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挑山夫

2019-09-10 07:22徐小芬
炎黄地理 2019年12期
关键词:泰山精神文化

徐小芬

泰山历史源远流长,区域山貌十分独特,且以祭祀文化为背景的泰山故事被广泛传播,这些泰山独有的特征促使其产生了泰山挑山夫。关于泰山挑山夫,历史记载颇多,泰山轿夫频频出现于真实史料,根据其中资料可知,自清代以来,去泰山祭祀的官员以及进香的百姓络绎不绝,泰山轿夫普遍出现。泰山轿夫、挑夫均为泰山周围农民,为了谋生出卖体力,有些是专职工,有些是临时工。随着关于泰山挑山夫文学作品的大量出现,在20世纪后期,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了解挑山夫这个谋生途径。沪剧《挑山女人》中成功塑造了一名典型的女性挑山夫——王美英,她的性格坚韧不拔、温柔善良,并且是一名非常有责任感的农村妇女,该人物形象感人至深、催人泪下。而现在,大多数泰山挑山夫是为了吸引游客而出现。但是,在多种社会影响因素背景下,泰山挑山夫数量逐渐减少,目前已经面临消失的现状。对于社会历史文学领域以及民族艺术方面,泰山挑山夫具有非常关键的文化价值。在文化传承方面,泰山挑山夫主要被用于传统精神传承和发扬,也被应用于文化产业项目的开发。泰山的挑山夫涉及的文学成果主要在书报中刊登,但是这些文艺作品并不能全方位体现挑山夫的精神价值。所以,泰山挑山夫的传统文化传承与价值挖掘越来越受到文化传播领域专家的重视,随着文化、文学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的手段增多,关于泰山挑山夫的文化保护、历史价值以及传承方式等方面均有待进一步加强。

早在20世纪50年代初,泰山相关委员会决定对泰山进行修建,修建过程由泰安县建筑队负责,修建主要原材料以及所用工具均由该建筑队处理,除此之外,建筑队也对挑山夫的劳动进行了详细记录,并进行了相关整理。目前泰安市档案馆仍然存有修建泰山的主要文件以及数据,细致到每日修建的用料量和工具数量报表,这也是在建国初期对泰山进行修建的最真实数据,是泰山挑山夫历史作用的直接体现。在背景改革开放下,人民生活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也大大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作为五岳之首的泰山,不仅有着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观资源,同时也有着厚 重的历史文化资源,因此泰山的旅游经济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因泰山地势险峻,初期科技水平有限,运送物资还需要依靠人力。挑山工人也在这样的背景下,队伍逐渐壮大起来。从最初的十几人,到1998年发展到百余人。挑山工人主要来自泰山脚下附近的村落,经走访调查询问当地老人得知,当时挑山夫行业的需求量非常大。村落中男性大多参与到挑山工作中,因供不应求,也有很多女性也加入到挑山工的队伍中。随着科技的发展,登山索道的建成,现今女挑山夫处于逐渐减少的状态。

在我看来,这个行业很难保持,原因有两个:首先,运输货物量的急剧下降和人们对人力需求也在逐渐下降,所有装卸工的报酬是根据货物的距离和重量来计算的,没有人愿意出卖大量苦力在获取报酬,这导致挑山夫人数减少了。泰山景观区缆车的使用也是导致挑山夫数量减少的直接原因。整个泰山景区对装配工的需求越来越低,挑山夫基本失去了生存条件。且泰山市泰山管理委员会,由泰山管委担任主席,明确禁止同运送商品的游客进行交易,这一规定导致挑山夫失去了其他收入来源。如果一个挑山夫仅仅依靠于运输货物得到收入,是远远不够维持正常家用开销的,微薄的收入也导致了该职业的急剧落寞。其次,工作劳累,越来越少的人选择从事这一职业。在民国之前,人们运输货物的主要途径是人工,很少有持续运输货物的工具,从真实的历史资料中可以了解到,那个时期的挑山夫工作量还是比较大的,除了要运输货物,更多的时间需要运送泰山游客以及香客的行李、生活物品,然后这些均没有详细地记录,所以具体数据无从考证。建国后,在泰山的修建过程中,所有数据均得到了详尽记载。泰山修建的多次工程中,挑山夫既有男性,也有女性,其运货量也不尽相同,男挑山夫的每次运货可以达到50~60KG,相比之下,女性的运货量会小一些,但是也能够达到30~50KG的单次运货量。在几次的修建泰山过程中,所有石料不允许是泰山土石,必须要依靠挑山夫从别的山区进行挑选,然后背运过来,主要的材料有水泥,石头以及石灰等等。运输的生活用品种类则更多。自改革开放到现如今,泰山挑山夫几乎负责着整个泰山的饮品、食品以及纪念品的运输工作,在景区宾馆内也不少见挑夫的身影。泰山挑山夫还原了最原始的山地劳动人民的模样,是一直作为山地区域文化表征而存在。

挑山夫作为泰山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种需要继续传承的抽象文化符号,在文艺、美术、艺术等方面均有着多样化的传统价值。在泰山挑山夫的精神传播过程中,出现了很多艺术形式,大多为舞台剧、美术展、宣传片,主要刻画的是艰苦朴素的挑山夫形象,传播的是吃苦耐劳以及勇于攀登的人类精神。地方政府以精神文化为主要引导路线,在泰山景区建立了展览馆,以挑山夫为主要展览对象,大力弘扬以挑山夫为模范的劳动人民形象与精神,积极影响着泰山景区的发展。泰山挑山夫精神契合了齐鲁大地人民的精神面貌,且在挑山夫精神的发展中,需要将其融入当前区域创新中,赋予新的创业精神内涵。

当前,在我国泰山、华山等著名旅游景点仍然会出现一些挑山夫,在信息社會背景下挑山夫的工作状态以及日常生活备受关注。泰山挑山夫已经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精神产物,是人类劳动的最初形态。随着社会的发展,泰山索道已经建成,虽然无法用索道运输大量货物,但是也导致了挑山夫数量的急剧减少,泰山景观周围的原居住农民也进行了保护性搬迁,农村逐渐也被城镇化,挑山夫的发展受到限制,这样的困境使得传统文化传承受到影响,需引起广泛重视。泰山挑山夫发展与泰山文化相辅相成,其存在意义与泰山历代的祭祀文化、礼拜文化等息息相关。泰山是世界自然遗产,更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挖掘历史的文化价值,重建挑山夫形象,以展示新纪元精神。近些年以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中出现了一种口头相传形式,人们通过口口相传来传颂值得纪念的文明,挑山夫被越来越多的人熟知。关于挑山夫的一些有型文化资产如扁担等也被期待着能够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泰山挑山夫在历史长河中,作为文化一角屹立于史料中,而其具有的文艺身份并不能以山间为拘束,我国山河大川都存留着挑夫的身影,其具有厚重的历史价值感,而泰山挑夫的文化精神还有待继续挖掘。

猜你喜欢
泰山精神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谁远谁近?
拿出精神
美国民众雪中送别“泰山”
泰山天下雄
融入文化教“犹豫”等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