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旧石器考古概况

2019-09-06 05:52李大伟
大众考古 2019年3期
关键词:历史博物馆石器史前

文 图/李大伟

越南旧石器考古工作开始较早,始于19世纪末,此时越南为法国殖民地,很多法国考古学家在越南进行大量田野调查和研究工作,发现和命名了一些考古学文化,最为典型的是对整个东南亚地区至今都有影响的“和平文化”。直至今日,越南依然是整个中南半岛发现遗迹点最多、考古研究能力最强的国家。

图①越南考古研究院

图②越南国家历史博物馆

图③越南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人类学系

越南和中国相邻,气候环境和华南地区基本相似,在无国界的史前,两个区域应该存在非常密切的交流,如何看待中国南方和越南北部的文化交流关系,是当前世界考古学研究热点话题之一。1945年越南独立后很多考古工作者在北京大学进修过,他们也熟悉华南地区考古资料,在东南亚史前考古研究中具有一定话语权。但是中国学者对越南史前考古工作关注较少,客观上是因为语言,更多的是因为我们对东南亚史前考古研究长期不关注所致,中国考古学家有必要对越南的考古工作进行密切关注,并积极进行华南和越南地区史前文化的考古学比较研究。

越南旧石器研究简史

越南旧石器考古以1945年为界限分为两个阶段。在1945年之前,越南的考古工作以法国人为主,该阶段的考古工作可以分为两个时期,1889—1920年这段时间是越南考古工作的萌芽期;而1920—1945年间,大量的遗址被发现,并初步建立了史前编年体系。越南考古学界的泰斗级人物何文缙认为,1920—1930年这段时间,是法国考古学家在越南进行考古研究的黄金阶段。1945年之后,越南的考古工作都是本国考古人员所为,发现了很多非常重要的考古遗址,其分布范围遍布越南全境。

越南考古萌芽期(1889—1920):以法国在越南建立考古机构Mission Archéologique d'Indochine 为开始标志。该机构成立于1898年12月15日,1990年改名为法国远东学院,其主要工作是研究越南各个领域的文化,包括考古和艺术品、历史、宗教、语言等,并收集相关实物资料。这一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工作是亨利·曼修(Henri Mansuy)在1906年对Tham Khoach 洞的发掘,1909年出版了该遗址的专著,考古学者在出土石制品等的研究基础上,对遗址年代进行了讨论。

越南史前考古研究的黄金时代(1920—1945):法国考古学家亨利·曼修从1921年开始对越南北部的洞穴遗址进行发掘,发现30多个洞穴遗迹,命名为北山文化。该文化属于新石器时代,是以石器组合中多数石器为边刃斧为特征的石器文化。1926年,法国女考古学家科拉妮(M.Colani)开始在越南北部进行考古调查及发掘工作,发现了比北山文化更早的和平文化遗址。

1945年8月越南独立后,越南政府于同年12月24日建立东亚学院(一个类似于法国远东学院、主要工作为收藏和研究国家文物的机构)。由于之后战火不断,该机构多数工作为培养考古人员,并未涉及田野发掘。从1959年开始,越南开始进入考古调查和发掘的快速发展期。1968年,越南考古研究院(Vietnam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Institute of Archaeology)建立。1969年,开始出版《越南考古》(Journal Archaeology)。此后越南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人类学系、国家历史博物馆也参与考古发掘工作,目前越南有考古发掘资质的也只有这三个单位。

这一时期旧石器时代考古的主要成就包括:确立了越南旧石器时代早期度山文化、旧石器时代晚期山韦文化和谷安文化。度山遗址发现于1960年,出土手斧等石制品,属于典型的阿舍利文化。山韦文化发现于1968年,至今已发现200多个遗址,越南考古学家认为该文化可能是和平文化的源流,在华南地区也有分布,年代在距今3万—1.1万年之间。谷安文化主要发现在Mieng遗址和Da Nguom遗址,石制品多为石片石器,年代在距今4万—2.3万年,研究者认为该时期气候较冷,所以产生了石片文化,但是关于其起源和扩散等问题依然不清楚。

主要的旧石器考古学文化

截至目前,越南的旧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可以分为早期的度山文化、晚期的山韦文化和谷安文化,以及和平文化早期。

度山文化主要分布在越南北部,石制品包括刮削器、砍砸器、手斧、石核等,属于典型的阿舍利文化。根据石制品的技术特征及遗址地层学研究,考古学者认为度山文化属于旧石器早期,推测可能在距今40万—30万年间。

越南国家历史博物馆藏手斧

越南考古研究院馆藏山韦文化石器标本

山韦文化被认为是一种以砾石砍砸器工业和石片工业共存的石器文化,之后发展为和平文化。该文化的砾石工具大而粗犷,以边刃和端刃砍砸器为主,也有大尖状器。

越南国家历史博物馆藏谷安遗址石器标本

谷安文化即翁文化,广西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谢光茂先生建议翻译为谷安文化,笔者也认为翻译成谷安遗址更加确切。谷安遗址位于越南北部北太省Than Sa 河谷北坡的积姆阴岩,面积约150平方米。1980年该遗址被发现,1981年越南国家历史博物馆对其进行首次发掘,次年又由越南考古研究院、越南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人类学系和国家历史博物馆联合发掘,出土标本多数保留在越南国家历史博物馆。谷安遗址内堆积物厚达2米多,自上而下可分为5层,其中第4和第5层的时代为旧石器时代晚期。第4层顶部经14C测年,得到的年代数据为距今2.3万年左右,第5层的测年数据尚未可知。该遗址旧石器时代晚期石制品原料就地取材,主要为石英岩和流纹岩;工具多是以长2—3厘米的砾石石片为素材,沿着薄锐的边修理成刃,所以工具的尺寸均较小。石制品的类型有石片、砍砸器、刮削器和尖状器等,代表性器物为刮削器和尖状器。

越南国家历史博物馆藏和平文化石器标本

目前在东南亚史前考古研究中,研究最为广泛、同时争论也较多的是“和平文化”。1926年,法国女考古学家科拉妮(M.Colani)在越南北部和平省调查发现了20多个史前文化遗址,并发掘了其中9处。1932年1月,科拉妮在河内召开的第一次远东史前史学家大会上,正式提出“和平文化”这个术语。和平文化争论持续多年,在河内召开的“和平文化发现60周年”大会上,学者们经过激烈讨论,基本对和平文化石器工业特征、遗址特征、年代跨度、分布范围有了统一认识。大部分学者认为和平文化石器属于砾石直接加工而成的工具,包括苏门答腊石器、短斧、刮削器等。遗址主要分布区域在东南亚大陆及其边缘地带,澳大利亚、中国南部和尼泊尔等地,年代跨度为更新世晚期至全新世早期。

越南学者普遍认为中国华南旧石器时代晚期和新石器时代早期的遗址应该归入和平文化范畴,如白莲洞遗址、甑皮岩遗址,但是中国学者似乎不是特别认可。直至2015年,云南硝洞遗址明确发现有和平文化石器工具,才确定该遗址为和平文化遗址。硝洞遗址年代可达4.3万年前,是目前亚洲所知最早的和平文化遗存。目前来看,中国境内唯一可以明确为和平文化遗址的只有硝洞遗址。

猜你喜欢
历史博物馆石器史前
参观博物馆
史前人,都画啥?
历史类博物馆陈列展览与陈列设计的思考
如何更好的发挥革命历史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
数字化技术在历史博物馆中的应用
最大的史前海蝎子等
史前大冒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