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青小油菜田间肥效试验

2019-08-30 02:50李淑芬王锡宏樊继刚
上海蔬菜 2019年4期
关键词:赣榆氮量施肥量

李 燕 李淑芬 王锡宏 樊继刚

(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土壤肥料技术指导站,江苏 连云港222100)

上海青小油菜是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蔬菜主产区主推的蔬菜品种之一,我们于2017年在代表性土壤上开展上海青小油菜不同氮肥用量的肥效试验,以确定适合上海青小油菜生长的氮肥施用量与配比,为高产、经济、环保施肥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供试肥料为尿素(46%)、过磷酸钙(P2O512%)、硫酸钾(K2SO450%),供试作物为上海青小油菜。

1.2 试验方法

试验设在连云港市赣榆区墩尚镇墩四村,试验地地势平坦、肥力均匀,土壤属黄土类型,为轻壤土,土壤有机质含量20.02 g/kg,含全氮1.08 g/kg、有效磷43.78 mg/kg、速效钾104.68 mg/kg,pH 值6.4。无前茬作物。试验设5 个处理:(1)无氮;(2)常规施肥;(3)优化施氮量(配方施肥推荐适宜用氮量);(4)70%的优化施氮量;(5)130%的优化施氮量。本次试验磷肥和钾肥作基肥一次性撒施,各处理氮肥30%作基肥、70%作追肥施用。试验设3 次重复,每小区面积1.2 m×8.4 m。2017 年4 月7 日整地,划小区,施基肥,直播,每667 m2需种子量450 g,各小区均匀撒播后覆土浇水。分别在4叶1心和8叶1心期追肥,每次追肥后叶面喷水,防止烧苗。生长期间注意防治田间杂草、病虫害等。各处理施肥量详见表1。

表1 各处理施肥量

2结果分析

2.1 不同施肥量对上海青小油菜产量的影响

不同施肥量对上海青小油菜产量的影响见表2。

表2 各处理上海青小油菜的产量

由表2可以看出,优化施氮量处理株高最高,为20.51 cm,其次为常规施肥处理、130%优化施氮量处理、70%优化施氮量处理,分别为17.89 cm、17.23 cm、17.10 cm,无氮处理最低,为12.61 cm;优化施氮量处理单株重最重,为11.75 g,其次为常规施肥处理、130%优化施氮量处理,无氮处理最轻,为4.20 g;优化施氮量处理小区产量最高,为50.45 kg,其次为130%优化施氮量处理、常规施肥处理,分别为43.11 kg、43.04 kg,无氮处理最低,为19.67 cm;优化施氮量处理折667 m2产量最高,为3 365.02 kg,其次为130%优化施氮量处理、常规施肥处理,分别为2 875.44 kg、2 870.77 kg,无氮处理最低,为1 312.00 kg。由此可知,优化施氮量处理在小油菜株高、单株重和产量方面都优于其他处理。

2.2 产量结果方差分析

各处理产量分析见表3、表4。

表3 各处理产量结果ssp分析

表4 各处理产量结果方差分析

由表3、表4可知,各处理上海青小油菜产量之间存在差异,优化施氮量处理、130%优化施氮量处理与其他处理之间差异达极显著水平,优化施氮量处理与130%优化施氮量处理间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常规施肥处理与70%优化施氮量处理间差异不明显。

3 小结

试验结果表明,在小油菜株高、单株重和产量方面优化施氮量处理都优于其他处理,且差异明显,产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说明赣榆区小油菜按优化施氮量施肥可明显增加株高、提高单株重、增加产量。

猜你喜欢
赣榆氮量施肥量
蔬菜施肥量控制技术指南
氮肥施用对不同燕麦品种生长发育的影响
光照条件、施肥量和播种时期等对几种野生芹菜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水稻侧深施肥技术试验总结
今年冬天赣榆下雪了
德基机械整体式热再生“绿动赣榆领跑全球”——赣榆交通·德基机械沥青热再生技术交流会成功举办
高、中、低产田水稻适宜施氮量和氮肥利用率的研究
不同追肥时期和施肥量对机插双季晚稻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不同地力水平下超级稻高产高效适宜施氮量及其机理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