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DEMATEL方法的高校协同创新科研绩效评价影响因素分析

2019-09-10 07:22杨明欣龚玮琪瞿英
河北工业科技 2019年2期
关键词:协同创新绩效评价影响因素

杨明欣 龚玮琪 瞿英

摘要:为了能够客观地评价高校科研绩效,以科研基础、科研项目、执行情况、科研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6维度为基础,构建了一套适用于协同创新机制下的高校科研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选取了19个影响高校科研绩效评价的因素,应用DEMATEL方法建立直接影响矩阵,计算综合影响矩阵、原因度和中心度,指出协同创新下影响高校科研的因素主要来自于社会效益和科研基础,其中关键影响因素是科研经费和科研平台。结果表明,协同创新环境下的高校科研绩效评价差异明显,科研基础、科研项目、效益是构建科研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重要影响因素,所得结论对协同创新环境下改进高校科研绩效评价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协同学;协同创新;高校科研;DEMATEL;绩效评价;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G644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1534(2019)02-0083-08

国外学者对高校的绩效评价研究比较早,如ABBOTT等[1]以澳大利亚大学为研究对象,使用DEA评价模型研究得出澳大利亚大学的整体绩效水平比较高。JOHNES[2]以英国100多家高等教育机构为研究对象,发现英国高等教育机构有很高的技术绩效和规模绩效,并且差异不明显。中国的科技创新成就与国外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原因在于中国企业的核心技术能力还有待加强,国内大学和科研机构的科技成果转化率偏低[3],未能有效支撑经济發展。近年来,国内一些学者借鉴国外理论提出“建立由政府-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组成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4],认为提升科研效率不是简单的能力叠加,更需要合作各方的资源共享或优势互补,应采用企业为技术需求方、大学和科研机构为技术供给方及政府辅助指导的研发合作新形式[5]。协同创新的科研形式有效提高了合作各方的资源配置效率。因此如何科学合理地进行科研绩效评价,构建完整的科研绩评价体系是当前研究的重点。目前,国内高校科研绩效评价体系研究可以分类如下:第一类是对不同对象的研究,即选取不同层次的高校作为研究对象,沈立宏等[6]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对中国31个省份(直辖市)的地方高校科研投入产出绩效进行了评价和排名,研究得出了影响地方高校绩效的关键因素;戴建青等[7]分析了不同行业特色高校科研绩效考核与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完善了具有行业特色高校的科研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第二类是对评价方法的研究。仲洁等[8]综合运用层次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法,构建了高校科研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针对高校之间绩效评价的差异性提出了针对性的科研管理方案;李诗琪[9]采用平衡计分卡原理和专家问卷调查方法,建立了科研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对权重值及一致性进行分析与检验,以此来确定其合理性和有效性。第三类是实证研究。马玲玲[10]为了研究测算高校的动态绩效,选取部分“985”高校作为实证研究对象,从绩效评价的外部审计和激励机制方面提出了政策性建议;舒予等[11]以四川大学为实例,构建了一套适用于评价不同科研实体和同一科研实体中不同个人的绩效评价体系,为科研绩效评价的标准化处理提供了思路;晋兴雨等[12]考察S大学及其学院综合绩效水平,运用DEA方法提出针对高校及其学院的教学与科研综合绩效评价方法,为提高高校资源配置效率和激发高校内在活力提供了决策依据。

对高校科研绩效评价方法的研究,研究者们从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实证研究几个方面都做了比较详尽的探讨,但针对目前协同创新趋势下如何平衡政府、企业及高校之间的关系,如何设置评价指标体系以及在众多的评价指标中如何判断关键因素涉及的不是很多。笔者运用决策实验室法(decision-makingandtrialevaluationlaboratory,简称DEMATEL方法),定量地找出影响协同创新下高校科研绩效评价的关键因素,为科研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1协同创新环境下的高校科研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科研绩效评价是对科研活动的业绩和效果的判定。协同创新是一种多元主体协同互动的网络创新模式,以高校、企业、研究机构为核心要素,以政府、金融机构、中介组织、创新平台、非营利性组织等为辅助要素。目前,高校协同创新面临的问题是有待提高的科研效率和创新能力。究其原因是对多协同主体之间协同因素考虑不足,带来政府与高校及高校与企业之间沟通不畅的问题。

所以构建协同创新的高校科研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应考虑三方之间的影响因素。

1.1科研基础方面的影响因素

科研绩效评价是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高校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陈小锋等[13]以政府投入类的高校为研究对象,构建科研绩效评价体系,指出科研基础水平主要由教师科研能力、学科结构、科研平台设施情况来体现。教师学术水平的提高有利于研究出高水平的学术成果,进而提升该校的整体科研实力。文献\[14—15\]指出,中国高校学科建设与科研水平相辅相成,学科结构将直接影响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和科研绩效水平。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协同创新环境下的高校,科研平台不完善导致高校、政府及企业之间存在沟通壁垒;学科结构的设置合理与否以及水平高低直接影响高校向企业输送的人才的质量;教师的科研能力决定高校承担政府和企业课题的能力。因此,科研基础方面的影响因素由教师科研能力、学科结构和水平以及科研平台构成。

1.2科研项目方面的影响因素

协同创新环境下高校科研绩效评价的主要研究对象是政府、企业和高校等机构对资源要素的经费投入。朱娅妮等[5]在构建协同创新下的高校评价指标体系过程中,从科研项目角度出发把财力投入、物力投入和人力投入3个维度扩展为科研经费投入、固定资产投入和技术人员投入,结果表明这种转化使政府、企业和高校之间的资源得到更合理的配置,提升了学校的运作效率。而陈小锋等[13]认为项目完成质量是绩效考核的影响因素,对项目进展情况、主要技术指标完成情况、项目验收情况这些指标的考核有利于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教师在完成课题的过程中能够重新审视自己的能力,为完成将来的科研任务夯实基础。在这些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构建的评价体系中的科研项目维度选取科研经费投入、固定资产投入以及技术人员投入3个影响因素;项目执行情况维度选取项目进展情况、主要技术指标完成情况、项目验收情况3个影响因素。

1.3产出效益方面的影响因素

仲洁等[8]在总结科研绩效评价相关资料的基础之上,构建了2个层次8个准则的科研绩效评价体系,其中科研产出包括8个准则。何郁冰[16]在构建协同创新环境下的绩效评价体系时,考虑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由科研项目投入与科研成果的比较得出。在这些研究基础之上,考虑到高校特点,

高校科研效益的衡量标准既要参考完成政府和企业课题的质量,又要结合与企业具体应用转化的效果。

所以科研效益维度设计要素主要包括科研著作产出数、获奖成果产出数、专利产品产出数;经济效益要能反映高校在完成课题项目后为企业、政府和高校带来的直接收益,所以应包含地区生产总值、科研投资收入、企业新产品产值、科研成果转化收入等要素;社会效益的衡量标准是在协同创新的高校与政府、企业等机构成功对接后,高校的创新成果能否对地区经济发展和相应产业起到的推动作用,项目在企业实施后能否培养高校应用型人才,在政府、企业和高校之间是否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所以社会效益维度包括由创新成果对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作用、创新成果对相应产业的带动作用以及高校人才培养的数量与质量等。

高校科研绩效评价指标的选取受多重因素影响,如表1所示。指标选取时,既要对多个维度考虑,又要分析各指标之间互相影响的关系,这导致了指标选取时难以准确地判定关键因素和次要因素。为了构建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采用DEMATEL方法對协同创新环境下高校的科研绩效评价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DEMATEL方法既能够找出构建指标体系中的关键因素,又可以解决指标分析不全面以及各指标之间逻辑不清晰的问题。

2基于DEMATEL方法的协同创新环境下高校科研绩效评价影响因素分析

高校的科研绩效评价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而协同创新机制下的绩效评价增加了评价的难度和复杂度。政府、企业和高校相互依存和影响造成在指标体系选取时的不确定性,而DEMATEL方法能够很好地筛选并简化复杂因素,可以科学地分析和选出关键影响因素,构建行之有效的协同创新的高校科研绩效评价体系。DEAMTEL方法已经成功应用于城市轨道交通车站运营安全评价[17]、报废汽车回收利用产业影响因素分析[18]、后发企业突破性创新影响因素研究[19]、建筑工人安全行为影响因素研究[20]等领域。

DEMATEL是从复杂因素中筛选出关键因素的方法,主要运用矩阵进行直观的分析表达,结合系统中各因素之间的逻辑关系构建直接影响矩阵,计算因素之间的影响度、被影响度、原因度和中心度,能够简化系统结构。

基于DEMATEL方法分析高校科研绩效评价影响因素的步骤如下:

1)设高校科研绩效评价影响因素为F1,F2,…,F19。

2)分析各要素之间影响关系的有无及强弱,用数字表示因素Fi对因素Fj的影响程度,设定标度如表2所示,例如,若因素F1对因素F2的直接影响程度为“中影响”,则用数字“2”表示;因素F1受因素F2的直接影响程度为“强影响”,则用数字“3”表示。根据各因素之间相互影响程度绘制影响关系图,其中箭头表示影响方向,数字表示影响程度。

本研究采用调查问卷的方法,将表1所示的各影响因素做成调查问卷,通过电子邮件的形式发放给有关专家。发放对象主要包括:1)政府部门,主要是科技厅科研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2)高校教师;3)企业负责人,参与过生产、教育和科研协同创新的企业;4)科研院所,包括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等。共发放问卷150份,有效收集132份并进行分析。

对应因素的直接影响程度定义为去除出现频率最高值以后所有数值的平均值,

各因素的平均数构成了直接影响矩阵,如表3所示。

6)根据综合影响矩阵[WTHX]T中元素tij计算各因素的影响度fi、被影响度ei、中心度mi和原因度ni,计算结果如表5所示;计算方法和意义如表6所示;绘制原因结果图。

3结果分析

1)根据各因素的原因度排序,将协同创新的高校科研绩效评价影响因素分为2类:原因因素和结果因素。原因因素(原因度大于0)相比结果因素具有稳定性,不易改变,因此高校科研绩效评价时首先考虑原因因素。通过表6排序可得,影响高校科研绩效评价的因素中原因度靠前的有:创新成果对相应产业的带动作用(F18)、创新成果对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作用(F17)、高校人才培养的数量与质量(F19)、科研成果转化收入(F16)等,以上所列影响因素多属于社会效益维度,直接影响协同创新的高校科研绩效评价的结果,而这些主动因素能对其他因素产生较大的影响。因为中国高校科研正处于转型升级期,由以前的各团体封闭科研过渡到以政府为主导、高校和企业协同发展的阶段,所以各科研团体在协同创新下越来越注重科研带来的社会效益。高校培养人才的数量与质量对社会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通过表6的分析可得到:结果因素(原因度小于0)的主要有学科情况(F2)、教师情况(F1)、科研平台(F3)、专利产品产出数(F12)等,这些因素属于科研基础维度。扎实的基础是协同发展的根本,高能力高素质的科研团队是科研发展的关键因素。科研基础受学科结构、师资情况和科研平台的影响,所以高校加强学科建设,提升师资力量以及合理利用协同创新下由政府引导支持企业和各机构参与的科研平台,才能提高中国高校的科研效率。

3)各因素中心度分析可以看出,影响协同创新下高校科研绩效评价的关键包括科研经费投入(F4)、科研平台(F3)、科研投资收入(F14)、技术人员投入(F6)、固定资产投入(F5)、科研著作产出数(F10)、学科情况(F2)、科研成果转化收入(F16)、教师情况(F1)、创新成果对相应产业的带动作用(F18)等。由此可见,协同创新下中国高校科研应加强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科研经费的投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随着国家对科研工作的日益重视,中国对高校的科研经费投入也逐年增多,科研经费所占比重可以反映高校对科研的重视程度。第二,科研平台的构建。协同创新科研绩效的提高和高校内部资源与外部资源的充分共享,需要政府给予支持并提供良好的交流平台。只有这样各组织才可以打破界限,融合重组形成优势互补的局面,例如大学靠近知识前沿的优势与企业贴近市场及系统化资源的优势之间的协同。

4)协同创新的高校科研绩效评价计算方法是对影响度、原因度和中心度求和,影响因素包括6个维度即科研基础、科研项目、执行情况、科研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根据以上计算方法,各维度的影响程度、原因度和中心度的结果如表7所示。

由表7可得,影响度最高的是科研效益维度,原因度较高的有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维度,说明了科研成果带来的效益对其他因素产生的影响较大,在绩效评价中具有重要地位。高校科研追求长远利益,绩效评价大多来自成果转化效率和创新成果效益,协同创新成果产生的效益成为科研绩效评价中的关键。科研基础的中心度最高,表明科研基础在绩效评价中起着更重要的作用。科研基础体现了高校承担科研项目的能力,在评价指标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而执行情况的中心度是最低的,说明其在绩效评价中起的作用较小可舍去。

4结论

在基于协同创新的高校科研绩效评价的视角下,运用调查问卷收集协同创新科研主体的绩效指标数据,以科研基础、科研项目、执行情况、科研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6个维度为基础,选取了协同创新环境下的19个影响高校科研绩效的评价因素,基于DEMATEL方法建立直接影响矩阵、计算综合影响矩阵、原因度和中心度,构建了一套适用于协同创新机制下的高校科研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能消除协同创新环境下各科研实体之间的需求差异性,定量表述科研绩效评价中的关键影响因素。合理调整高校的制度供给激励措施,调整政策导向,优化创新人力资源投入机制,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完善管理机制,改进分类评价机制,有利于提高绩效产出研究成果质量,提高研究成果的社会影响力,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本文所构建的评价体系可为完善高校科研绩效管理与评价提供借鉴,但由于缺乏实证研究,还需继续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ABBOTTM,DOUCOULIAGOSC.TheefficiencyofAustralianuniversities:Adataenvelopmentanalysis[J].EconomicsofEducationReview,2003,22(1):89-97.

[2]JOHNESJ.Dataenvelopmentanalysisanditsapplicationtothemeasurementofefficiencyinhighereducation[J].EconomicsofEducationReview,2006,25(3):273-288.

[3]駱嘉琪,匡海波.高校科技创新团队科研资源绩效评价指标体系[J].科研管理,2015,36(S1):116-121+156.

LUOJiaqi,KUANGHaibo.Theperformanceevaluationindexsystemofscientificresearchresourcesinuniversities’scienceandtechnologyinnovationteam[J].ScienceResearchManagement,2015,36(S1):116-121+156.

[4]周晓阳,王钰云.产学研协同创新绩效评价文献综述[J].科技管理研究,2014(11):45-49.

ZHOUXiaoyang,WANGYuyun.Aliteraturereviewontheperformanceevaluationofindustry-universitycollaborativeinnovation[J].ScienceandTechnologyManagementResearch,2014(11):45-49.

[5]朱娅妮,余玉龙,汪海燕.面向协同创新的高校科研绩效评价体系研究[J].科研管理.2016,37(S1):180-187.

ZHUYani,YUYulong,WANGHaiyan.Aresearchontheevaluationsystemofuniversityscientificresearchperformancebasedoncollaborativeinnovation[J].ScienceResearchManagement.2016,37(S1):180-187.

[6]沈立宏,赵怡.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地方高校科研绩效评价[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6(3):147-151.

SHENLihong,ZHAOYi.Anevaluationontheperformanceofscientificresearchesinlocalcollegesanduniversitiesbasedondataenvelopmentanalysis[J].ResearchinHigherEducationofEngineering,2016(3):141-157.

[7]戴建青,张骞.行业特色高校科研绩效考核与激励机制研究[J].中国高校科技,2017(8):66-68.

[8]仲洁,吴越,陈静漪.基于AHP与PCA法的高校科研绩效评价研究——对教育部直属五所高校科研投入与产出效率的分析[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6(1):16-17.

[9]李诗琪.高校科研项目绩效评价模型及应用——基于平衡计分卡原理和层次分析法[J].教育学术月刊,2015(10):47-52.

LIShiqi.Performanceappraisalmodelofuniversityanditsapplication——BasedonprincipleofBSCandAHP[J].EducationResearchMonthly,2015(10):47-52.

[10]马玲玲.基于Malmquist指数模型的研究型高校科研绩效评价[J].统计与决策,2018(22):68-70.

[11]舒予,张黎俐,张雅晴.科研实体科研绩效的评价及实证研究[J].情报杂志,2017,36(10):41-47.

SHUYu,ZHANGLili,ZHANGYaqing.Evaluationandempiricalresearchoftheresearchentity’sscientific

performance[J].JournalofIntelligence,2017,36(10):41-47.

[12]晋兴雨,张英姿,于丽英.高校教学与科研综合绩效评价研究——基于DEA模型的实证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18,38(19):7-15.

JINXingyu,ZANGYingzi,YULiying.Researchoncomprehensiveperformanceevaluationofteachingandresearch

inuniversities:EmpiricalanalysisbasedontheDEAmodel[J].ResearchinEducationalDevelopment,2018(19):7-15.

[13]陈小锋,毛羽,苏延森.政府投入类高校科研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应用[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6,33(5):117-121.

CHENXiaofeng,MAOYu,SUYansen.Constructionandapplicationofperformanceevaluationsystemforuniversityresearchprojectsfoundedbygovernment[J].Science&TechnologyProgressandPolicy,2016,33(5):117-121.

[14]董岩辉.论科研对学科建设的促进作用[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5):1-2.

DONGYanhui.Onthepromotingroleofthescientificresearchonthedisciplineconstruction[J].JournalofJiamusiEducationInstitute,2013(5):1-2.

[15]劉国瑜.一流学科建设中研究生培养与高水平科研的结合[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8(6):14-19.

[16]何郁冰.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理论模式[J].科学学研究.2012,30(2):165-174.

HEYubing.ThetheoreticalmodelofI-U-Rcollaborativeinnovation[J].StudiesinScienceScience,2012,30(2):165-174.

[17]黎新华,李俊辉.基于DEMATEL和ISM融合的城市轨道交通车站运营安全评价方法研究[J].铁道运输与经济,2018,40(7):116-121.

LIXinhua,LIJunhui.AstudyonanassessmentsystemonsafeoperationofurbanrailstationsbasedonDEMATELandISM[J].RailwayTransportandEconomy,2018,40(7):116-121.

[18]甘俊伟,贺政纲,彭茂,等.基于DEMATEL方法的中国报废汽车回收利用产业发展影响因素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6(1):103-107.

GANJunwei,HEZhenggang,PENGMao,etal.InfluencefactorsanalysisforChina’sindustrydevelopmentofrecyclingofend-of-lifevehiclesbasedonDEMATEL[J].ScienceandTechnologyManagementResearch,2016(1):103-107.

[19]赵莉,易邱璐.基于DEMATEL的后发企业突破性创新影响因素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7(3):29-34.

ZHAOLi,YIQiulu.StudyontheinfluentialfactorsofdestructivetechnologyinnovationinlatecomerfirmsbasedonDEMATEL[J].ScienceandTechnologyManagementResearch,2017(3):29-34.

[20]周炜,赵挺生,徐树铭,等.基于DEMATEL和ISM的建筑工人安全行为影响因素建模[J].土木工程与管理学报,2017,34(6):126-132.

ZHOUWei,ZHAOTingsheng,XUShuming,etal.ModelofinfluencefactorsforworkersafetybehaviorbasedonDEMATELandISM[J].JournalofCivilEngineeringandManagement,2017,34(6):126-132.

猜你喜欢
协同创新绩效评价影响因素
基于DRGs的老年医学科医疗服务绩效评价分析
对财政预算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的探讨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实践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探索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结果应用于问责的困境与出路
云服务环境下的高校协同创新研究
校企联合培养卓越工程师的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建设研究
高校脑科学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