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类交替传译中高密度专业信息应对策略

2019-09-10 23:22李海军
青年生活 2019年23期
关键词:讲座

李海军

摘要:口译是一项艰苦复杂的工作,是一项具有高度技术性的交流活动,涉及到同一时间的一系列任务的精力分配。不像笔译那样可以斟酌下笔或者事后润色,口译译员必须当机立断,现场表现。译员在现场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有可能遇到各种困难和麻烦,这些因素也势必影响译员的发挥。口译员的表现受到众多内因与外因的影响,如口译员双语水平、相关知识的丰富程度、源语演讲的主题、源语信息密度、专业性程度、演讲者语速口音等。本文将研究视角落在源语中专业信息密度对口译的影响上,旨在通过口译实践转录文本分析高密度专业信息会给口译过程带来哪些困境,以及提出释意理论指导下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交替传译;讲座;专业信息

引言

在口译实践中,口译主题内容具有极其多样化的特点,不少主题内容与科技相关,具有程度不一的专业性。如果源语演讲内容带有很强的某个科技领域专业性,那么该演讲势必对口译员的语言知识、语言外知识和分析工作提出额外的要求。口译源语的专业信息密度较高,无论是表现为语速较快导致单位时间内出现较多的专业信息,还是语速不快但讲话者照念讲话稿导致语言冗余甚少、专业信息密度变大,都会对口译的认知处理能力产生额外需求。释意理論能有效解决口译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并能切实提高译文质量,实现口译活动的交际功能,有效指导口译实践。

1释意论与专业信息

1.1释意论的形成

以赛莱斯科维奇与勒代雷为代表的巴黎释意学派创立了翻译的“释意理论”,该理论认为,口译是一种以意义传递为目的的交际活动,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口译员需对源语演讲的内容进行释意;释意的过程离不开口译员本身已有的认知补充,认知补充包括口译员的双语知识、世界知识、相关主题的背景知识、语境知识等,在释意过程中这些知识为口译的理解和表达提供认知补充。

释意理论将口译步骤描述为一个三角模式,即理解原文一脱离源语语言外壳+用目标语表达理解了的源语内容和情感。其中“脱离源语语言外壳”过程是释意理论的核心概念。在某一瞬间脱离已被理解的语言形式外壳,以形成一种不为外来成分所影响的目标语表述,这种脱离的能力和程度,决定了翻译结果是否成功。

2.2 专业信息

刘和平(2002)将“以口译为媒介传播科学与技术的相关知识与信息的社会交际活动”称为“科技口译”。与文化类翻译不同,科技口译的目的是为了传递相关专业的信息。科技文本所传递的主题信息是关于某个主题的事实,关于客观世界的认识。一般而言,对这种信息的解读不会因文化、民族的不同而不同。科技口译有其内在的规律和要求,具有逻辑性强、概念清楚、用词准确、表达简练且专业性强的特点。

专业性往往体现在不同方面。从语篇特点看,科技类语篇没有过多的描述,一般是开门见山,简短明快,使听众能迅速抓住问题的重点。从语言角度分析,句子的主要信息前置,而且经常使用被动态。另外,每个专业领域都有自己的专业术语和行话。

2 口译过程中高密度专业信息应对策略

2.1 信息重组

信息重组,是语言片段无意识地出现在源语发表过程中广泛使用的一种策略。因此,这些片段需要被组合或合并成一个单元来表达信息,使口译简洁明了。

2.2 逻辑澄清

在理想条件下,在听众、口译员和演讲者自己的逻辑背景之下,原始语篇应是明确的、可理解的。然而,在许多情况下,当人们谈论某件事或试图表达他们对某个以前没有考虑或准备过的话题的看法时,他们的即兴交流有时会令人困惑,逻辑上会各不相同。因此,口译员应尽最大努力用较强的分析能力来阐明说话人的逻辑,以达到交流的目的。此外,英语作为一种下位语,采用从属结构,有明显的内聚关系。例如,英语中有许多连词来表示逻辑上的联系,因为英语使用者在表达自己时有一种线性的方式。而在以并列为中心的汉语中,内聚是隐蔽的。人们更喜欢用含蓄和含蓄的方式交谈,这使得他们的逻辑关系只能通过交际中的默契来识别。

2.3 信息简化

当口译员有时由于大量的信息输入、说话人的快节奏、口音和其他原因而无法掌握一些信息时,信息简化是非常有效的。有时,面对复杂的引语、繁文缛节的单词或短语,口译员陷入了一个两难的境地,他们无法在允许的时间内找到一个既符合其输出形式又符合其输出含义的翻译版本。在这种情况下,一些不太重要的信息被省略,以便在口译员能够掌握的范围内,清楚地传达关键信息,优化口译输出。

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密度专业信息的讲座口译中,应当以释意理论为指导,明确口译要达到的目的,释意理论作为一种创新的理论,在实践应用和理论发展上值得重视和更新,希望在更科学、更定量的基础上对其进行进一步的探索,使之建立在跨学科的观点之上。

参考文献

[1]蔡小红,2001,交替传译过程及能力发展[J]。《现代外语》(3):276-284。

[2]许钧,1998,袁筱一当代法国翻译理论[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3]张吉良,2011,巴黎释意学派口译过程三角模型研究[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74-76

猜你喜欢
讲座
父母讲座 送课到校
黔南州 都匀市老年大学举办“宪法宣传周”法治宣传讲座
拒绝校园欺凌
“校长讲座”
初高中数学衔接讲座:二次函数
开远市总工会:举办“妇女健康知识”讲座
打个盹,记事牢
打个盹,记事牢
书法基础讲座(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