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药剂防治小菜蛾效果试验*

2019-08-30 02:50高会会黄亚川李依晨
上海蔬菜 2019年4期
关键词:氟虫小菜蛾苯甲酸

张 皛 高会会 黄亚川 李依晨

(1.江苏省常熟市植保植检站,江苏 常熟215500;2.江苏省苏州市植保植检站,江苏 苏州215000)

小菜蛾为常熟地区春季蔬菜主要食叶性害虫之一,近年来发生严重,加上有些农户长期单一用药,小菜蛾的抗药性逐渐增强,常规药剂防治效果逐渐下降,严重影响花菜、甘蓝等蔬菜的产量和品质,造成减产减收,降低了经济效益。为了寻找新型高效、低毒低残留药剂,常熟市植保植检站农技人员于2019年5月选用5种药剂开展对小菜蛾防治效果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供试药剂为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WG(常规药剂),浙江威尔达化工有限公司生产;0.5%藜芦碱SL,杨凌馥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10.5%三氟甲吡醚EC,日本住友化学株式会社生产;40%氟虫·乙多素(氟啶虫胺腈20%,乙基多杀霉素20%)WG,美国陶氏益农公司生产;35%依维·虫螨腈(伊维菌素1.7%,虫螨腈33.3%)SC,浙江海正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生产。供试作物为甘蓝,3月下旬播种,试验期间田间长势一致。

1.2 试验方法

试验设在常熟市梅李镇新丰村甘蓝大棚内。试验共设6 个处理,分别为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WG14 000 倍液(每667 m2用量0.7 g)、0.5%藜芦碱SL500 倍液(每667 m2用量20 mL)、10.5%三氟甲吡醚EC700 倍液(每667 m2用量14 mL)、40%氟虫·乙多素WG3 700 倍液(每667 m2用量3 g)、35%依维·虫螨腈SC3 000倍液(每667 m2用量3 g)以及清水对照。每个处理3次重复,随机排列,小区面积20 m2。5月20日采用台州农稼乐喷雾器厂生产的农稼乐电动喷雾器喷药,667 m2用水量50 kg,各处理用药1次。喷药前每小区定4株,做好标记,分别于用药后3 d(5月23日)、7 d(5月27日)调查小菜蛾幼虫的虫量,并计算相对防效。

防效(%)=[(对照区虫量-处理区虫量)/对照区虫量]×100。

2 结果与分析

各参试药剂对小菜蛾的防治效果见表1。

由表1 可知,用药后3 d,40%氟虫·乙多素WG 3 700 倍液处理小菜蛾防效最好(97.44%),其次为10.5%三氟甲吡醚EC 700 倍液处理(92.31%),35%依维·虫螨腈3 000 SC 倍液与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WG 14 000 倍液处理小菜蛾防效相似(分别为89.74%和87.18%),生物农药0.5%藜芦碱SL 500 倍液处理小菜蛾的防效不太理想(76.92%);药后7 d,35%依维·虫螨腈SC 3 000 倍液处理小菜蛾防效最好(93.75%),其次为10.5%三氟甲吡醚EC 700 倍液、40%氟虫·乙多素WG 3 700 倍液和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WG 14 000倍液(分别为89.58%、87.50%、85.42%),0.5%藜芦碱SL 500倍液防效较差(70.83%)。

表1 各处理小菜蛾的防效

3 小结

试验结果表明,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10.5%三氟甲吡醚、40%氟虫·乙多素、35%依维·虫螨腈防治小菜蛾效果较好,生物农药0.5%藜芦碱对小菜蛾有一定防治效果,但防效低于其他参试药剂;药后3 d,40%氟虫·乙多素的防治效果最佳,药后7 d,35%依维·虫螨腈对小菜蛾的防效较药后3 d 有所提高,其余参试药剂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其中40%氟虫·乙多素对小菜蛾的防效下降幅度最大(9.94%)。可见,40%氟虫·乙多素的速效性好,35%依维·虫螨腈的药效期较长。

由此可见,10.5%三氟甲吡醚、40%氟虫·乙多素、35%依维·虫螨腈可替代常规药剂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用于防治小菜蛾,建议可在小菜蛾卵孵高峰期用药。虽然0.5%藜芦碱的速效性不如其他参试药剂,但其属于生物类农药,对环境比较友好,可在作物收获前最后1 次使用,以保证蔬菜农药残留不超标,保障农产品的食用安全。

猜你喜欢
氟虫小菜蛾苯甲酸
十字花科蔬菜小菜蛾与半闭弯尾姬蜂种群动态研究
武汉地区春甘蓝小菜蛾发生动态与气象因子关系研究
GC-NCI-MS法测定芹菜中氟虫腈及其代谢物
小菜蛾半闭弯尾姬蜂简化扩繁技术
信息更正
宝鸡地区春甘蓝小菜蛾种群动态研究
“坏蛋”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食醋中的苯甲酸、山梨酸和纽甜
含有苯甲酸的红枣不能吃?
红枣检出“防腐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