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倡议下广西高校机械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2019-09-10 07:22赵成龙
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学报 2019年2期
关键词:需求机遇一带一路

赵成龙

摘  要:机械工业作为广西的支柱产业,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作为建设“一带一路”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将广西打造成为一个国际化的交流平台,实现地方企业“走出去”,国外企业“引进来”,从而加强对各类机械行业人才的需求。结合当前市场与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对高校机械行业人才培养策略作出分析,同时提出广西教育存在的问题,通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优化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学生技能训练,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复合型人才,为“一带一路”倡议作出贡献。

关键词:一带一路;机遇;需求;问题;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769(2019)02-033-05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从2013年提出到现在已有5年。5年来,我国始终坚持“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已与86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签署了101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协议[1]。当今是一个的开放的世界,只有开放,才能发现机遇、抓住机遇、创造机遇,“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促进了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友好往来,为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一带一路”倡议实现了各国金融、科技、教育、文化、医疗等资源的共享,最新数据显示,“我国企业在20多个国家建设有经贸合作区,为有关国家创造近11亿美元税收和近18万个就业岗位”。广西作为建设“一带一路”倡議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近年来迎来了重大的发展机遇,各产业链在广西得到高效的整合,加强了与东南亚各国的贸易往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发展相对落后,对基础设施需求量大,从而带动了我国机械行业的多元化发展,我们要让中国的机械设备走出国门、服务世界。机械行业一直是广西的支柱产业,2016年全区机械工业企业约为800家,机械工业完成总产值2704亿元。“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落地实施将为“一带一路”做好坚实的产业基础支撑,包括中马(钦州)产业园、中泰(崇左)产业园、中印尼(防城港)产业园等在内的大批跨国产业园区在广西建立,加快广西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增大了对高素质、高水平机械方面人才的需求。从而,“一带一路”背景下广西高校机械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一、“一带一路”倡议给广西机械行业发展带来的机遇

“一带一路”倡议促进了各国人民之间的友好交往,广西文化底蕴深厚,有众多居住于“一带一路”倡议所涉及国家的华侨,具统计,拥有广西籍的海外华侨达700多万人。与此同时,广西人民跟周边如越南、泰国等国家人民有着类似的生活习俗,甚至存在亲戚关系,在语言上也可以进行简单的交流,为后期长期合作带来了众多的便利,也为广西机械行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人文基础,除此之外,“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还带来了更多丰富的资源。

1.建设跨国产业园区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进一步深化,中马(钦州)产业园、中印尼境外经贸合作区、钦州保税港区等产业园区随之在广西地区建立,推进中马“两国双园”合作模式,加快了广西经济的发展。这些产业园区主要以装配制造业、电子信息业、新能源新材料、现代服务业等为主导产业,从而增大了对机械人才的需求。

2.搭建良好合作平台

为加强中国与东盟各国友好关系的发展,促进经济联系,2010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建立,并在广西南宁举行建成庆祝仪式。未来它将会创造一个拥有18亿消费者,近2万亿美元国内生产总值,1.2万亿美元贸易总量的经济区,加强了中国与东盟企业间的对话。同时还建立了中国-东盟职业教育研究中心,在高校建立了9个国家级中国—东盟职业教育人才培训基地,保障人才输出,服务“一带一路”建设。除此之外,广西为全面贯彻落实好《广西参与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规划(2014—2022)》,将充分利用海陆空的优越地理位置,实行多边贸易的全面发展,共同推动广西经济的增长[2]。

3.促进地方企业“走出去”

柳州是广西重要的工业城市,广西柳工集团有限公司作为世界工程机械50强之一,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下,近年来已实现了“走出去”的成功改革。目前,柳工拥有约380家经销商遍布全球130多个国家和地区,8个零配件中心、10家海外子公司为全球客户提供有效支持,国际化程度非常高,堪称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出海样本。同时,广西建工集团也是广西先进制造业成功“走出去”的典范,借助“一带一路”倡议的有利契机,企业近几年承接了近百亿元的海外合作项目。除这些大型国企之外,“一带一路”倡议对广西民营企业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有数据显示,广西民营企业已经遍及46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项目数占比达83.6%。

为保证广西跨国产业园区规模的不断扩大、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实现广西越来越多的企业可以“走出去”,则需要地方高校做出带头作用,完善课程改革,加强技能训练,抓住“一带一路”倡议带来的机遇,培养高素质的机械人才,服务“一带一路”建设,促进国家与地方经济发展。

二、“一带一路”倡议的机械人才需求分析

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实现了各国资源共享,国外企业引进来,中国企业走出去,促进全球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同时,也需要强有力的人才作为支撑。推进职业教育发展速度,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特别是现代制造业专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成为各高校的首要任务。

1.机械加工人才需求

加工工业是机械工业的基础,技术工人在企业生产中占据主要部分,机械制造专业在中高职跟本科院校中普遍设立,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一线的设备操作,由于传统的机械加工车间环境相对恶劣,机器产生的噪音较大,导致很难招收到高学历高技能的专业技术人员,多数以社会工人、中专学生为主。随着智能制造时代的到来,传统的机械加工逐渐被淘汰,如普通车床、铣床、磨床等设备只有小型的生产车间还在使用。随着我国机械加工企业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及外来企业的大批引进,用工的需求量也随之增大,但是需要学生会使用先进的制作设备,如数控车床、数控铣床、加工中心、车铣复合等设备,对学校的技能训练课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机械装调人才需求

随着机械设备数字化程度的提高,机器造价随之增大,低则几十万,高则几百至上千万,给企业带来了高昂的成本压力。另外,先进的制造设备不同于普通机床,电气、液压、气动等结构部分相对复杂,设备一旦出现故障不仅降低生产效率,还需花费高价在社会上甚至国外请专业的维修团队。从而企业增大了对机械装调与维修人员的需求,来对车间内的设备能够进行定时的保养与维护。虽然“一带一路”倡议带来了丰富的企业资源与就业岗位,但机械装调对学生知识储备量要求高,学习困难程度大,很少有学校开设专门的教学课程,更进一步加强了高校对机械装调与维修人才的培养。

3.机械设计人才需求

机械设计可以说是一个企业的核心部分,设计成品的好坏决定着企业经济效益的高低,机械设计人员主要从事机械跟电气图纸的设计、核心技术的管理,有的还需进行数控加工程序的编写、加工工艺的安排以及数据图样的采取与分析等。因此企业对机械设计人才的要求较高,如需要具有较高的学历跟丰富的企业管理经验等,但岗位需求量大,还需高校不断对机械设计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的挖掘与思考,致力于专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与打造。

4.机械销售人才需求

“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促进了中国与世界各国的贸易往来,越来越多的国有企业走出国门、服务世界,“中国制造”遍布全球。要想扩大企业机械设备的出口量,需要引进大量机械销售人员,他们负责产品销售的同时,还要给顾客提供优质的售后服务,从而提高企业信誉、树立企业形象,提升顾客满意度,最终扩大产品市场占有率。因此高校不仅要培养学生的技术技能,更要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一带一路”倡议中机械人才培养模式现状分析

1.双语教学难开展,师资力量太薄弱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一流人才的培养离不开一流的师资。“一带一路”倡议推进了国际化进程,如钦州学院原有泰国、越南、柬埔寨、老挝以及蒙古等5个国家的留学生,2017年11月又招收英语授课来华留学生来自乌兹别克斯坦、尼日利亚、赞比亚、喀麦隆等35个国家的近500人,但外籍教师目前仅有6人,主要担任英语及其他小语种教学科研工作,教师与学生的比例失调。工程实训中心的实训教学普遍面向全校开展,但中心教师与其他二级学院教师相比较,多数来自企业,不论学历还是职称都相对较低。教师空有一身技能,面对留学生却因语言障碍教学困难。其他学院教师虽有留学经历,但对于机械类的专业英语,也是模棱两可,也为后期的教学带来很大的难度,同时也为我国机械人才的培养埋下了隐患。除教师英语水平较低外,国内学生普遍对学习英语存在抵触心理,尤其是理工科学生,英语更是自己的薄弱环节,但要想顺应“一带一路”建设需求,培养高技能且具有国际视野的机械人才,英语学习是必不可少,高校应从高层次机械人才引进入手,合理分布师资来源,然后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引用或编写中、英文教材,最终实现双语教学。

2.过于重视技能传授,忽略复合型人才培养

现有的机械类专业如机械工程、机械制造、机械设计及自动化、机电一体化等,但凡涉及“机械”二字,教师普遍将学生的培养目标定位为技能型人才,学生及家长则认为其就业率高,是将来工作赚钱、养家糊口的工具。那么,在人才培养阶段,学校几乎把全部精力放在了学生技术能力培养上,然而学生毕业时面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提供的就业岗位,却很少有学生能够胜任。技能型人才紧缺问题确实存在,但是这不是单纯的数量问题,因此不是只靠增加专业布点、增加技能训练课程就能够解决的。目前我们缺的不单是技能型人才,而是知识面广、视野开阔的复合型技能人才,现在学生的知识结构过于单一,不能满足“一带一路”建设对即懂机械又懂语言、文化、国际关系等专业基础的复合型人才需求。

同时许多学校忽视了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育,学生进入企业后,做不到真正的爱岗敬业,不注重团队合作,无法与同事和睦相处,自身价值难以实现,在企业无存在感、归属感,从而对工作失去信心。现代企业,尤其是外企,更看重学生的职业素养,技术技能可以通过后期的不断学习进行积累,但一个人的行为习惯、道德品行一旦形成就很难改变,因此学校教育重视技能的同时,更应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提高面向国际化的服务质量,推进机械人才培养的国际化进程[3]。

四、“一带一路”倡议下机械人才的培养策略

“一带一路”倡议给广西机械行业带来了广阔的发展前景,各方面机械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大。在广西高校中虽开设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工程、机电一体化等机械类相关专业,但区域经济对人才的需求与教育对人才培养之间尚有差距,根据地方经济与企业发展需求,做出人才培养方案调整,成为解决当前问题的关键所在。

1.开展人才调研,调整专业结构

学校应成立专门的调研小组,对地方企业进行实地考察,如有条件可以去广西周边如越南、泰国等国家去做调研,了解用人单位对机械类人才的需求量,特别是对学生专业技术的要求,希望学生毕业后能够胜任的工作岗位。另外,学校可邀请校外企业领导及技术人员来校进行指导工作,对学校开展课程及实训基地建设提出意见与建议。最终,学校根据机械行业发展现状、趋势及人才需求状况,做出专业结构调整,制订人才培养方案,从而提高办学质量,开阔办学道路,夯实办学基础。

2.加强校企联合办学,完善实训基地建设

“一带一路”倡议吸引了大量国外投资商来广西建立产业园区,因此广西高校应抓住機遇,推进产教研深度融合,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按照国际化标准来培养学生技术能力。学校传统的实训基地已经不能满足新时代企业对职工的要求,为此,学校可以联合企业协同办学。一方面,可以将学校实训中心教师分批次送到企业,按照教师所教授专业课程的不同安排到各自的工作岗位,系统的学习企业管理理念,积极参与到实际生产中去,了解企业人才需求,掌握先进技术;另一方面,学校可以联合企业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如由柳州城市职业学院、上汽通用五菱印尼汽车有限公司、印尼西卡朗西部国立第一职业学校合作共建的印尼中上汽通用五菱汽车教育培训基地揭牌成立,可以开展人才培养,服务地方建设。

为节约教育成本,实现资源共享,各地方高校还可以联合地方企业,共同建立教育园区。如天津的海河教育园区,由包括天大、南开的国家重点高校、8所高职院校、2所中职院校共同创办,其中园区内的中天实训中心可以面向企业、高校及社会提供公共的实训技能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广西土地资源丰富、交通便利,完全可以借鉴海河教育园的成功案例,成立地方教育园区,实现“训为企用、校企共享”,共同完成高技能型人才培养。

3.以赛促学、赛教结合,打造国际合作平台

当今高校的实训课程普遍面向全校学生展开,学生班级大、人数多、学时量有限等因素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照顾多数同学,课上的时间主要以了解认知为主,对学有余力的学生来说没有得到更大的提升,因此可以通过竞赛形式,促进学生学习主动性。通过鼓励学生参与学科竞赛,一方面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学生可以充分利用实训设备,发挥想象空间,增强学生自信心与荣誉感;另一方面,技能竞赛有助于提升教师的技能水平、教学水平,有利于双师型队伍的建设。

近年来,广西各高校积极鼓励指导学生参加“广西区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广西区大学生机械创新大赛”等机械类相关赛事,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每年都有学生及作品进入国赛,对学生和教师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帮助。“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增强了国际学生的交流,打造国际技能竞赛平台成为一项重要内容。如2017年8月20日在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成功举办首届“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机电技能大赛,金砖五国国际观摩团到现场观摩比赛,另外广西每年都会选派优秀学生参加世界技能大赛全国选拔赛。但相对而言,这样的国际竞赛在广西屈指可数,应加大对国际竞赛的引入,通过竞赛平台促进学生发展,加强国际合作[4]。

4.建设“互联网+虚拟现实”实训教学平台

2015年12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幕式上指出:“中国将大力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国家大数据战略、‘互联网+’行动计划,拓展网络空间,促进互联网和经济社会融合发展。”互联网共享平台的建设可以使学生有效的利用手中的电子网络设备,充分利用学习时间,实现“线上”和“线下”学习同步进行,随时随地都能学习。同时互联网教学也弥补了实训设备的不足,使学生都能够通过网络教学视频观看教师上课操作演示过程。

“一带一路”倡议促进了国际交往,但国外留学生来到国内读书初期,会普遍受到语言不通的困扰,因此可以通过互联网,实行虚拟仿真教学。目前的与机械相关的加工绘图软件一般都是英文版,如UG、CAD、SolidWorks、ProE、CT Slimulator等虚拟仿真软件,在现有的实训基地基础上,建设虚拟仿真实训室,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另一方面,留学生或者国内学生在学习初期,对实训设备不是特别了解,很可能因为操作不当,造成不必要的人身伤害,通过虚拟仿真学习后,在进行现场实操,可以有效的减少安全事故的产生。因此,结合“一带一路”倡议,打造“互联网+虚拟现实”实训教学平台,可以促进对机械人才的培养。

五、结语

经济的发展与人口的受教育程度始终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一带一路”倡议为广西机械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同时广西教育存在的问题也暴露了出来。广西应结合机械人才市场需求,实现校企联合办学,打造国际化竞赛交流平台,同时不断优化师资队伍建设,增强对高校工程实训中心重视,力争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复合型人才,服务“一带一路”建设,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国斌,孙雅俊.高等院校人才培养助推“一带一路”战略的对策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6(17):20-23.

[2]曹冬英.“一带一路”战略中广西的SWOT分析及发展途径研究[J].学术论坛,2015(3):72-76.

[3]張英梅.基于“互联网+”环境下中职学校《机械基础》项目教学法教学模式的构建[J].科技展望,2016(9):235.

[4]刘存香,林明松,陈正振.“一带一路”下广西特色职教实训基地构建探索[J].广西教育,2018(7):174,180.

[5]邱同保.广西职业教育在服务“一带一路”战略中的机遇和作为[J].广西教育,2015(39):7-8.

猜你喜欢
需求机遇一带一路
再见,机遇号
指数再创新低 把握底部机遇
“以学习为中心”的Checkouttime板块教学实践
从不同需求层面分析欠发达地区的发展与贫困
我国少儿图书的供给与需求关系探究
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培训的关联性分析及阐述
机遇
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