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馆声乐培训法的创新思考

2019-09-10 13:00努热加娜提·也斯肯德
速读·下旬 2019年12期
关键词:文化馆创新

努热加娜提·也斯肯德

摘  要: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文化事业也进入到了一个繁荣的新时代。文化馆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广大人民群众精神文化水平的缩影,但目前文化馆的声乐培训已然无法满足声乐教学的各项需求,文化馆声乐培训法亟需创新,谋求新发展。笔者将就现如今文化观声乐培训的几点问题,对其提出一些建议,希望能给文化馆的声乐培训带来新思路。

关键词:文化馆;声乐培训;创新

一、引言

文化部关于《文化馆管理办法》中规定,文化馆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开展流动文化服务;指导群众业余文艺团队建设,辅导和培训群众文艺骨干,提高群众文化素质。作为文化馆的声乐辅导老师,要认真贯彻落实文化管理办法,面对不同层次的群众,需要尽心尽力地去提高他们的声乐水平,并在此基础上对培训方法进行创新,以谋求培养出更为出色的声乐人才。

二、传统文化馆声乐培训法

当前形势下,根据国家政策的扶持和规定,文化馆作为免费的艺术培训机构,为广大群众进行艺术培训。在各类免费的文艺活动盛大举行的情况下,既陶冶了群众的情操,使群众的综合素质得以提升,又提升了声乐老师的培训授课能力。自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群众对艺术文化的认识有了进一步提升,国家也大力开展并扶持艺术文化,加之最近声乐类的综艺节目增势迅猛,向社会传播了大量健康、积极向上的艺术文化,在无形中使民众对声乐文化的热情得到了提升。

但传统的声乐教学大多以理论传授为主,教师为授课主体向学生灌输乐理知识等,学生只需要认真倾听。这种方式十分缺乏互动,学生处于被动吸收知识的地位,无法发挥主观能动性对知识进行归纳理解,久而久之会丧失学生对声乐的兴趣,不利于进行下一步的学习。与之相反的还有另一部分声乐教师更偏向于实践教学,强调实践出真知,一味地进行技术训练而忽略理论知识的基础作用,导致学生对乐理知识知之甚少,提起声乐的话题便不知所措。

因此对于传统培训方法,我们要知道,过分强调理论或者过分强调实践都不是进行声乐学习的科学方法,培训法的创新需要我们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吸收传统培训法的长处,并结合当下时代的情况,使培训既可以发挥教师的作用,又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

三、文化馆声乐培训法的创新

1.整合教学内容和资源,结合声乐理论与实践

声乐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重要的艺术学科,在经过一个接着一个歌唱家与艺术家的传承,也在不断地推陈出新,产生了大量的声乐理论。首先文化馆的声乐老师可以将其与所掌握的知识结合,对教学内容和教学资源进行完善的归纳整理,使教学方法能够适应当下的环境。其次还应该将理论和实践都放在同等的地位,不能够厚此薄彼,从理论出发并结合实践,使两者达到有机统一。

首先在进行声乐培训之前要先确定学生适合什么唱法模式——美声、通俗或是民族,因为唱法模式不同,风格也会有所不同,故而教学方法也会随之发生变化。民族讲求发声的自然度,强调行腔与咬字;美声唱法注重发声技巧和发声的规范性,比较具有穿透力;通俗唱法则更多的是注重乐感。拿美声举例,首先要向学生传授理论方面的知识,美声训练要控制气息,将气息均匀施放支持声音发音,口腔内部后面要打开,下巴打开,喉头放松,高音低唱低音高唱,声音要饱满有共鸣,然后给学生做示范,最后带领学生进行实践,练习呼吸——在吸气与呼气时寻找横膈膜,在学生练习练习发音的时候,对其进行纠正。这样才能够使学生在实践中理解声乐理论知识,并将声乐理论知识得以运用。

2.广泛应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活动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多媒体不断普及,无论是日常生活还是学习,身边都充斥着自媒体的影子。自媒体使人们能够更加方便快捷的获取所需的知识,由此,文化馆的声乐教师要想适应社会发展的脚步,就要学会多利用自媒体为自己的教学增添一抹新的光彩,以此丰富教学内容。

声乐教学是一门融歌唱表演为一体的学科,传统的教学方式仅仅是依靠教师的教授,辅以乐器,学生进行跟唱、跟弹,教学形式较为单一,学生往往会在练习基础的时候感觉到枯燥无比。而多媒体的介入给枯燥氛围的声乐课程注入了一丝生机。文化馆声乐教师在进行曲目科普的同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平台,全方位的展现所授歌曲的创作背景、创作故事以及多个版本的翻唱,运用多媒体视频与音频相结合,使学生更直观的了解到文字背后所蕴含的创作背景,体会到音乐的意境和乐趣。例如在进行对《春天的芭蕾》或者《炫境》的科普时,可以选择由多媒体展示各翻唱版本视频,结合演唱音波对各个版本做出对比,配以教师对歌曲创作背景的讲授,使学生达到对整体歌曲全面的了解和把控,从而激发出学生的表达情感,使之更好地完成歌曲的演唱。

四、结论

文化馆作为国家公共的免费机构,其声乐培训形式应该丰富多样且不断进行改进,以满足不同社会层次群众的需要。文化馆的声乐培训不仅仅是对人们日常生活的丰富,更是提升人们艺术水平行之有效的手段,是人民群众精神文明高度发展的集中表现。作为文化館的声乐教师,我们应该秉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坚持对文化馆声乐培训法进行不断地创新,促进社会文化的进步。

参考文献

[1]朱腾.关于文化馆声乐培训法的创新研究[J].大众文艺,2017(20):16-17.

[2]马青天.文化馆声乐培训法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2018(24):472.

[3]聂卫华.中西声乐文化的比较与弘扬民族声乐的思考[J].湖南社会科学,2018,190(06):201-207.

作者简介

努热加娜提.也斯肯德(1967.01.10—),女,新疆塔城人,哈萨克族,大专,副研究馆员,研究方向:声乐表演艺术。

猜你喜欢
文化馆创新
硅元尚瓷文化馆即将揭牌
寻访呈贡非物质遗产文化馆
章堰文化馆
家乡
大爱有光
民俗文化艺术馆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