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2019-09-10 13:00叶向红
速读·下旬 2019年12期
关键词:应用探讨思维导图英语教学

叶向红

摘  要: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有听写、阅读、口语训练等多个环节,其中阅读环节是英语教学的核心。英语阅读要求学生熟悉文章中的单词和基本的句子结构,并且能够娴熟地进行意译转换。初中英语教师教好英语阅读,可以帮助学生扩大自身词汇量的知识储备、进一步理解英语文章的结构安排,使学生在巩固语言基础的同时,能在更深的层次理解教师所教授的文章内容,进一步掌握运用英语知识的能力。而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思维导图,围绕课件进行相关的展开和延伸,将会使学生跟随预设好的思维路径进行思考活动,有助于课堂进度的顺利推进和教学效率的提高,也能让学生主动学会逻辑思考和初中英语阅读的应试方法。本文介绍了思维导图的具体概念和含义,指出当今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出现的弊端,并详细阐述了在英语教学过程的各个阶段应如何使用思维导图,达成理想中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初中阅读;英语教学;思维导图;应用探讨

据有关数据显示,英语已成为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一门语言。我国在1986年把英语列入义务教育的科目名单,英语在学生学习生涯中所占的分值比例不断上升。初中阶段学生的智力正在迅速发育,因此初中是学习英语的关键时期,教师应当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段教授初中英语,使学生感受英语的魅力和学习英语的乐趣。大多数初中学生对于英语产生抵抗或抵触的心理,是因为难以迈过英语阅读的门槛。较低的词汇量和对英语表达方式的陌生,成为英语学习的拦路虎。因此,教师应当重视英语中的阅读教学,从基础上帮助学生扩充自身的词汇量、提高阅读英语文章的速率,排除学生对英语教学的恐惧心理。这样,学生才能够对英语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主动地参与进课堂,更好地掌握教师教授的英语单词和语法。

一、有关思维导图的介绍

思维导图的别称有心智导图、树状图、概念地图等,是用图形记录思维过程的一种简单高效的思维工具。人在使用思维导图时,利用具体的图形和线条,将自己脑海中抽象的想法按照级别一层层地表现出来。这样的记录方法充分调动了左脑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右脑对于图形的记忆能力,能够使学习的内容印刻在脑海中,不易忘却,达到长时间记忆的效果。英语教师在初中英语的教学中使用这一方法,将会化枯燥的英语文字内容为具体可见的图表,让学生迅速理清文章大致的结构,并在对应的文章段落里找出对应的单词进行填充,大大提升联系思考的能力。思维导图中鲜艳颜色的图形也能快速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对课堂学习内容产生主动接近和思考的欲望。

二、当今初中英语教学的弊端

第一,沿用死记硬背的教学方法。初中英语教师依旧沿袭传统教学模式,学生在固有的背诵和生硬的理解中学习,难以对阅读内容产生深层次的记忆理解。

第二,缺少整体性的联系和总结。教师在为初中学生讲解英语文章时,将课堂的大部分时间花费在解释词汇的意义和文章中单独的语句上,不利于学生形成自己完整的英语知识体系,学生不能提升联系知识点、灵活运用英语知识的能力。

第三,不能教授英语阅读的技能。英语教师不教授学生理解出題人思维和出题倾向的相关技巧,学生会在做习题时无法准确在棱模两可的问题选项中,找出正确的答案。初中英语教师在进行英语阅读教授的时候,需要让学生学会从技巧上把握出题者的具体思路。

三、初中英语教学中思维导图的运用

(一)课前展示思维导图

在进行正式的课堂教授工作之前,初中英语教师需要设置一个有效的过渡环节来吸引活泼好动的初中学生的好奇心和注意力,诱使学生卸下对英语防备与抗拒的心理,专心投入到对于课文内容的学习之中。教师可以在幻灯片或黑板上绘制思维导图的具体枝干,提前将所要教授的英语课文内容剖析成分散的段落和细节,随后在思维导图上根据材料之间的联系进行排列,在分支处适当安排空格,便于学生在阅读课文后自行填写。如在教授沪教牛津版初中英语七年级下册“Unit 1 People around us”时,教师根据课文中人物出现的顺序,依次在思维导图上列出文“my grandma”“my friend”和“my Maths teacher”这三个人物,并在文字后方留下下划线,空缺出人物的特征,以此作为课堂的导入。接着,教师再让学生阅读课文后自己填写关键的缺失信息,如在分别找出祖母的特征“short”“grey hair”朋友爱丽丝的特征“tall”“wear glasses”,李老师的特征“tall”“thin”后,学生可以在回答教师问题时补充在下划线上。学生通过思维导图的引导,对所学的英语课文会有大概的认知,初步认真研读课文中的每个句子和单词,知道该篇导入的文章是在介绍自己身边的人,同时在脑海中形成了有关形容词的知识体系的雏形,对一系列形容仪态特征的英语形容词都有了初步的了解,也熟悉了形容人物的英语称谓。

(二)阅读教学中使用思维导图

初中学生的词汇储备量较为贫乏,因此在阅读英语文章的过程中会出现障碍,出现不认识单词和不会翻译的问题。教师可以通过查看学生在填写思维导图关键信息时漏掉的单词内容,进行针对性的单词教学和文章阅读指导。如在“Unit 1 People around us”这篇课文中,教师在制作思维导图时将生词thin(瘦的)、grey(灰色的)、remain(维持,保持)、encourage(鼓励)纳入了枝干列表中,学生将会在课堂前的预习时接触到这些较为陌生、或以前出现过但未曾留意的词汇,在自己尝试、未填写出后将着重注意听教师的讲解,并在学习单词后有更深刻的印象。同时,英语教师在制作思维导图时应当将这些单词进行分类,thin是用来形容人外表特点的形容词;grey是形容祖母头发颜色的形容词;remain是动词,可与名词搭配,如“remain friends”意为“保持朋友关系”;encourage是动词,在文中的用法是“教师鼓励学生”。学生在思维导图的指导下,对于单词含义的所属类别以及单词的词性都将会有进步性的认识。

(三)巩固练习时使用思维导图

从整张英语试卷考察的内容来看,阅读理解所占的比分较听力、写作而言都较大,因此有“得阅读理解者得天下”的说法,英语阅读的教授环节应受到重视。英语是文科性的科目,需要大量的记忆背诵和强化巩固,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而需要科学和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作为辅助。在学习完课文内容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在脑海中留下的印象,自行绘制一张思维导图,或打印出与课文有关的思维导图,空缺出关键的信息让学生填写。这样的巩固练习摒弃了传统机械式的重复,让学生能够在宏观的维度,从文章整体出发有规律地进行记忆工作。通过批阅巩固练习时学生所做的思维导图,教师还可以更加清晰地发现学生在拼写单词中发生的错误,以及运用语法的谬误,大大提升了工作和批阅作业的效率。

(四)课下培养学生主动使用思维导图的习惯

教师应当让学生在做课外练习时,主动用思维导图对自己的思路进行清晰的规划和描述,便于自己比照答案后,可以及时进行思维的复盘,找出不熟悉的知识点。

四、结束语

在英语学习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初中英语教师应当掌握科学的教学手段,利用思维导图的便利和优势提升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思维导图在课堂上的运用,使学生重新燃起对英语学习兴趣的火苗,更加完整地将文章结构和内容细节呈现在学生的面前,让庞大的课后的复习总结工作也得到一定程度上的减少。初中英语教师将思维导图的教学方法融入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有助于为学生奠定扎实的英语基础,并能养成科学的阅读习惯,在未来的英语学习中减少压力。

参考文献

[1]江海啸.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新东方英语中学生,2019(07):33.

[2]耿卫华.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探讨[J].新课程(教师版),2019(06):154.

[3]杨彩红.浅谈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复习课中的使用[J].新课程:中学,2017(110):150-151.

[4]韦雪提.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新課程·中学,2019(9).

[5]冯国俊,王静芝,邓丽玉.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新探[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6(214):211-212.

猜你喜欢
应用探讨思维导图英语教学
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概念课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软件辅助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研究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ADS—B在空管中的应用探讨
生物监测及其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探讨
水溶性色粉在防冻液中的应用探讨
高中英语阅读文本中融入思维导图的研究
Long的互动假说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中EGP+ESP模式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