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堂数学课看“高效德育”的可行性

2019-09-10 07:22姚岚
小学教学研究·教研版 2019年2期

姚岚

【摘要】在教育的过程中,学生品德修养的主导性决定了道德教育的重要性。作为基础学科的数学如果能把德育渗透在传授知识、培养学生数学素养的过程中,增加育人功能,不仅能起到相得益彰的作用更有可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以“年 月 日”一课为例,阐述如何在数学课堂上高效地进行德育。

【关键词】高效德育 精选素材 点滴渗透 巧用错误

教育学家赫尔巴德曾说过:“教学如果没有进行德育只是没有目的的手段,品德教育如果没有教学,就失去了手段和目的”。我们的学校教育立足于学生素质能力的培养和健全人格的塑造,道德教育是主宰。俗话说:“成人比成功重要,求真比求知重要”。教育中学生品德修养的主导性决定了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既然新课程标准把德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那么如何才能在数学课堂上高效地进行道德教育呢?笔者结合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年 月 日”的教学进行具体的阐述。

一、精选素材润物无声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玩一个“猜一猜”的游戏。请大家根据画面上的信息猜出这是什么活动?(视频播放:奥运会场景)

(生回答)

师(思想教育):在奥运会上,中国健儿奋力拼搏为我们国家获得了一块块金牌,非常的了不起,你們有什么话想对奥运健儿们说吗?

生:我们也要向运动员学习。

师(思想教育):说得真好。同学们也要学习奥运健儿的拼搏精神,以自己的努力为学校争光,为国家争光。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奥运会是什么时间在北京召开的吗?

生:我知道奥运会是2008年8月8日在北京召开。

师:回答得很好。(多媒体出示2008年8月8日)

师(思想教育):百年奥运,百年期待,中国人追求理想,不屈不挠,终于赢来了2008年北京奥运。

师:同学们,我们观察2008年8月8日这里面除了数字还有什么?

生:年、月、日。

师:对,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新的时间单位:年、月、日。

师:谁来说说在生活中,你还了解哪些关于年、月、日的知识?

……

有些教师认为数学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注重的是知识的传授,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有必要进行道德教育吗?答案当然是肯定的。那怎样才能在课堂上达到高效德育的目的呢?我们来看下面这个例子:盐对人生活是十分重要的,如果给每人发20克盐,请大家直接吃,相信大家都不愿这样吃。如果我们把这些盐放进各种汤里,盐溶化了,汤也变美味了,人人都愿意喝。德育与学科教学正如上述例子中的盐和汤。在数学教学中,道德教育就类似于以上例子中的盐,重要却不能单独展开,而是需要借助各种方式结合学科教育进行。而要达到高效德育的目的就必须把“盐”融入“汤”中,使学生爱喝,乐喝,并且能被学生消化吸收。

对于小学生而言,说理教育不容易被接受,品德教育只能在知识传授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进行。“道德是金子,但当金子变成标本,就不再是道德”。去除明显的道德说教,才能成就“盐在汤中”的高效德育。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育者的教育意图越是隐蔽,就越是能为教育的对象所接受,就越能转化成教育对象自己的内心要求。要达到高效德育的目的,至关重要的一条策略就是要利用学科教学来隐藏德育意图,淡化被教育者的受教育意识。让学生在充分的自主意识的支配下,自觉或自愿接受德育的内容,实现有效德育的终极目的。在本课教学中设计的奥运会情境,不仅起到了巩固知识的作用而且体现了一定的人文情怀和爱国主义教育,这里没有明显的说教,却是随风潜入夜,育人细无声。其实,在看似抽象的数学教学活动中,只要教师做个有心人,对教学进行巧妙设计,就能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道德教育。

二、点滴渗透滴水穿石

1.区分大月、小月

四人小组活动:

活动要求:请学生们拿出课前准备的年历。

探究:(1)观察年历,看看一年有几个月?

(2)如果将这些月份进行分类,可以怎样分?

(生汇报交流)

生:一年有12个月,我是按每个月的天数分。

师:哪些月份天数相同?

生:我发现一月,三月,五月,七月,八月,十月,十二月,每月都有31天;四月,六月,九月,十一月,每月都是30天。

师:分得非常好,有31天的月份,我们称它们是大月;只有30天的月份,我们把它们叫作小月。现在我们知道有几个大月,几个小月了,但大月和小月加起来只有11个月,一年不应该是12个月吗?

生:还有二月,二月有28天。

师:是不是每年二月都是28天?

(生观察年历)

生:也有二月份是29天的,不过29天的比较少。

师:告诉大家,二月是个特殊月,一般二月份是28天,但也有时候二月份是29天。

师:同学们已经初步认识了年,知道一年有12个月,那么怎样才能记住每个月的天数呢?

(生交流自己的记忆方式)

师:其实我们身边也有帮助记忆的好工具。

师(出示拳头):这是什么?它能帮我们记住每月的天数,怎样帮呢?请同学们自学数学书。

(师生交流)

师:谁能说说我们伟大祖国的生日是哪一天?

生:1949年10月1日。

师(思想教育):是呀,1949年10月1日,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因此每年的10月1日就是我们的国庆节,是我们祖国妈妈的生日。你想对祖国妈妈说些什么呢?

(生回答)

2.认识平年、闰年

師:刚才我们了解了大月和小月的区别,再让我们来看看特殊月,这个特殊月特殊在哪里?

生:有时候它是28天,有时候它会多一天,变成29天。

师:二月份是28天的那一年叫作平年,二月份是29天的那一年叫作闰年。

(多媒体出示1986~2010年的年历)

(生回答)

师:谁来找找哪些年份是闰年?哪些年份是平年?

你发现了有什么规律?

(生回答)

师(小结):判断“平年”“闰年”的方法。

(3)试一试:下面这些年份哪些是平年?哪些是闰年?

①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

②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

③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

④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

⑤2008年——北京举办奥运会。

……

教师可以通过这些历史事件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引导学生努力学习,长大后为建设祖国而贡献出自己的一分力量。

“高效德育”不是简单地在数学教学中灌输一些道德教育的内容,也不是在课堂教学中随机涉及一点道德教育,而是要把道德教育“浸润”到教学之中,做到“不露痕迹”“水滴石穿”。我们知道传授知识、培养技能是要靠点滴积累的,而向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更是如此。在本课的教学中,教师将道德教育植根于学生循序渐进的数学学习中,促使学生获得独特的道德认知,积累真实的道德情感,磨砺非凡的道德意志,从而悟得道德智慧。正所谓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高效德育还需要教师长期坚持。

三、巧用错误柳暗花明

(1)交流: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学习了今天的知识我们再来回顾课始学生们对年、月、日的认识是否正确。

(一个学生对于课始平年闰年的认识出现了错误)

生齐:错了,他错了,2100年是平年。

师(思想教育):在学习这个知识前,他因为对年、月、日的认识不太了解出现了错误,但我要表扬他能大胆地和同学们进行探讨,更何况他前面几个年份都判断对了。发现别人的错误而忽略别人的成绩是容易的。同学们,当我们面对一个人时,要积极地看到他的优点和长处,更要宽容地对待并帮助他改正错误,谁愿意用今天所学的知识帮助他改正这个错误?

(生齐举手)

……

孟子云:“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学生皆有良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点滴”的形式,引导学生明白:每个人都存在差异,所谓成功也是因人而异的。教师应该在传授数学知识的同时教会学生去争取和追求成功的快乐;教会学生懂得世界上一定会有挫败,但要积极面对、努力克服;教会学生如何建立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长此以往,教师那细如春雨的德育工作就能起到“滴水穿石”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