眺望心灵的家园

2019-09-10 07:22王泽铭
速读·下旬 2019年12期
关键词:家园哲学心灵

王泽铭

摘  要:哲学是什么?哲学对于人的生活和社会发展究竟有着什么样的意义?哲学与宗教、艺术一样,源自于人类的精神探索与追求,因为其意义的深邃、问题的思辨而显得比较“形而上”,哲学离普通人的生活实际显得比较遥远。本文探讨哲学与生活的关系,哲学如何走进现实生活,如何让哲学在人生当中生发应用的意义和影响,让人的生命与生活更趋和谐、圆满。

关键词:哲学;生活;现实;意义

很多学生从开始上哲学课时起,哲学之于大部分学生来说是艰深莫测从而另人望而生畏的。无论是西方古典哲学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都因其抽象的概念和理论让人不知其所云。那怕暂时窥测到了点滴的含义,即刻又如坠云里雾里,使多少人发出哲学是“雾里的昙花”这种感慨。而作为中国文化之根的中国古代哲学,因其古文的偏僻,加之没有形成系统而在学校里独立为一个学科,学生们对内蕴深厚的中国古代哲学了解的就更少了。

哲学究竟是什么,一提起它,马上就有那么多旷世名家闪现。智者苏格拉底,神的使者柏拉图,刻板的老头康德,理想主义的黑格尔,悲观主义的叔本华,追求共产主义理想的马克思。他们是哲学的象征和代表,然而这些伟大人物留给我们现代人的究竟是什么,我们一遍遍地学习他们的理论对我们的生活究竟有什么意义。坦白地说,学了几年之后,这个问题弄清楚的人并不多。我们通常说学以致用,而我们学了很多年的哲学对我们的生活或工作有多大作用还是个问题。正因为一学到哲学,我们就毫无例外地把中外哲学家如数家珍地罗列一遍,其思想我们又不求甚解,也就是应付一下考试罢了。结果哲学问题留给我们的印象除了深奥与伟大,我们几乎找不到更加合适和更让我们满意的答案。

笔者曾机缘巧合地读了几本中国台湾地区哲学教授傅佩荣先生的关于哲学的书。在他的书里,出现最多的关键词除了“哲学”以外,大部分是“生活”“人生”“心靈”。他也谈上面提到的大哲学家,与一般教科书不同的是,他谈这些人的人生,谈他们的生活逸事,谈他们怎样从生活中提炼出哲学,又把这些哲学用回到生活中去,并成为他们一生的准则和理想。我们了解了倔强的苏格拉底为什么从容地饮下毒酒,康德为什么像时钟一样过着刻板的生活,孔子为什么身居陋室还能怡然自得。他们的哲学与人生紧密相连,与理想紧密相连。他们的哲学其实并不是我们今天在课堂上所学的那个有些空洞、有些遥远的哲学。真正的哲学是一种理想信念,是一种人生态度,是一种生活方式。

卢梭曾经这样说过:生命本身没有意义,你必须赋予它意义;而其价值也透过你所选择的意义而彰显出来。苏格拉底说:不经过证明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哲学就是为生命赋予意义和让生命经过证明。我们不能说过去我们的课堂曲解了或掩盖了哲学的含义,但至少给予哲学太多抽象和不切实际的解释。让哲学变成干巴巴的说教,而没有把它变成活生生的东西。

哲学是一个积累知性的认识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得到生命确证的修炼过程。人的生活中不能没有哲学,就是因为人的生活不能没有信念,不能没有理性的生活方式,更不能让心灵飘忽在物欲、人欲横流的世界里无所依存。

人们需要不需要心灵的守护,心灵的家园对我们是否重要。今天,世界与时代飞速发展,我们的物质生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富有,资讯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发达。但我们发现,比起以往,我们更容易精神疲惫,更不愿意与人交往和沟通,心灵更加脆弱,生活似乎前所未有的不安全。我们易怒,暴躁,随时会迁怒于别人。当没有人可供我们迁怒的时候,我们选择自杀。有人称现代的年轻人是“垮掉的一代”,有人说这是一个心灵荒芜的时代。我们的心灵似乎真的已经流离失所,以至于任何事情都让人很难提起精神,很难吸引人们的注意力。无论是官方推动的主流文化,还是商业运作的大众文化,都不能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人们自己可能都不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些什么。然而我们可以通过一个例证来考察一下我们的心灵到底需要什么。

2005年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中的一个节目赢得了全国观众的赞赏和好评。那就是中国残疾人艺术团聋哑人表演的《千手观音》,它像万丈悬崖上一棵青葱的小树,惹来全国观众的怜爱和深思。有人说那是因为它由残疾人表演,因此博得人们的同情与关切。其实不然,大多数人在欣赏这个舞蹈时,是忘记了表演者的特殊身份的。人们沉浸在一种决不是怜悯与同情的情怀中,那是一种来自天籁的宁静与和谐,是一种静谧和安详。

我们曾试图寻找“蒙娜丽莎”那神秘的笑容里究竟有什么在吸引我们的长久驻足和凝神遐想,还有田园交响曲那让人恍惚不知身在何处的音响。我们可以这样想,在基本物质生活之外,我们——每个人都需要一个来自心灵的家园,那里寄托着我们无限的情思畅往和美妙的梦想,那里才是我们真正的精神栖息地。我们应该回望和保护自己的心灵家园,把它精心呵护,用心珍藏。

《千手观音》中的聋哑姑娘对声音的无感知使她们的心灵变得更加富于表现,让她们的姿态显得更富生命力和对生命的更加依恋和渴求。而我们正常人是很难以如此寂静的心灵去感悟生命、表现人生的。纷繁复杂的世界对我们产生各种影响,我们在声色变幻里随波逐流,早已丧失了内心丰富敏锐的感知力和领悟力。我们沉溺在对欲望的苦苦追求和所求不得的困境中。这让我们深深感到那些残疾演员分明是落入凡间的精灵。她们能将如此让人心驰神往的世界以她们特有的方式展现在我们面前,而我们这些正常人在她们面前是如此无能为力。我们在这个节目中看到了“天人合一”,看到了永恒,看到了人们内心强大的力量。它把人生的哲学意义表达了出来。

我们今天的生活比以往更需要哲学,哪怕它不能像宗教那样解决生与死的问题,但我们需要它对心灵的滋养,需要它给我们创造一个稳定牢固的心灵家园。我们在劳碌奔波的生活里要么随波逐流,人云亦云;要么坚定自己的一份理想,坚固自己的心灵,即便不能活得异常精彩,至少我们可以知道自己身在何处,去向哪里。

哲学到了揭开神秘面纱向人展开微笑的时候了。哲学的任务就是走进现实生活,帮助人们筑起心灵的家园,让人的心灵柔和却坚定、充满激情和理想。哲学是一种创造,一种理想的实现。

就像柏拉图在诗中向星所说的:

当你眺望星星时,啊,我的星星!

我默祝我自己就是天空,

用千眼万眼来俯视你的仪容。

指导老师:杨宇恒  宋 彦

参考文献

[1]傅佩荣.生活有哲学[M].新华出版社,2012.

[2]﹝美﹞埃德蒙·伯克·费德曼著,马菁汝译.艺术教育哲学[M].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16.

[3]﹝日﹞稻盛和夫著.活法[M].人民东方出版传媒,东方出版社,2012.

猜你喜欢
家园哲学心灵
将大自然带进室内的家园
家园
寻找失落的家园
心灵真正的荒凉来自太多的快感
唤醒心灵
绿家园
大健康观的哲学思考
在大地上寻找心灵的栖息
晾衣哲学
幽默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