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薇》中的征夫之“哀”

2019-09-10 00:57贺冬黎
高考·下 2019年2期
关键词:采薇命运

贺冬黎

摘 要:《采薇》做为《诗经》中边塞诗的滥觞,几乎容纳了后世边塞诗的所有主题,而想要了解这些内容,就有必要分析诗中主人公的“哀”的内涵。本文通过逐章梳理本诗的主要内容,依次探析征夫归乡途中的心理活动,由此掌握主人公的心理情感,以便让学生能够更好地体味本文的文学性。

关键词:采薇;征夫;哀;命运

《采薇》的最后一章因为其浓厚的文学性一直为后人称道,清人王夫之在《姜斋诗话》里评价“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是“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他认为,当初他离家出征的时候,心里是悲伤的,却用杨柳春风这样的明媚春光来反衬;如今走在回家的路上,心里是高兴的,却用大雪纷飞这样的严寒景象来反衬。但是,这种说法值得商榷,因为后文写到征夫“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拖着迟缓的步子、心中有着他人无法理解的无限哀伤的憔悴的人的形象,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诗歌内涵,就很有必要将征夫“哀”的内容梳理一下。

当然,要理解征夫的心理活动,还是要从文本出发,经过仔细分析,笔者认为,征夫的哀伤的内容和根源如下:

第一章为“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靡室靡家,猃狁之故。不遑启居,猃狁之故”。这句话中透露出了征夫常年在外征战不得归家的事实。而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情况,是因为猃狁的入侵,而且在征戍期间,征夫没有时间安居,不敢轻松地放下心来,可见猃狁入侵次数很多,而且有很多不确定性,这种不知生死、不明存亡的状态,是战士心头最大的哀痛,也因为这种哀痛,使得战士心里更加思念家乡的安逸和温暖。

第二章为“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这句话中可见征夫仍然在热切的盼望归家,然而连回家问讯的人都找不到,对于家乡的无限担忧与思念也变得更加深厚,因为不知家乡音讯,更增添了不安和焦灼。同时反观自己在边疆的境遇,又饥又渴,生活状况也比较悲惨,生理和心理的双重压迫,使得作者心里的悲哀的程度更加深厚。

第三章为“采薇采薇,薇亦刚止。曰歸曰归,岁亦阳止。王事靡盬,不遑启处。忧心孔疚,我行不来”。这一章表达的哀痛的心理内容与前两张近似,但是如果将前三章的首句连接起来,我们会看到这三句话描写了薇草的生长过程,结合“岁亦莫止”和“岁亦阳止”两句话,我们也可以感觉到岁月的流逝和时间的变化给征夫带来的心理创伤,一年又一年征戍在外,少年变壮年,而归家的日期却遥遥无期。

第四、五章为“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驾彼四牡,四牡骙骙。君子所依,小人所腓。四牡翼翼,象弭鱼服。岂不日戒,猃狁孔棘”。在无限期的征戍过程中,伴随着无数的不确定的战争,征夫也并不完全是沉溺于悲哀之中,他也为自己国家给将领和战士们配备的精良的武器装备而感到自豪,也为自己国家的强大而兴奋,也为战争的胜利而欢呼,虽然军中苦乐不均,但是他能清楚地认识到自己作为一个小人物所应该去做的事情,那就是保家卫国,奋勇杀敌,或许,他已经认识到家国一体,如果国不安定,家便永远回不去。所以,同仇敌忾的气概也就油然产生,在猃狁入侵紧急的情况下,“与子同袍”的慷慨之气便会更加炽热,这种情感也会成为征夫最后行走在归家途中回想往昔的重要内容。

第六章为“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看到这一章时,我们首先要确定“昔我往矣”中的“昔”的内涵,它指的是当初离家的那个刹那,所以,我们就可以推知之前的五章都是作者归乡途中的回忆。征夫想起了当年离家的时候,杨柳依依,春光大好,然而自己却不能享受这美好春光,而是要去苦寒之地征戍边疆;然后想起了征戍时的归心似箭可却不得归的焦虑,同时自己还得认真地准备应敌,以防对方偷袭,性命遭遇不测;在战场上,自己与战士们并肩作战,在将领的指挥下,屡获胜绩;而在整个过程中,自己不知家乡音讯,不知下场战事如何,不知何日才能归家,心中充满了凄苦哀怨。

然而,现在终于可以归家了,按理来说,征夫内心中应该充满着归家的无限喜悦和期盼。可是自己在一个下雪天行走在泥泞的道路上,归家的路途本身就是漫长的,是艰难的。道路的难以行走固然是羁旅途中的羁绊,但是更重要的是心中隐藏着的沉重的思想负担。征夫心中会想着:这么多年征戍在外,家乡变了吗?家乡的那个人变了吗?我回去还能面对他们吗?我还能像以前那样与他们其乐融融吗?甚至,他们还在吗?家乡还在吗?恰如“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征夫心理充满着各种对自己家乡的未知和不可知的忐忑;或许最美好的事情不是重新相见,而是即将相见。更何况,即便归家一切安好,那依然存留着再次被征召的可能性,由此人生又开始新一轮的循环。

联系以上内容,我们可以想见,做为一个小民,这位征夫从出战到戍守到归家,其间都充满了各种不确定性。而在这一切过程中,征夫的存在是被操控、被安排的存在,一切都逃不开命运的那只手。无可逃避的命运,不知未来,前途未卜,便是征夫“哀”的根本内核。如果理解这层含义,就会理解这首诗歌的回环婉曲的含蓄风格,才能真正感受到这时候诗歌政治意义之外的文学意义。

参考文献

[1]细井徇(日).诗经[M].三秦出版社.2018年版

[2]李庆林.《诗经·小雅·采薇》的心理描写[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8.10

[3]张丽颖.《诗经·小雅·采薇》艺术美之探析[J].文学教育(中).2012.10

猜你喜欢
采薇命运
隐形男友
被命运“扼住”的小意
命运 使我们走到一起
白桦林
论命运
进化决定恐龙的命运
“采薇”意象释疑
杨柳
妖藤
妖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