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王焕青《广场》

2019-09-10 12:55姚玉倩
青年生活 2019年23期
关键词:观者抗争雕塑

姚玉倩

今年7月份有幸参加第二届平遥国际雕塑节做一名普通的志愿者,能与艺术家的作品长时间的接触,近距离观察与揣摩可以说是一名学雕塑的学生梦寐以求想的事情,所以今年参加了平遥的国际雕塑节做一名为讲解员,来带领观者走进雕塑家的创作理念。

雕塑艺术一直深受当代艺术家的青睐,雕塑艺术能更加直观的表达作者的思想与信仰,尤其是当代艺术的发展与繁盛。让更多的艺术家大胆的想法能表达出来,发泄出来,当然也能给观者某种暗示与启迪。

这届的雕塑作品可以说是琳琅满目,在现场能深刻的去与作者在空间中交换交流,是一种享受,今天我想讲的是王焕青老师在这次展览中的作品《广场》。

王焕青老师,1958年生于内蒙古莫力达瓦旗,现北京服装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教授,擅长油画。

1982年,王焕青老师大学毕业后分配至衡水地区群艺馆工作,开始接触和考察具有原始乡土气息的民间美术。受中国传统年画中那种丰满构图、粗犷线刻、设色鲜亮和装饰夸张的表现样式的感染,让王焕青老师感受到了民间美术潜存着某种与西方现代主义不谋而合的美学特质,由此潜心研究其缘起、内在精神、造型特征,而又试图立于现代意识,对其作清晰的分析,把目标定在创立现代艺术之上。王煥青以民间美术与西方现代主义有机融合的创作实践,打破了“文革美术”遗留下来的千篇一律的程式化样式,让王焕青和友人创建的艺术社团“米羊画室”引起了全国性关注,确立了他在“85新潮美术运动”中重要艺术家的地位和声誉。

(85美术新潮,是指1980年代中期中国大陆出现的一种以现代主义为特征的美术运动。当时的年轻艺术家不满于当时美术界的左倾路线,不满于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美术窠臼和传统文化里的一些价值观,试图从西方现代艺术中寻找新的血液,从而引发的全国范围内的艺术新潮。)

王焕青老师对于时代的变迁有着他独特的预见性,他凝视、关注、思考,他对事物有着深刻的理解,他身处这个他和我们都无法逃离的“焦虑的时代”他的创作理念继承了存在主义的信条,自由、孤独、焦虑、存在的价值,自始至终成为他各个时期作品的核心脉络。其作品《广场》就是他对于一种焦虑情绪的一种体现,他并未逃离现实的残酷,而是坦然的去面对重重的焦虑症结,从而让他的作品迸发出当代艺术创作中的形而上意,具有很强的当代性。

这个作品,是灯光,声音,与生活组成的一个艺术展品,体现了营造了一种很焦虑的气氛,在中间由两个桌子组建成的“广场”中许多人偶他们被围栏围在一起,被链条束缚着,他们抖动身体,呐喊反抗,伴随一阵阵的呐喊,一阵阵的类似枪声的扫射,他们变得沉静,周边四把椅子上的刀开始上下移动,随之安静……

我在旁边观看这个作品一遍又一遍,我试想着我是广场中的一份子是多么的无助,他们想反抗,他们中部分人反抗了运动了,最后却又沉静了,他们是怎样一种无助,无奈,不甘心。对于生活中的我们比较消极的情绪,我们也要去努力的去抗争去征服,面对不正确的势力也要努力的去做抗争,这样才是一个人生该有的状态。

当然,在观看作品时,我也感受到了浓浓的压抑感,可能周边四个七八十年代的理发店的椅子,让我想到,在那个时候中国在工业上,经济上,甚至农业上,科技上都在努力的研究创造,每一个中国人都在与封建习性,与停滞不前的经济做抗争,每个人都用尽自己浑身的力气去为祖国去抗争,困难压力是一时的,总归是战胜了,而现在越来越好。

《广场》这个作品有着他的独特的艺术气息,看似粗糙却含有深刻的意义,却能看出在王焕青老师身上有着激情,理性,和永无止境的探索实践精神。

在我看来一个作品他可能存在着多种的意思,可能很简单,很直观,也可能只有和作者有着亲身经历的人才能够体会到。对于这件作品,当然一个作品,能更多的引发观者的思考与共鸣,产生不一样的效果。

因人而不同,而发现艺术的眼也不同,理解也不同。

在艺术的观览中若能马上引领你的思想朝作者奔去,是好的:若能引发你自己对生活的新理解亦是好的。

对于艺术,我们批判、推翻、重复、塑造。玩起来亦是好的。

猜你喜欢
观者抗争雕塑
巨型雕塑
名师新题:抗争
SilentEpidemic
Enabling the Movement
我的破烂雕塑
端午节观龙舟赛
写实雕塑
LOVEIN AN OLDCLIMATE
光影行者
心中的景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