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衬织物对莨绸服装色牢度影响的分析

2019-09-10 07:22楼陈钰
现代纺织技术 2019年2期

楼陈钰

摘 要:FZ/T 81016—2016《莨绸服装》对于色牢度测试中贴衬织物的选用没有明确的规定,导致采用不同贴衬织物所得测试结果相差甚远。本文研究了贴衬织物对莨绸服装色牢度测试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贴衬织物对莨绸服装色牢度的检测结果和产品判定有重要影响,同一样品由于贴衬织物的选用不同,判定结果大相径庭,在此情况下规定贴衬织物非常必要。建议FZ/T 81016在修订时应考虑该影响因素,并予以明确。

关键词:莨绸服装;贴衬织物;色牢度

中图分类号:TS197.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265X(2019)02-0048-05

Abstract:FZ/T81016—2016 Gambiered Canton Silk Garments has no clear stipulation on the selection of the adjacent fabric in color fastness test, which made the test results differ greatly when the different adjacent fabrics were selected. In this paper, the influence of adjacent fabric on color fastness of gambiered canton silk garments was studied.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different adjacent fabrics has an important effect on the results and judgments of color fastness. For the same sample, the judgement results differed widely due to the selection of different adjacent fabric. In that case, it was necessary to definite the adjacent fabric.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above factor should be considered and made definite when the FZ/T81016 standard is revised.

Key words:gambiered canton silk garments; adjacent fabric; color fastness

莨绸是指以纯蚕丝为原料,经薯莨汁液多次浸泡,再经过泥、晾晒等传统手工晒莨工艺加工而成的织物,或染色前后经过该传统手工晒莨工艺加工而成的织物[1],由于具有轻薄柔软、不易褶皱,穿着凉爽,不沾皮肤的特点而被视为丝绸中的佳品,深受国人喜爱[2]。2008年4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首次发布了FZ/T 81016—2008《莨绸服装》,2016年4月工业和信息化部修订了FZ/T 81016—2016《莨绸服装》,用以规范莨绸服装的质量。

在标准的执行过程中,发现在新旧两版标准中,FZ/T 81016对于色牢度测试中贴衬织物的选用均没有明确的规定。FZ/T 81016—2016引用了GB/T 3921—2008方法A(1)、GB/T 3922、GB/T 5713等方法标准对莨绸服装的耐洗、耐汗渍、耐水色牢度进行检测,而在这些标准中,均明确表述为可用符合GB/T 7568.7的多纤维贴衬织物或2块符合GB/T 7568.1~GB/T 7568.6、GB/T 13765相应章节的单纤维贴衬织物,任选其一,对具体如何选用贴衬并未做出明确的规定。这导致各检测机构在贴衬选择上存在着差异。对于莨綢服装而言,目前国内多数检测机构因多纤维贴衬中不含蚕丝纤维,无法考核蚕丝贴衬的沾色性能,较倾向于选用丝和棉的单纤维贴衬;而国外检测机构如SGS、ITS等则倾向于选用多纤维贴衬,以便较为全面地考核样品的沾色性能。

但是不同贴衬织物的选用对纺织品色牢度测试的结果影响很大,郑园园等[3]在大量试验的基础上研究了2种贴衬织物的差异程度,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认为由于多纤维贴衬中缺少丝、黏纤(或毛)和麻等组分,因此对于以毛、丝或麻为主要组分的样品测试时,容易因这些组分的缺失而造成评级的差异。潘葵等[4]研究认为贴衬织物类型对纺织品色牢度评定结果影响很大,甚至可影响到色牢度合格与否的判定。周理杰等[5]采用多纤维贴衬和单纤维贴衬进行耐洗色牢度试验,比较了2种贴衬试验的测试结果及合格率高低,认为耐洗色牢度试验采用多纤维贴衬的合格率比采用单纤维贴衬的合格率明显要低。王玲等[6]对比了JIS、ISO、AATCC、SDC的多纤维贴衬织物的成分、规格及耐洗色牢度,指出为避免对检测结果产生影响,各实验室在选择多纤维贴衬织物时应按方法标准本身的规定进行选用,不可盲目混用或代替使用。在实际检测中,对于莨绸服装而言,丝、棉、聚酰胺贴衬十分容易沾色,无论采用多纤维贴衬还是单纤维贴衬均无法全面、准确地表征其色牢度,由于贴衬织物选择的差异导致测试结果不同甚至引起合格判定纠纷的情况屡有发生,这给检测机构和送检企业带来极大的困扰。

本文以莨绸服装为例,研究了不同的贴衬织物对莨绸服装色牢度试验结果的影响,并对其差异进行了分析,建议FZ/T 81016再修订时应明确贴衬织物的类型及其对应的判定指标。

1 试 验

1.1 样 品

7个批次不同颜色的莨绸服装抽样样品,具体见表1。

1.2 试验方法

按GB/T 3922—2013《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耐汗渍色牢度》测试样品的耐汗渍色牢度;

按GB/T 5713—2013《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耐水色牢度》测试样品的耐水色牢度;

按GB/T 3921—2008《紡织品 色牢度试验 耐皂洗色牢度》方法A(1)测试样品的耐皂洗色牢度。

1.3 贴衬织物

符合GB/T 7568.7—2008《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标准贴衬织物 第7部分:多纤维》的DW型多纤维贴衬织物(英国SDC多纤维布James H Heal 702-502Multifibre DW Type),其组成为醋酯纤维/漂白棉/聚酰胺纤维/聚酯纤维/聚丙烯腈纤维/羊毛;符合GB/T 7568.2—2008《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标准贴衬织物 第2部分:棉和粘胶纤维》的棉贴衬织物;符合GB/T 7568.6—2002《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丝标准贴衬织物规格》的丝贴衬织物(上海市纺织工业技术监督所)。

1.4 试验设备

YG(B)631耐汗渍色牢度试验仪(莱州市电子仪器有限公司),Y(B)902汗渍色牢度烘箱(南通宏大实验仪器有限公司),标准光源箱(常州纺织仪器厂),SW-12B耐洗色牢度机(南通宏大实验仪器有限公司),符合GB/T 251—2008《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评定沾色用灰色样卡》的评色灰卡。

2 结果与讨论

2.1 贴衬织物对莨绸服装色牢度的影响

对7个莨绸服装样品,选用DW型多纤维贴衬和单纤维贴衬进行色牢度测试,结果见表2。

由表2可知,7个莨绸服装样品中除颜色较浅的藏灰色外,多纤维贴衬与单纤维贴衬色牢度测试结果均有不同程度的差别。从沾色程度看,对于深色样品,多纤维贴衬中聚酰胺沾色明显比单纤维贴衬中丝、棉贴衬要严重得多,有些相差1级甚至更多;对于其他颜色的样品,聚酰胺贴衬沾色和丝贴衬沾色相差不大,值得一提的是对于紫色和砖红色样品,单纤维丝贴衬比多纤维贴衬沾色严重。若以贴衬织物中沾色最为严重的数值为最终结果,则7组数据中,耐酸、碱色牢度有6组不同,占85.7%;耐水色牢度有5组不同,占71.4%;耐洗色牢度有4组不同,占57.1%,说明贴衬织物的选择对样品测试结果影响很大。

2.2 不同检测机构和不同贴衬织物对莨绸服装色牢度的影响

为了进一步研究贴衬织物对莨绸服装色牢度的影响,将湖蓝色样品分别寄送其他3个有资质的国家检测中心进行测试,结果见表3。

由表3数据可以看出,对于湖蓝色样品,4个实验室共16个数据中,多纤维贴衬和单纤维贴衬的测试结果在耐汗渍、耐水、耐洗色牢度中均不相同,有些甚至相差1级。多纤维贴衬在聚酰胺和漂白棉组分上更易沾色,而单纤维贴衬中则丝贴衬更易沾色。由表2和3数据可以推出,无论是不同机构对相同样品的测试还是同一机构对不同样品的测试,贴衬织物对莨绸服装的色牢度测试均有较大影响,所以多纤维贴衬和单纤维贴衬单独使用均不能准确、全面地考核莨绸服装的沾色性能,建议FZ/T 81016再次修订时应考虑以上因素的影响,使用多纤维+丝单纤维组合贴衬,以便更加合理科学地考核莨绸服装的色牢度。

2.3 莨绸服装色牢度检测结果的判定分析

以表2中湖蓝色样品为分析对象,FZ/T 81016—2016《莨绸服装》中一等品(合格品对耐汗渍色牢度和耐水色牢度不考核)要求色牢度≥3为合格判定依据,考察贴衬织物的选择对样品合格判定的影响,当采用单纤维贴衬时,样品在丝、棉贴衬上的沾色牢度均达到3级,符合一等品要求;而采用多纤维贴衬时,虽然在棉组分上的沾色也达到3级要求,但在聚酰胺组分上的沾色却低于3级,不符合一等品要求;放大到整批样品,单纤维贴衬的测试合格率为64.3%(18/28),多纤维贴衬的测试合格率为46.4%(13/28)。这说明贴衬织物的选择对样品的合格评定也存在巨大影响,其中多纤维贴衬合格率要远小于单纤维的,其原因是单纤维贴衬只考察了2块贴衬的沾色情况,而多纤维贴衬考察了6块贴衬的沾色情况,从概率学上来说多纤维贴衬合格率会相对较低。同时考察多纤维贴衬,发现其不合格多数是由聚酰胺组分引起的,这可能与聚酰胺纤维的上色机理有一定关系。由于莨绸织物染色是经薯莨汁液多次浸泡,再经过泥、晾晒等传统手工晒莨工艺加工,本身的沾色牢度不好,加之与其他纤维相比,聚酰胺纤维在较低的温度时就具有较好的上色率,导致多纤维贴衬中聚酰胺组分的沾色牢度测试结果相对较差。在单纤维贴衬中,则是丝贴衬的引起的不合格率略大于棉贴衬。

2.4 多纤维贴衬中棉贴衬和单纤维棉贴衬对莨绸服装色牢度的差异分析

部分实验室,出于加快测试速度的需要,存在用多纤维贴衬中相应组分的沾色牢度替代单纤维贴衬的测试结果出具报告的现象。那么多纤维贴衬中相应组分的沾色牢度与单纤维贴衬沾色牢度测试结果有无可比性呢?由表2及表3的数据可以分析出,对于莨绸服装而言,即使组分相同,不同贴衬织物的测试结果也不尽相同,总体而言,多纤维贴衬织物中棉贴衬的沾色牢度略差于单纤维棉贴衬,这可能是多纤维贴衬和单纤维贴衬的组织结构差异引起的。多纤维贴衬织物中棉贴衬和单纤维棉贴衬的组织结构差异见表4。对多纤维标准贴衬而言,由于经向采用6/6平纹组织且每一组分织条宽度为1.5 cm、割条宽0.5 cm,相较采用1/1平纹的单纤维贴衬更易沾色。而且由于多纤维贴衬织物和单纤维贴衬织物在生产过程中存在整理、工艺上的差异,导致即使是相同组分,在沾色性能上两者也存在差异。因此,多纤维贴衬中相应组分的沾色牢度与单纤维贴衬沾色牢度测试结没有可比性,两者之间不能等效替代。

3 结论和建议

a)贴衬织物的选择对莨绸服装色牢度的测试结果和产品判定有重要影响,同一样品由于贴衬织物的不同,在色牢度测试结果中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别,有些甚至产生截然不同的合格判定。

b)对部分深色样品而言,多纤维贴衬的聚酰胺组分沾色程度比单纤维丝或棉组分上的沾色要深;对部分偏红色系样品而言,单纤维丝贴衬比多纤维贴衬沾色严重。多纤维贴衬和单纤维贴衬均不能准确、全面地考核莨绸服装的沾色性能。

c)多纤维贴衬中相应组分和单纤维贴衬,由于在组织结构、生产工艺上存在差异,即使是相同组分,其色牢度测试结也没有可比性,两者不能等效替代。

d)FZ/T 81016—2016《莨绸服装》对于色牢度测试中贴衬的选用没有明确的规定,导致各检测机构由于存在贴衬选择上的差异,甚至得出截然不同的判定结论,在此情况下,明确贴衬织物是非常必要的。鉴于单独使用多纤维贴衬和单纤维贴衬均不能准确、全面地考核莨绸服装的色牢度性能,建议FZ/T 81016在修订时使用多纤维+丝单纤维组合贴衬,以便更加合理科学地考核莨绸服装的色牢度。

参考文献:

[1] 全国服装标准化技术委员会.FZ/T 81016—2016莨绸服装[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6.

[2] 张羡,石志清,孙佳勤,等.莨纱绸的结构与性能初探[J].丝绸,2011,48(1):16-19.

[3] 郑园园,李治恩.贴衬织物对耐水、耐汗渍色牢度测试结果的影响分析[J].纺织标准与质量,2012(3):49-52.

[4] 潘葵,杨伟栋,汤晓燕.贴衬织物类型对纺织品色牢度评定结果的影响[J].印染助剂,2010,27(7):53-55.

[5] 周理杰,郑冰莹,陈茜,等.贴衬织物对色牢度检测结果的影响分析[J].中国纤检,2013(20):86-88.

[6] 王玲,薛广洲.不同多纤维贴衬织物的差别分析[J].纺织标准与质量,2004(1):4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