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糖葫芦串一串

2019-09-10 06:52陈柏清
女报 2019年2期
关键词:糖稀米线糖葫芦

陈柏清

那年冬天,寒假一开始,她就打点简单的行李,匆匆穿过灰霭沉闷的城市,搭上绿皮火车,到一千里外外婆所在的小镇去。

冬日的小镇,瘦削安静,外婆家院墙外几棵高大的灰柳上,一群麻雀忽而来,忽而去,胡乱聒噪。外婆看她坐在窗前发呆,便喊她,“乖囡啊,去西山的动物园溜溜,有猴子哦!”于是她揣了几元钱去西山。

巷口的公交站,一个男孩子站在黄线边,看了看她,她看了看男孩子。车来了,男孩子侧过身子,让出车门,她犹豫一秒,抓住门把手,上了车。

有一个座位,她坐下了,他就站在她旁边,倚着她的椅子背。小镇她不熟悉,问卖票的阿姨,西山要走几站,阿姨说三站,他在旁边说,“我下你就下。”她想,这样好,我就不用记着了。心里不紧张了,她很想跟他说点什么,可他眼睛始终在手里的书上,棉袄袖子不时蹭到她的肩膀。她想想不知说什么,便扭过头看窗外的景物,其实也没什么,各种俗气的店铺,小超市,正看着,他碰了碰她,“下车了。”她跟着他走到车门,车也停了。

原来西山公园就在公交站的对面。她想总该说声谢谢,抬头他已走到马路对面去了。她买好了门票,过铁栅,发现他在身后。他往东,她往西。西面是猴山,一上午她徘徊在那巨大的铁网前,很多猴子,大的小的,在土山上,铁网上跳来跳去。一对双胞胎小姐妹由妈妈带着,也在喂猴子,她们踮着小脚,举着胖乎乎的小手,咯咯笑着,笨拙又可爱。

时近中午,她走下山,在一家粉店靠窗的椅子上坐下来,进来一个人,那个男孩子,他一直走到她座位旁,说,“没人吧。”“没人。”她不由得笑了。他坐下,脱下大衣,露出淡蓝色的毛衣。服务员走过来“你们二位要点什么?”她把他们当作一起的了。她说“我要一碗米线,不辣的。”“我也来一碗米线吧,辣的。”他们各自付了钱,等着米线来。

他说,“你去看猴子了?”“是啊!好多猴子,好像饿了很久了!……”她滔滔不绝。“你喂不饱它们的,园里饲养员不许它们吃得太饱。”他说。米线来了,两个人在一团蒸汽中哧啦哧啦欢快的吸着。米线吃完了,喝汤,汤味很好,直喝的额头布满细细的汗。出了店门,他们去就近的湖边转了一圈,太阳就落山了。

公园门口有个带皮帽子的老头卖糖葫芦,自行车后座驮着的巨大秫秸棒上,插满了一串串红通通剔透晶莹的糖葫芦,糖稀在夕阳下泛着诱人的光。他走过去,说,“你要哪个?”她犹豫,手摸着兜里坐公交的一元钱,脸热起来。“那这支吧!”他拔了一支山楂最大,糖稀最饱满的递过来,“不用了……”她小声说。“拿着吧!给!”他把她的手从兜里拉出来,把糖葫芦竹棍那头塞进她手里。“明天还在这,你请我!”說完,男孩子哼着歌顺着马路头也不回的走了,她握着那红得耀眼的大串糖葫芦走过马路,夕阳照得马路和车站亮堂堂一片。

晚上睡觉前她把那件小兔毛的红马甲找了出来,套着睡衣在镜子前来回照,奶奶说,“这是要干嘛?”她笑,问奶奶好不好看,奶奶说,“好看着呢!”她穿着它在台上表演琵琶,人家都说美得像王昭君。

第二天早早起来,坐车,西山公园。

到的时候,太阳还没升到二层楼的楼顶。她一直等,一直等……等到太阳和昨天一样高,卖糖葫芦的老头又来了,还戴着昨天的皮帽子,秫秸棒上插满红彤彤的糖葫芦。老头说,“买个糖葫芦吧?”她不作声,后来糖葫芦都快卖完了,天也快黑了,她买了一支。等一会儿,天快黑了。她握着它过马路,坐车,回外婆家。把糖葫芦交给外婆。

寒假结束她回到城市里去。多年以来每次见到卖糖葫芦的,她就觉得仿佛月光宝盒被打开,光芒刺的心一颤。女儿问她为什么不吃糖葫芦,她说,“很酸啊!”“外面有糖啊!”她笑了,“可是里面酸。”那年的她和女儿一样大,十七岁。

猜你喜欢
糖稀米线糖葫芦
“糖葫芦”
糖葫芦
糖葫芦真好吃
和糖稀
人间有味是清欢
人间有味是清欢
人间有味是清欢
糖葫芦
味道
卖花米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