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优质护理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2019-09-10 02:46冯玲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19年13期
关键词:肺功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优质护理

冯玲

[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入组对象为2017年6月-2019年6月本院收治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共8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41例常规组患者实施一般护理,对41例探讨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治疗效果比较,常规组总有效率为85.37%,探讨组为97.56%,组间比较,探讨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FEVl、FEVl/FVC指标都比干预前显著升高,且探讨组指标高于常规组(P<0.05)。探讨组生活质量总评分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采用优质护理对老年慢阻肺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改善其肺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老年人;优质护理;肺功能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19)19-0184-0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COPD)是一种临床上比较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这种疾病以呼吸道、气道产生不完全可逆气流为主要发病特征。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对慢阻肺患者进行干预,可以显著改善其肺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本研究旨在探讨优质护理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人组对象为2017年6月-2019年6月本院收治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共82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是探讨组(41例)和常规组(41例)。探讨组,在性别方面,男女比例为23:18,在年龄方面,其范围为60-80岁,中位(71.50±8.40)岁。在病程方面,其范围为1-10年,平均(5.10±2.1)年。常规组,在性别方面,男女比例为24:17,在年龄方面,其范围为61-79岁,中位(72.10±7.90)岁。在病程方面,其范围为2-10年,平均(5.35±1.95)年。诊断标准:患者有气促、咳嗽、胸闷等临床症状且符合中华医学会关于COPD的诊断标准,经临床诊断结合病理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确诊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排除标准:合并肝肾功能不全患者;合并其他重大器官疾病患者;精神病患者。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临床资料,无统计学差异(e>o.os)。

1.2方法

1.2.1常规组 常规组实施一般护理。对患者进行病情观察;指导其合理用藥和保持充足的休息;进行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的监测。

1.2.2探讨组 探讨组在常规组基础上进行优质护理。提高护理态度,优化护理流程,对护理工作进行合理的规划。(1)对患者保持热情的态度,认真回答其问题,提供尽可能的帮助,建立良好护患关系。(2)开展心理护理。老年慢阻肺患者,其心理压力比较大,需要释放不良情绪。此时,护理人员要耐心倾听,对其进行心理疏导。(3)慢阻肺患者受外界环境及易感因素影响比较大。护理人员要为其提供舒适整洁的病房环境,将病房内的温度和湿度调节到最佳水平。对病房进行及时消毒,使用纯棉被褥。(4)用药护理。指导患者遵医嘱定时、定量服用药物,提高治疗效果。(5)饮食护理。慢阻肺患者饮食要清淡,少食刺激、辛辣类的食物。还要多食用止咳化痰、滋阴润肺食物。(6)肺功能锻炼。根据患者情况,指导其进行腹肌、膈肌的呼吸训练,锻炼其肺功能。

1.3观察指标

1.3.1对比两组临床疗效采用显效、有效和无效进行评价。显效:患者咳嗽、气促、胸闷等临床症状消失,其血气指标恢复正常;有效:患者咳嗽、气促、胸闷等临床症状明显改善,且血气指标明显改善。无效:患者上述临床症状没有改善甚至加重,血气指标无改变。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3.2对比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评价指标为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l)和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的比值(FEVl/FVC)。

1.3.3对比两组患者生活质量采用SF-36生活质量量表进行评价。内容包括精神状态、躯体功能、日常生活和社会功能等。

1.4统计学分析将本组研究数据录入SPSS 22.0软件,进行统一计算。使用(x±s)作为计量资料,检验值用t值表示,使用百分率作为计数资料,检验值为卡方。组间比较用P值表示,当P<0.05时,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比较,常规组总有效率为85.37%,探讨组为97.56%,组间比较,探讨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比较两组肺功能指标比较,干预前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FEVl、FEVl/FVC指标都比干预前显著升高,组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探讨组FEVl、FEVl/FVC指标高于常规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见表2。

2.3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探讨组生活质量总评分为(78.60±4.60)分,常规组生活质量总评分为(70.33±3.26)分,组间比较,干预组更高(t=9.165,P=0.000)。

3 讨论

慢阻肺是呼吸内科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慢阻肺的病程比较长,患者发病时出现胸闷、气促、咳嗽等临床特征。老年慢阻肺患者,其身体机能显著下降,肺功能比较差,受到感染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容易出现进行性发展。根据临床研究显示,慢阻肺患者肺功能出现损伤,治愈率比较低,在受到外界环境和易感因素影响时容易复发。如果不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会发展为呼吸衰竭,甚至威胁患者生命。在治疗过程中,患者由于自身原因,如过度吸烟、喝酒等或者受到病原菌的侵袭,使疾病反复发作。因此,对其进行优质护理,可以改善其疾病进行性发展状况,提高其生活质量。

优质护理,以患者为中心,为其提供全面的高质量的护理干预,可以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肺功能,提升其生活质量。通过制定全面、科学的护理方案,可以提高护理质量。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能够化解患者不良情绪,提高其对疾病治疗的信心,增加其接受治疗和护理的依从性。对其病房环境进行清理,保证其居住的舒适性,可以减少外界环境或者病原菌对患者的刺激,减轻临床症状。对其用药情况进行指导和监督,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对饮食进行护理,能够提高其肺功能,减少对呼吸道的刺激。进行肺功能康复训练,有助于提高其肺功能,改善临床症状。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治疗效果比较,常规组总有效率为85.37%,探讨组为97.56%,组间比较,探讨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FEVl、FEVI/FVC指标都比干预前显著升高,且探讨组指标高于常规组(P<0.05)。探讨组生活质量总评分高于常规组(P<0.05)。这表明采用优质护理对老年慢阻肺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改善其肺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对于老年慢阻肺患者来说,肺功能的损伤是不可修复的,因此,临床治疗主要从提高肺功能,避免慢阻肺进行性发展以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人手。采用优质护理对患者进行干预,可以提高治疗效果,为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发挥重要作用。

猜你喜欢
肺功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优质护理
多索茶碱与噻托溴铵联合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功能的影响
护理干预对哮喘患者疾病认知水平及肺功能的影响
无创正压通气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COPD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
无创机械通气联合盐酸氨溴索雾化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Ⅱ型呼吸衰竭的效果分析
授权理论在使用无创呼吸机COPD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前列腺增生患者护理中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意义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