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尼尔的独幕剧创作

2019-09-10 12:55梁琼
青年生活 2019年23期
关键词:剧作海员奥尼尔

梁琼

尤金·奥尼尔早期独幕剧时期(1913-1919)主要是以自然主义的创作风格为主,大多还是其剧本习作,奧尼尔在此时期的没有使用过分的夸饰和其他表现主义创作手法,尽量自然地“把对生活的感受写下来,然后,让这些事实用他们自己喜欢的语言跟我的观众讲话”(《语言风格的形成:尤金·奥尼尔戏剧研究》)。这些事实表现在奥尼尔早期创作中便是他对于青年时期作为海员与淘金经历,而他所描绘的水手形象开创了美国剧团的第一枪。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奥尼尔着实撼动了美国剧坛,但是不可否认,他的早期创作还是较为稚嫩的,剧作类型较为单一, 剧情模式稍显稚嫩,不可避免的带有模式化/简单化的弊端,思想深度也较为浅显。

《东航卡迪夫》中扬克铲锈时不慎踩空处于濒死的边缘;《在交战区》中史密蒂由于宿酗酒选择海上生活来逃离这一处境;《归途迢迢》讲水手奥尔森打算脱离海上回归陆地生活却阴差阳错再次与陆地绝缘;《加勒比群岛之月》中具有东方哲思意味的老汤姆。这些人物抑或是想离开大海,回归陆地生活;抑或是想继续留在海上,最终都被大海挟持着,背叛大海的水手命运便是死亡,看透大海“诅咒”的水手也只能默默接受大海命运的安排。无论如何,水手的命运与大海紧紧捆绑在一起。

《东航卡迪夫》中扬克在弥留之际对好朋友德里斯科尔道出心中愿景,“一辈子呆在陆地上,有一个农场,有自己的房子,养些奶牛/猪和小鸡,农场在内地,闻不到海水的味道,自己有个家该多好!”。他们幻想着离开大海过正常人的生活,有农场/有房子,再也闻不到大海的气息/再也不会看见一艘船/有妻子/孩子,过着普通人的生活,这在他们心中是最圆满的结局,可是天不如人愿,连这小小的心愿都无法实现。只要有了这想法,大海便开始阻拦,水手们必须自己承担背叛大海的后果。于是,扬克在弥留之际看见了黑衣女人,奥尔森被贩卖到另一艘货船继续海上漂流,扳机手老汤姆淡然的接受命运的安排,并在此程度上与大海达成一定意义的和解,他无法离开大海,水手们的命运掌握在大海手中。

在此时期,奥尼尔创作的一系列以海员和大海作为对象的独幕剧大多是以性格剧为主,尽管这只是奥尼尔作品极小的一部分并且只是以入门级习作为主,其主题思想也非常浅显易懂,但是其中也不乏优秀的人物速写剧作,这对研究奥尼尔的人物塑造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在情节发展一定的情况下,往往短剧的对人物的塑造相比较多幕剧而言更能凸显角色性格,也更加考验剧作家的功力。奥尼尔在早期剧作中,尤其以“格伦凯恩号”系列剧为主,对角色没有进行过多的心理剖析而是将重点放在描绘角色生存的空间与环境背景。《加勒比群岛之月》将水手置身于月挂于天美妙的幻象中;《归路迢迢》《东航卡迪夫》设置在灰蒙蒙的夜晚,船楼/床位/《在交战区》,这些场景设置与海员心绪都非常协调一致,由此再以真实对白的加持,此三者相辅相成,共同塑造了优秀的短剧。

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奥尼尔通过塑造栩栩如生的水手形象,使得观众相信这一切都是自然而然发生的,发生此种核反应的原因便是奥尼尔以在生活中真实发生的人和事作为蓝本,加以塑造。一方面,水手们拥有健壮/强健的体魄,面对生计的侵蚀和海上生活的不确定性,在生理上,他们也许是胜者。另一方面,他们是脆弱的,无望的,恐惧着大海,在这种看不到头的彼岸中,无法预测下一秒会发生什么。早期独幕剧同样也借海员之口表达了奥尼尔对大海的真实感受。

行程艰辛、飘忽不定的海上生涯给了奥尼尔创作的灵感与激情,而剧作中的大部分水手都是奥尼尔海上经历所认识的朋友,他们“穿着打了补钉/肮脏的粗布工作服,法兰绒衬衫,都没穿鞋,只穿着袜子。空气中充满着难闻的烟味。”/“多数人穿着打了补钉的衣服,不少人光着脚,所有的人几乎都抽着烟斗“。奥尼尔对水手的外貌描写几乎是一致的,处于最底层生活状态的水手真实的生活状态。这种生活状态直接反映了青年时期奥尼尔在海上漂泊和淘金时的历程。奥尼尔对水手生活的成功描写在当时美国戏剧史上是第一次,剧作家有独特的/丰富的想象力构思情节,但相比较于情节而言,早期独幕剧的精髓是以奥尼尔所塑造的悲剧性的水手形象为重要考察对象来展开的,下面具体分析“格伦凯恩号”系列剧所涉及的主要水手形象。

早期独幕剧所涉及的水手形象仍然不可避免的带有模式化的倾向,处于社会最底层的人,渴望在海上有所作为,理想主义在心中生根发芽,但是大海本身所具有的某种“神秘的力量”使得他们像被永远困在海上,乏味/枯燥 危险与挑战时时刻刻威胁着水手的生命,回归故土便成了他们活下去的希望,结局总是以失败而告终。

《东航卡迪夫》在奥尼尔看来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剧作,因为在这部剧本中蕴含着以后剧作中的精神和人生观的萌芽,主人公扬克勇猛/充满力量,他背弃大海幻想回到陆地生活,但一切田园梦想都将被打破,只能静候死神来临。奥尼尔与水手们生活在一起,对他们也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他爱水手们的直接/鲁莽/单纯,由此也对他们所承受的苦难给予了深切的同情,也赞扬了水手间深厚的友谊,扬克与德里斯科尔一同出生入死。但是,在扬克弥留之际才向德里斯科尔吐露心声,想要回到陆地生活,怕德里斯克尔会嘲笑他。这也说明,对于扬克而言,在海上生活所面对的一切艰难是勇敢者的表现,回到陆地也只是为自己找一个遮蔽所而已。

《归途迢迢》中奥尔森同样下定决心回到农场与母亲和兄弟团聚,只是天不遂人愿,在一间低廉酒馆中被骗落得了人财两空,最后自己也被人贩子卖到了臭名昭著的船上,最后梦想也随之破碎。奥尼尔极尽对比来凸显陆地所持有的恶端,在剧作家看来,海上的水手与陆地上的人是善与恶的对立,陆地是邪恶的存在,只有在海上生活才能保持思想的纯粹,但是如若背叛大海,这股神秘力量便使之走向灭亡。

如果《在交战区》是以情节取胜,那么《加勒比群岛之月》便不仅仅是情节剧或性格剧那么简单,它以整个剧作所营造的浓厚的氛围烘托更宽阔的画面,而戏剧性也随之减少了。斯密蒂再次出现,扳机手老汤姆,一轮明月,黑人浩渺的歌声。人物与场景设置相互融合,孤独的气氛烘托了水手们内心,这是奥尼尔第一次与传统的决裂,作家的剧作手法也慢慢向中期实验主义戏剧过渡着。

早期剧作是关于男性世界的狂欢,虽说在与大海的争斗中以失败告结,但奥尼尔赞颂海员们的勇敢无畏,以及他们之间深厚的情谊。纵观所有早期剧作,其中所反映的奥尼尔在看待女性的立场/对角色非黑即白的描述都还不够成熟。

猜你喜欢
剧作海员奥尼尔
谁是诚实的人
盼 望
海事知识小学堂
刘桂成剧作的艺术特征初探
奥尼尔幽默解尴尬
奥尼尔幽默解尴尬
奥尼尔幽默解尴尬
关于哈罗德·品特剧作中沉默手法的研究与分析
吴城垡惊悚漫画世界的构建
打不开的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