山县划出三乡,合并成立古县。1995年,古县北平镇人民政府再次立碑一面,正面是“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碑阴为墓志铭。不幸的是,这几通石碑均被盗遗失。好在今天还可以从《三晋石刻大全?古县卷》中查得。此外,古县境内和川镇天龙山顶也有蔺公祠等旧迹。

蔺相如(公元前314—247年),字仲仁,祖籍山西洪洞许村,祖茔位于许村南垣之上,原墓志佚失。蔺相如出生于岳阳蔺河之畔蔺子坪村,童年因战乱随母亲颠簸流离东出太行,先后徙居泽州、辉县等地,直至邯郸蔺家河村,30岁时,蔺相如成为赵国宦官长缪贤的门客。公元前283年(赵惠文王十六年),秦国欲强取赵国和氏璧,蔺相如不辱使命,完璧归赵,赵王拜相如为上大夫,时年32岁。公元前279年(赵惠文王十九年)蔺相如赴渑池之会,与强秦外交斡旋,令秦王击缶,不失国尊,赵王拜相如为上卿,位列老将廉颇之上,时年35岁。廉颇负荆请罪、将相和好故事也发生在这一年。公元前271年,蔺相如奉命攻齐至平邑,不战而屈人之兵,时年44岁。公元前260年,长平之战前夕,蔺相如洞悉战局之危,反对“赵括代廉”,抱病进谏未果,时年55岁。长平之战后的第十三年,蔺相如去世,享年68岁。蔺相如娶妻孔氏,有八子二女。司马迁在《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记载了“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将相和”等史实,传后评价说:“知死必勇,非死者难也,处死者难。方蔺相如引壁睨柱,及叱秦王左右,势不过诛,然士或怯懦而不敢发。相如一奋其气,威信敌国,退而让颇,名重太山,其处智勇,可谓兼之矣!”太史公称赞蔺相如面对强秦视死如归,而对老将廉颇却屈己退让,堪称爱憎分明,智勇双全。

正是藺相如这种不辱使命、舍生取义的大无畏精神,蔺相如的故事传遍九州,妇孺皆知,深受后人的爱戴,以致今日在晋、冀、陕、豫等省,除了古县之外,还有磁县、泽州、邯郸、临潼、曲阳、辉县、修武、衡水、涿郡等十余处蔺相如墓,而且各地志书多有记载,这一现象实为罕见。对何这一历史形成的现象,已故中国先秦史学会会长孟世凯先生有一个观点,就是“先祖大家祭”。他提出应把工作重点放到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上,而不是各执一词,去争抢名人故里。对于蔺相如文化,我们今天更应重视的是在新时代如何弘扬“相如精神”,把“相如精神”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范畴,进而推进各地文化旅游产业发展。

关于“相如精神”的概括,在2007年8月首届中国?古县蔺相如文化高层论坛上,已有几位专家已经做过探讨。我在此基础上,把相如精神总结为四句话,即:情系国家、赤胆忠心的爱国精神;扶危救困、勇挑重担的担当精神;视死如归、不辱使命的献身精神;屈己待人、大局为重的团结精神。相如精神所体现的思想内核,与我们今天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要求,特别是与领导干部官德建设的要求,可以说是高度同构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领导干部要讲政德。政德是整个社会的方向标。立政德就是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蔺相如之所以被誉为“国士无双”,就是因为他是一个好人,是一位仁者、智者、勇者,是一个好官、贤相、忠臣,他做到了为人和从政的统一。

苏东坡有句咏梅诗:玉雪为骨冰为魂。把这句诗用到古县文化旅游上也跟贴切,如果说国色牡丹的华丽是古县的骨架,那么国士蔺相如精神就是古县地域文化的灵魂,这是古县文旅融合发展的两张名片。牡丹文化园经过十多年时间,历任县委、政府不断建设和投入,目前已经建设成为4A级景区,广为人知,深受好评。相比之下,如果从2007年首届“蔺相如文化高层论坛”算起,相如文化启动也有十年以上历史,但其知名度、认知度、影响力,都远不及牡丹文化。牡丹园有观赏性,可聚人气,而相如文化、相如精神则有深度,有思想性,它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构,能够提振古县人创业干事的士气,能够进一步改善古县的淳朴民风,因而可作为古县县域文化的核心与龙头,成为古县文化的软实力。

今天,作为相如故里的古县,如何传承弘扬蔺相如精神?我觉得应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建平台,二是上台阶。

建平台,包括成立蔺相如文化研究会;建设蔺氏寻根祭祖平台(蔺氏祠堂);建设蔺相如墓公园;建设蔺相如雕塑群;开设蔺相如文明大讲堂;设立蔺相如道德文明奖;定期举办全国性蔺相如文化高层论坛;出版蔺相如文化研究成果汇编等。

上台阶,包括打造蔺相如文创品牌(蔺相如文创奖);开发北平蔺相如墓纪念园;举办相关文化节庆活动等,在全国范围内打响蔺相如文化品牌。对内要特别重视相如文化和精神的普及弘扬,把相如精神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乡风文明建设和优良家风建设结合起来,与弘扬太岳革命老区精神结合起来,把相如精神作为干部教育、国民教育和群众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来抓。特别是要将团结、包容、务实、创新的“古县精神”和蔺相如精神融合共建,相互推进。对外要特别重视蔺氏宗亲联谊组织建设,在建好祭祖平台的的前提下,凝聚人心,并由此开展招商引资活动,带动古县经济社会发展。目前,姓氏宗亲寻根祭祖活动在全国各地方兴未艾,蕴藏着巨大潜力,古县作为名相蔺相如故里,应抓住机遇,发挥其不可替代的作用。

总之,要按照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要求,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两方面有所作为,齐头并进,取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期待拥有国色第一、国士无双两张王牌的太岳明珠灵空圣境——古县,早日创出一条文旅融合发展的新路。

(作者系临汾市委联系的高级专家、市三晋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临汾市委党校副教授、《临汾学刊》主编)

猜你喜欢
国色蔺相如牡丹
“三不够”牡丹节
国色牡丹
不计个人恩怨
—— 蔺相如
牡丹的整形修剪
晚秋国色
唯有牡丹真国色
“牡丹”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