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文化产业振兴之路探索及展望

2019-09-10 08:16吴佳锌颜瑛琳岑婉琪陈婉晴
商讯·公司金融 2019年13期
关键词:探索思考文化产业乡村振兴

吴佳锌 颜瑛琳 岑婉琪 陈婉晴

摘 要:乡村文化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对信宜市乡村文化产业发展情况进行深入调研思考,坚持问题导向,从分析乡村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不足入手提出了乡村文化振兴的思考,希望对乡村文化振兴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乡村振兴;文化产业;探索思考

当前我国乡村文化产业振兴的面临着良好的形势,城乡经济一体化与农民收入增加和市场意识增强为乡村文化产业发展提出了要求,打下了基础,国家一系列政策为乡村文化产业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万众创业、大众创新对文化小微企业的支持,互联网+融合发展催生的新兴文化业态,电子商务平台对文化产品的流通带来便利,发展乡村文化产业的春天已经到来。但是由于思想观念、基础设施等的影响,一些地区乡村文化产业发展还不够顺畅,本文以信宜市乡村文化产业发展状况为例进行了深入分析。

一、信宜地区乡村文化产业发展目前存在的短板

虽然近几年信宜市各级领导高度重视乡村文化产业的发展,乡村文化产业发展势头良好,但是由于一些地方起步晚、基础薄弱等因素的影响,还存在部分短板和不足。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乡村文化产业发展不平衡

在信宜市调研中发现由于观念意识差错、文化资源缺乏、产业结构失衡等历史、现实原因,乡村文化产业发展出现不平衡的状况。一是地区发展不平衡,城市近郊发展好,城市远郊发展差,远离城市的偏僻地方发展更慢;二是产业形态发展不平衡,农家乐等乡村旅游发展快,而其他产业状态,比如乡村文化服务业、乡村文艺演出业、乡村工艺品加工业、乡村旅游纪念品加工业等,发展较慢。三是产品单一,农家乐主要活动以就餐、钓鱼和棋牌为主,季节性强、趣味性差、形式不活、参与性不强。

(二)乡村文化产业规模化不足

经济学上,将使收益达到最大值的规模经济现象称为经济规模。发展乡村文化产业必须实现生产方式工业化、生产工艺流程化、产品复制批量化,这就需要生产要素的集聚和配套。根据特色文化之乡,按照产业同区和产业带的发展思路,实施大企业带大项目、大品牌的战略,合理布局产业结构。但是,信宜市一些地方在发展乡村文化旅游时,缺乏统一规划,尽管有一定规模发展,但低水平重复,业态单一、同质现象明显,彼此不是相互支持,而是相互抵消,为了获取利益,各自恶性杀价,导致成本上升,效益减少。

(三)乡村文化产业市场运作不充分

乡村文化服务设施改善等方面,采取扶持政策,无可非议。但是,乡村文化产业最终必须靠市场之手来指挥。信宜市北洒村、红光村等一些偏远山村在吸引消费者、开拓消费市场方面还比较欠缺,乡村文化产业运作的还不够积极有效,还缺乏行之有效的手段和形式。由于市场跟进不足,信宜市文化产业结构还存在不平衡、不合理的地方。

(四)乡村文化产业缺少创新发展

信宜市各级政府对乡村文化产业进行了有重点的开发和投资,但是一些地方在发展乡村旅游时,政府没有从可持续发展角度进行长期发展的规划,因此,在自发发展初期也许业绩较好。但是,一旦进入中后期自觉发展阶段后,同业同质竞争,缺少创新,产业发展进入高原期甚至走向萎缩。一些乡村文化产业升级换代缺乏资金,仍处于自生白灭的自然经济状态。此外,乡村文化产业创新缺少科技支撑,传统手工艺产品和传统社会的文化服务,没有现代科技成分和元素的注入和改造,面临生存和发展的困难.、要以“一县一业、一乡一品、一民一技”为方向,以延长产业链和价值链为重点,培育乡村文化产业。

二、促进乡村文化产业振兴的探索和思考

通过对信宜市文化产业发展短板和不足的分析,可以清晰地看到当前乡村文化产业发展的大致问题所在,要针对相关问题和不足,结合乡村实际,进行有针对的解决和探索。

(一)要积极推进协同发展

发展乡村文化产业必须大力转变文化发展方式,积极实施文化与科技、文化与旅游、文化与扶贫、文化与民族地区发展、文化与周边地区协同发展战略,为乡村文化產业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要打破传统的观念束缚和行政区划限制,形成文化旅游资源区带结合、相对集中的空间组合,实现区域联动。在文化与扶贫协同发展方面,文化扶贫,是指通过开发或培植贫闲地区的文化资源,兴办文化文体,使文化产业形成区域特色产业,实现区域经济持续发展和贫困村民脱贫致富。

(二)要积极引入社会力量参与

在乡村文化产业发展中,采用公建民营、民办公助、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乡村文化产业发展服务和民生改善工作。鼓励有关学校和社会培训机构派出志愿者服务队走进乡村开展服务和进行锻炼。鼓励民营企业投资兴办乡村的图书馆、文化站等文化服务机构,激发乡村文化产业结合市场的活力。规划、土地、财税、文化等部门可在规划布局、土地使用、财政补贴、税费减免、文化下乡等方面出台优惠政策,吸引更多的社会力量和民间资本参与乡村文化服务和民生改善工作。

(三)要加强乡村文化平台建设

由于平台集成了多方的优质资源,加之内部与内部、内部与外部、外部与外部之间的互动机制,资源的价值不断释放,平台交流的各方也会因此而无限受益,不断扩大。因此,运用科技发展的最新成果搭建各种平台,是文化产业发展中政府、企业、社会多方要求搭建交易平台,便宜市场各方交流互动。发挥政府主管部门职能优势,汇集行业信息和资源,构建有利于文化市场服务业发展的平台,促进企业的交流和交易,推动文化市场服务业发展壮大。搭建服务平台,促使各方多赢。构建覆盖广泛、运作高效、方便快捷的文化信息传播体系。搭建展示平台,促进乡村文化走出去。开展专题推介、论坛、培训,收集、研究、发布国际文化市场的相关信息,为乡村文化产品和项目提供展示、推介、仓储、物流等综合服务。

三、总结

总之,乡村文化产业发展具有广阔天地,发展的空间和潜力还非常广,政府要积极发挥服务保障和指导支持的角色职能,充分引入创新发展的模式,吸引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各级政府机关要保障好、服务好乡村文化产业发展,为他们创造良好的环境和动力,为乡村文化产业发展注入强大的内外合力。

参考文献:

[1]陈晓慧,陈修颖.浅谈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产业振兴[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30(1):228-229.

[2]张红宇.加快推动中国特色乡村产业振兴[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8(4):32-35.

猜你喜欢
探索思考文化产业乡村振兴
三亚学院传媒与文化产业学院作品精选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油画创作教学中意象语言的探索与思考
中学化学兴趣教学初探
广播服务类节目主持人听众意识刍论
中国民营文化产业商会:举办文化产业沙龙
南宁市文化产业发展现状SWOT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