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再提升策略刍议

2019-09-10 07:22张树臣
江苏科技报·E教中国 2019年2期
关键词:区域校园素养

张树臣

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有力支撑,教师信息素养再提升是加快教育信息化的关键。在推进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贯彻教育部《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规范(试行)》《北京市教育信息化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的实践中,作为区域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指导者与服务者,区域教育行政及信息中心应当紧抓机遇,把握核心,优化策略,区校联动,促进区域教师信息素养的再提升,为推进信息技术和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创新,开辟区域教育信息化新境界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一、教师信息素养再提升是加快教育信息化的关键

从信息的数量与类别看,如今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多元,信息数量可谓海量,这为实现学科内部的知识拓展、学科之间的跨界融合,为学生建构基于问题解决的综合知识与能力体系,提供了资源基础。从信息的传递与呈现看,在各类教育技术与设备的支持下,信息的交互传递与呈现方式变得更加迅捷、直观、生动,信息技术作为资源获取、沟通交流、深化认知、优化管理的重要手段,正在影响、改变教师对课程的设计、实施、评价和管理。从信息的加工与处理看,师生每天置身于大量信息中,实时锻炼着对信息的摄取、辨析、整合、运用能力,这其中又无时不在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自主、合作学习的能力,为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的学习与发展奠定基础。从信息的存储与使用看,一些数字化校园已经在探索大数据背景下的教育教学管理变革,通过对师生在教与学过程中留存的大量真实信息的存储、统计、分析,谋求教育教学管理、评价、决策的规范化与科学化,致力于现代教育的快速发展。

可见,教师信息素养是教师根据信息社会环境及其教学发展要求所应具备的信息品质、信息知识与信息能力。教师具备了一定的信息技术能力,不等于就具备了信息素养,教师的信息素养还应包括针对信息的认知水平、价值认同以及主动运用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新成果实现教学变革的意识与能力等。

近年来,国家、省、市针对一线教师开展了一系列教育技术能力提升培训,对提高教师技能、推动教学改革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在教师现实工作中还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而这些问题都指向了一个话题:教师作为教学信息化的主要实施者,如何才能自觉增强信息素养,充分认识信息化的发展形势,心怀教育信息化的价值认同感,自觉而熟练地掌握并合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实现教学改革创新,担当起教学信息化的责任?

所以,基于教育信息化的融合创新发展需求,基于“互联网+”背景下的深化教育改革,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培育,区域教育行政部门需要抓住机遇,优化策略,引导广大教师深度理解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融合创新的现实意义,自觉提升教学信息化的素养与能力,为深化区域教育改革增添动力。

二、三项策略助推教师信息素养再提升

引领教师对信息化改变教育过程模式、改变组织序列、改变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路形成价值认同,让教学信息化成為师生教与学的自觉行为,促进教师信息素养再提升,需要区域行政、业务部门与学校联合发力。

1.强化政策驱动,引领价值取向

区域教育行政部门应把应用驱动作为区域落实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推进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策略。重点推进“课堂用、经常用、普遍用”这“三个用”,实现从少数人应用到广大师生普遍应用,从课外应用到课堂教学主战场应用,从展示性应用到日常性应用,逐步形成普惠效应。

一要完善学校督导评价制度。完善学校综合评价指标,要求各校将教育信息化列入学校发展规划,列入教师日常考核评价,并在一年一度的学校素质教育评价中加大考核力度。二要建立信息化建设联席会议制度。由区域行政牵头,加强行政科室与教研、培训、信息等业务部门的协调,定期研究教育信息化工作,形成教师信息素养培育的联动机制。三要完善信息化建设助力平台。在课题立项、优质课评选、基本功考核等方面加大对教师信息素养的考查力度,定期开展教育信息化总结表彰,引导教师树立教育信息化的价值取向,主动提升信息素养。

2.实施“智慧校园”项目,让教师融入信息化

《北京市教育信息化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提出,建立百个“智慧校园”融合应用示范基地,开展信息化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因而,在数字校园建设基础上,选取典型学校,把握教学信息化这一核心,帮扶引领,点面结合,适度推广,以项目实施带动教师信息素养的再提升。

(1)做好顶层设计,让教师明确学校信息化愿景。区域信息中心需要指导学校对“智慧校园”工程开展顶层设计,使硬件建设与软件配备紧贴学校发展实际,做到目标明确、任务清晰、步骤科学、措施具体,让每一位教师明确信息化的职责与任务。

(2)提供“打包培训”,促教师实用能力全面升级。针对不少学校信息技术能力培训系统性差、关联性弱、教师疲于学习且疏于使用的尴尬,区域业务部门应帮助学校着眼“智慧校园”建设与教学改革,实施“打包培训”,分层合理施训,助推教师形成观念认同,产生学习与使用自觉,稳步提升信息素养。同时,还可将“打包培训”形成的系列培训课程、培训资源及培训成果转化为区域共享资源。

(3)坚持科研攻关,以问题导向提高教师素养。针对项目实验校推进教学信息化产生的问题,指导学校建立科研课题,给予课题专业指导,帮助教师了解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新理念、新动态,破解难题,提炼经验,在实践中提高教师的现代信息素养。

(4)营造智能环境,让教师融入信息化生活。指导学校整合已有的和未来可能建设的应用系统,通过梳理业务流程,突破信息孤岛,实现学校各项管理与教师协同办公的高效便捷,使教师时时置身信息化、智能化空间,在耳濡目染、相互交流中增强信息素养的价值认同。

3.构建服务网络,提供精准服务

全面提高教师信息素养,实现区域教学信息化,推进区域教育信息化,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建设一支区校联手、业务过硬的服务队伍,编织一张全覆盖、能融通、高质量的服务网络。

(1)打造队伍,构筑服务网络“节点”。区域信息中心教师不仅是技术骨干,还是信息化的宣传者、服务者,需要加强信息化前沿动态的学习与思考,领会教育改革政策,积蓄专业引领能力,掌握一线教师需求,深入基层指导服务。区域研修员及学科骨干教师不仅是学科教学的研究者、引领者,还是学科教学信息化的指导者,需要在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过程中,加强教学信息化的应用指导,促进广大教师信息素养的快速提升。要建立相对稳定的“智慧校园”项目专家指导团队,为区域教学信息化正确导航。

(2)创新机制,疏通服务网络通道。实施分片包校制度,业务部门教师与基层骨干教师联手,把专业指导、技术服务送进教师课堂,强化互动交流。适时开发、引进基于学科特点且方便实用的软件,方便教师快速驾驭使用,提高课堂教学与管理效率。

(3)搭建平台,展示教师实用成果。发挥市区级数字化校园、“智慧校园”项目校的龙头作用,定期举办信息化主题观摩研讨,展示教师信息素养,宣传经验做法,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在广大教师中形成崇尚信息素养、深化教学变革的浓厚氛围。

猜你喜欢
区域校园素养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分割区域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擦桌子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区域发展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