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酸单三甘醇酯钙/锌热稳定剂的制备及其对PVC制品热稳定性能影响的研究

2019-08-29 09:18蒋平平潘林根张红兵
中国塑料 2019年8期
关键词:酸酐甘醇热稳定性

张 鸿,蒋平平*,潘 杰,潘林根,张红兵

(1.江南大学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生物质转化技术国际联合研究实验室,江苏 无锡 214122;2.无锡市佳盛高新改性材料有限公司,江苏 无锡 214116;3.江苏联盟化学有限公司,江苏 溧阳 213300)

0 前言

聚氯乙烯(PVC)是我国产量最大的五大通用树脂之一,被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如下水管道、电线电缆、保温隔层、人造地板、装修材料及PVC改性新材料等。近些年来,我国的PVC产能不断上升,消费量已经位居全球第一[1-2]。但PVC制品在加工过程中出现不可避免的结构缺陷,如:叔丁基氯、烯丙基氯、“头 - 头”结构等,导致PVC制品的热稳定性能差。当受到高温时,PVC分子长链就会容易脱去HCl,生成碳碳双键以及共轭多烯键,进一步自我催化,严重影响PVC的各项性能和使用价值[3]。因此,添加一定量的热稳定剂是PVC加工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步骤。

我国PVC热稳定剂中,传统的铅盐类仍占到45 %。铅盐虽然具有价格便宜、热稳定效果优良等优点,但铅盐本身是一种重金属,不经处理排放对环境造成不可估量的危害。有机锡类的综合热稳定性能好,但生产成本昂贵、性价比不高,我国无法大规模使用。目前钙/锌型复合热稳定剂是世界上公认的新一代无毒环保产品[4-5]。其特点是钙/锌复合热稳定剂不仅价格低廉,原材料来源广泛,且与PVC树脂中的各个成分相容性较好,不易析出[6-7]。随着人们越来越重视PVC制品的生态友好与生物可降解性能,绿色环保的钙/锌复合热稳定将得到大力发展[8-10]。马来酸酐分子结构具有五圆环,具有较好的开环反应活性,已成为全球第三大酸酐原料,已有多篇文献报道利用马来酸酐为原料制备热稳定剂[11-14]。多元醇是辅助热稳定剂,其热稳定机理是利用本身的羟基与金属氯化物发生络合反应。本文利用价格低廉的马来酸酐和三甘醇[15]为原料制备中间产物TAM,再与乙酸钙/锌反应制得分子结构中具有酯基、羰基、醚键、共轭双键的马来酸单三甘醇酯混合钙/锌盐(TAM-Ca/Zn)为最终产物。将该热稳定剂添加至PVC试样中,测试其热稳定性能,与市售的热稳定剂进行对比。并与β - 二酮协同使用,考察TAM-Ca/Zn与β - 二酮的协同效果,以筛选出最适宜的组份复配比例。

1 实验部分

1.1 主要原料

PVC粉树脂,SG-4,工业级,无锡市金华电器设备厂;

PVC糊树脂,P-440,工业级,无锡市金华电器设备厂;

邻苯二甲酸二(2 - 乙基己)基酯(DOP) 、马来酸酐、三甘醇、醋酸锌、醋酸钙,分析纯,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1.2 主要设备及仪器

电导率测试仪,DDS-307,上海雷磁分析仪器厂;

热失重分析仪(TG),1100SF,瑞士梅特勒 - 托利多仪器有限公司;

电子分析天平,EL104,林赛斯(上海)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TLA2000,瑞士梅特勒 - 托利多仪器有限公司;

循环水式真空泵,SHZ-D(III),金坛市美特仪器制造有限公司;

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DHG-9076A,上海浦东荣丰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数显恒温油浴锅,HH-SC,金坛市美特仪器制造有限公司;

数显恒温水浴锅,HH-1,金坛市美特仪器制造有限公司。

1.3 样品制备

TAM的制备:在250 mL四口烧瓶中加入摩尔比为1∶1的马来酸酐和三甘醇;预先通15 min氮气,在氮气保护下,将烧瓶放入油浴锅,机械搅拌的状态下升温至90 ℃;每隔一段时间测试反应体系中的酸值,以考察反应的进程,达到理论酸值后停止反应(理论酸值=4.028×10-3mol/g),反应过程如式(1)所示:

(1)

TAM-Ca/Zn的制备:将0.2 mol的中间产物TAM放入四口烧瓶,置于90 ℃的油浴锅中,分批次缓慢加入0.1 mol乙酸钙/乙酸锌;全部加完后升温至120 ℃,继续反应2 h;反应结束后减压蒸馏,直至无液体蒸馏出为止,反应过程如式(2)、(3)所示:

(2)

(3)

PVC样品的制备:将50份PVC粉树脂、50份PVC糊树脂、50份DOP和3份热稳定剂混合均匀,平铺成膜,放入120 ℃恒温干燥箱内塑化20~30 min,制得用于测试PVC热稳定性能的膜制品。

1.4 性能测试与结构表征

FTIR分析:采用涂抹法,将中间产物TAM和最终产物TAM-Ca/Zn均匀涂抹在溴化钾盐片上,使用FTIR扫描,扫描范围为500~4 000 cm-1,扫描次数为16次,分辨率为4 cm-1;

金属离子含量测试:称取0.5 g热稳定剂(精确至0.000 1 g)放入锥形瓶,加入10 mL去离子水和10 mL硝酸(30 %),加上表面皿置于电磁炉上加热;保持微沸状态,直至脂肪酸油脂变透明为止;冷却至室温,加入100 mL去离子水,滴加氨水中和(pH=8);加入10 mL氨 - 氯化铵缓冲溶液,调至pH=10;加入5滴0.5 %铬黑T指示剂,用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标准溶液(0.05 mol/L)滴定,当溶液颜色由紫红色变为天蓝色为终点;

热老化烘箱法按GB/T 9349—2002测试;

刚果红测试法按GB/T 2917.1—2002测试;

电导率按GB/T 1107—2008测试;

TG分析:准确称取5~10 mg PVC样品,氮气流速为50 mL/min,升温速率为20 ℃ /min,扫描范围为50~600 ℃,记录样品随温度变化的TG曲线。

2 结果与讨论

2.1 FTIR分析

1—TAM 2—TAM-Ca 3—TAM-Zn图1 TAM和TAM-Ca/Zn的FTIR谱图Fig.1 FTIR spectra of TAM and TAM-Ca/Zn

2.2 金属离子含量测试

在不同反应条件下,通过EDTA-Na标准溶液滴定,测试TAM-Ca/Zn中金属离子的含量,当金属离子含量不再明显增加时,得到最优的反应条件。如图2、图3所示,TAM-Ca的最优反应条件为反应时间2 h、反应温度120 ℃;TAM-Zn的最优反应条件为反应时间2 h、反应温度115 ℃。

2.3 热老化烘箱测试

(a)时间 (b)温度图2 反应条件对合成TAM-Ca的影响Fig.2 Effect of reaction conditions on synthesis of TAM-Ca

(a)时间 (b)温度图3 反应条件对合成TAM-Zn的影响Fig.3 Effect of reaction conditions on synthesis of TAM-Zn

表1 热老化烘箱法测PVC试样的颜色变化

2.4 刚果红测试

表2为TAM-Ca和TAM-Zn不同复配比例下的刚果红测试的时间。由表2可知,未添加热稳定剂的PVC样品静态热稳定时间为5.5 min。添加了TAM-Ca/Zn的PVC试样的静态热稳定时间,在一定程度上均得到了提高。TAM-Ca/Zn比例为1.5∶1时,静态热稳定时间最长,为29 min。与市售的硬脂酸钙/锌相比,提高了4 min。测试结果与热老化烘箱法一致,证明了TAM-Ca/Zn能够提升PVC的热稳定性能,延缓了PVC释放HCl的速率。

表2 刚果红测试

Tab.2 Results of Congo red

2.5 电导率测试

样品:1—PVC0 2—PVCCa 3—PVCCa3/Zn14—PVCCa2/Zn1 5—PVCCa1.5/Zn1 6—PVCCa1/Zn17—PVCCa1/Zn2 8—PVCCa1/Zn3 9—PVC Zn图4 电导率测试曲线Fig.4 Conductivity test curves

图4所示为电导率测试曲线,电导率测试通过去离子水中的电导率变化情况,反映出PVC样品在180 ℃时释放HCl的速率的快慢。利用诱导时间和稳定时间2个主要参数,考察PVC样品开始释放HCl的时间和释放HCl速率的快慢。如图5所示,诱导时间是指去离子水中电导率发生明显变化的时间,稳定时间是去离子水中的电导率增加50 μ S/cm的时间。

图5 标准电导率曲线Fig.5 Standard conductivity curve

从电导率测试的结果分析得出,未添加热稳定剂的PVC的诱导时间为8 min,稳定时间为12 min。随着复配体系中Ca含量的增加,诱导时间和稳定时间都得到了延长。当TAM-Ca/Zn的比例为1.5/1时,诱导时间为42 min、稳定时间为51 min,综合各个复配体系相比效果最好。证明了TAM-Ca/Zn不仅可以延长HCl释放的时间,还能延缓释放的速率。其原因有:TAM-Ca/Zn能中和吸收HCl、阻止长链的分解和自我催化作用、延长诱导时间。马来酸酐中的双键结构能与PVC长链中的共轭键发生加成反应,阻止共轭多烯链的增长,延缓释放HCl的速率。三甘醇与金属氯化物发生络合反应,进一步缓解PVC本身的自我催化作用。

2. 6 TG分析

图6为纯PVC、硬脂酸钙/锌和TAM-Ca/Zn的TG曲线。PVC的热失重主要有2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80~400 ℃ ,主要为PVC受热释放HCl;第二阶段为400~550 ℃,为PVC长链断裂,除了释放HCl之外还生成多烯、苯等化合物。根据TG曲线所示,相比于空白试样,添加TAM-Ca/Zn的试样2个阶段的热失重率分别降低了2.65 %和3.34 %。与硬脂酸钙/锌热稳定剂相比也有一定程度的提高,热损失率分别降低了0.65 %和1.02 %。这证明了TAM-Ca/Zn在阻止2个阶段的热失重过程中,都有一定的效果。不仅可以延缓HCl的释放,还能阻止长链的断裂,最终达到提升热稳定性的效果。

1—纯PVC 2—硬脂酸钙/锌 3—TAM-Ca/Zn图6 不同体系的TG曲线Fig.6 TG curves of different systems

2.7 与β - 二酮协同作用分析

β - 二酮[16-17]中有2个羰基,能与金属氯化物形成稳定的螯合物,置换烯丙基氯,抑制脱HCl作用,防止初期作色。表3中,热稳定总量为3份,β - 二酮的添加量分别为热稳定质量的5 %、10 %、15 %。可以看出,与β - 二酮协同的钙锌体系其初期白度得到了提升,延长了初期热稳定性。β - 二酮的添加量不宜过多也不宜太少,添加量为10 %时,协同效果最佳,初期白度能达到65 min,100 min仍未完全黑化。TAM-Ca/Zn与添加β - 二酮的协同体系相比,热失重率也有略微的下降。从图7中得出,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热失重分别减少了0.44 %和1.02 %。结果表明,协同体系不仅可以提升样品初期的白度,维持白度的时间也得到提升,长期的热稳定效果也大大提高。热失重率也有改善,减少了样品在高温情况下的损失量。

表3 β - 二酮/Ca/Zn复合体系PVC试片中的颜色变化

Tab.3 Color change of PVC samples β-diketone/Ca/Zn composite systems

1—Ca/Zn 2—β-二酮/Ca/Zn图7 复配体系与添加β - 二酮体系的TG曲线Fig.7 TG curves of compound system and addition of β-diketone system

3 结论

(1)以五元环的马来酸酐、三甘醇和乙酸钙/锌合成了具有多官能团的功能性单体,结构中具有酯基、羰基、醚键、共轭双键等结构;因结构中具有多种官能团,可以起到置换活泼氯原子,中和吸收HCl,与PVC链上的共轭双键发生加成反应等作用,提升了PVC的热稳定性;

(2)TAM-Ca/Zn作为PVC的热稳定剂不仅能够有效抑制初期的着色效果,还能大大延缓释放HCl气体的时间,提升PVC样品的长期热稳定性;当TAM-Ca/Zn的比例为1.5/1时,复配体系的效果最好;当β - 二酮添加量为总热稳定剂的10 %时,与马来酸单三甘醇酯钙/锌的协同效果最好。

猜你喜欢
酸酐甘醇热稳定性
固体杂质对天然气脱水用三甘醇质量影响的实验研究
芝麻种子中内源性蛋白酶的热稳定性及其运用
无机盐与硫化氢对天然气三甘醇脱水的影响
天然气脱水过程中影响三甘醇性质因素分析*
对某些无机物热力学稳定性的教学研究*
不同溶剂中的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研究
DLC涂层的制备及内应力、热稳定性改善措施研究现状
愈纯粹愈醉人——天津歌舞剧院新版《爱之甘醇》初品记
桐酸合成桐马酸酐的工艺优化研究
快速烧成瓷片热稳定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