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背景下校园媒体在当代大学生思政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2019-09-10 13:00丁聪
速读·下旬 2019年12期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

丁聪

摘  要:文章以新媒体时代为背景,阐述了目前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政教育的特点。同时,温州职业技术学院与时俱进,将校园媒体与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政教育的特点结合起来,利用便捷性,借助PU等手机软件,制定体系化思政教育主题活动、紧抓多样性,多种校园媒体平台并用,打造特色思政教育品牌、依托虚拟性,打破空间、时间限制,发挥校园媒体思政教育时效性,将校园媒体充分应用于大学生的思政教育之中。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随着社会全球化趋势的日益明显,资源共享、经济文化互融的现象已经成为目前最为热门的话题。资源共享所带来的是一个崭新的时代——新媒体时代。新媒体时代所带来的信息多样化、资源丰富化给予当代社会一个开放性极强的信息空间,随着信息与文化、政治、经济的融合度越来越深,人们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变得愈发的重要。而伴随新媒体成长起来的大学生们,他们的思想观念主要体现出多样化,大学生群体的生活、学习、娱乐主要还是集中在校园之中较多,为此如何应用如今多样化的校园媒体对大学生进行思政教育就变得尤为重要。

一、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政教育的特点

原有的思政教育模式固然有其实用性和作用,但是不得不承认,原有的思政教育模式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其模式中的弊端和不足已经越来越凸显,模式单一、缺乏新颖载体、学生接受理解吃力等问题日益凸显。为此,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来对思政教育的效用性进行改变,但是,改变所取得的成效甚微。实际上大学生的思政教育本身所针对的群体就是当代大学生,大学生与社会以及教师有着不同的思维方式,他们对于事物的追求往往更集中于新鲜、有趣、易理解的特点之上,为此对于大学生思政教育可以做的更为“接地气”,可以将实体落在校园媒体之上,将大学生思政教育与校园媒体相结合,从而发挥出校园媒体的本身特性,实现其在思政教育中的作用。同时,结合新媒体的特点,借助好校園媒体这一载体,对当代大学生开展思政教育工作,才能将思政教育真正做到实处。新媒体时代总结起来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一)便捷性

对于传统的思政教育模式,更多的可能集中于一些常规的思政教育途径,实践类活动、座谈会等模式是最为常见的。而新媒体时代的来临,则会带来更多延展性的途径,微博、微信、抖音等都是目前大学生最为常用的新媒体工具。新媒体时代其主要依托的还是互联网这一载体,而互联网的则具备传播快、易获取、内容多样化等一系列的特点。

新媒体时代所带来的附属工具,可以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在短时间内将所需要传递的思政教育理念,迅速的传递到学生的“需求囊”中,同时这种优势容易让大学生接受,引起共鸣,深入记忆,将思政教育所要传达的要素充分互联网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传播迅捷、内容具体、较易引起共鸣等方面,学生基于新媒体技体平台上进行思政教育学习,可以将知识更为系统化、全面化的进行吸收。这种便捷性的特点,即可以称为是效率性的体现,也可以进一步拓宽思政教育的模式理念。

(二)多样性

传统的思政教育,对于思政教育的传授其实还是具备一定的“强迫性”,教师在思政教育的状态中,始终是处于一个主导者的地位,教师根据自己的需求将知识进行传递。而在新媒体时代的背景之下,思政教育的载体更加的多样化,带给学生的个性体验会更为丰富,这种“朋辈感”十足的思政教育平台的出现,使得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喜好和需求,选取自己喜欢的模式和新媒体载体进行学习,在对相关的内容进行不断地探求, 思政教育的效果,往往会得到“大跨步”的提升,从而可以使学生参与思政教育的意识得到增强。

(三)虚拟性

在高校师生关系中,往往经常是通过面对面或者电话等进行交流,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所带来的最大的便利便是将这种虚拟的世界和现实的世界结合起来。教师在进行思政教育之时,打破了以往的关于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性,教师可以借助虚拟技术,摆脱传统课堂在空间、时间上面临的制约。

二、新媒体时代校园媒体在思政教育中的应用

在新媒体时代的大背景之下,教师应将自己与学生定位在平等的地位之上,借助各类校园媒体为学生提供发展思维,获取新鲜思政知识的平台,在无形中拓宽了学生获取信息和知识的来源。因此,作为高职院选,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在面对新媒体时代的冲击之时,果断扛起新媒体思政教育的“大旗”,将校园媒体与新媒体时代便捷性、多样性、虚拟性的特点结合起来,采取多种形式将校园媒体应用于学生的思政教育之中。

(一)利用便捷性,借助PU等手机软件,制定体系化思政教育主题活动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应运而生的就是各类手机APP软件,智能手机的发展,也为APP的使用和风靡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机遇。与此同时,当代大学生也更乐于通过各类APP软件进行信息的获取。为此,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将PU这一手机APP软件作为主要的思政载体,在该应用软件中,将各类活动融入思政元素,进行细致化的划分,如:思政主题班会、思政教育知识竞赛等规划为“博雅学堂”,各类思政活动也会定期在PU平台上进行发部,通过将活动的细致化划为,从上而下的制定体系化的思政教育主题活动,大学生在体系化的思政课堂中,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参加各类思政教育活动,真正可以体会到校园媒体所带来的思政学习的便捷性。

(二)紧抓多样性,多种校园媒体平台并用,打造特色思政教育品牌

校园媒体在各类大学中都会有着不同的作用和形式,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则紧抓多样性,多种校园媒体平台并用,通过官方微博、官方微信、官方论坛这“三官”,对大学生进行主流思政教育理论化的学习。同时,各二级学院、系部则依托学院“三官”,结合自身的特色,打造符合自身实际需求的特色思政教育品牌,如:机械工程系就打造“小齿轮”学生主题党支部,将独具思政特色的“小齿轮”作为吉祥物,将各类思政教育活动都结合起来,将各类新元素融入其中,举办各类思政教育主题活动,这种多种校园媒体并用的思路和举措,使得思政教育真正办到了学生的心里。与此同时,温州职业技术学院还借用校园广播站、校园电视、校园电视台等校园媒体,进行思政教育,做到了“一系一品牌”。

(三)依托虚拟性,打破空间、时间限制,发挥校园媒体思政教育时效性

校园媒体的虚拟性打破了传统思政教育对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而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则充分抓住这一特点,依托虚拟性,打破空间、时间限制,发挥校园媒体思政教育时效性。抖音、钉钉直播、慕课的使用已经成为其思政教育的“常规操作”,教师将自己获取的思政教育理念通过各类直播软件进行录制,在上传到“云空间”,使学生可以做到新鲜思政信息随时阅,思政信息时时达,从而保证了思政教育的时效性,也进一步将课堂思政落到了实处。

三、结语

综上所述,大学生目前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塑造的关键时期,而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则是为大学生的思政教育带来一种新的方式和途径。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利用校园媒体进行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模式,值得借鉴。但更多的需要树立的理念则是只有对思政教育途径进行创新,增强大学生具有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才能有效抵制新媒体带来的不良影响,实现开展思政教育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程力.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现状及创新研究——以长春理工大学为例[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6):24-25.

[2]贾媛媛.论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策[J].智库时代,2019(5):202-203.

[3]张琳娜.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挑战及对策[J].西部素质育,2018(24):23-24.

猜你喜欢
新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新媒体时代微写作特征及对策研究
探析新媒体时代下高校共青团工作的网络化转型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现状调查和对策研究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