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师型”教师内涵及其教师队伍建设

2019-09-10 13:00刘红梅
速读·下旬 2019年12期
关键词:双师素质建设途径双师型

刘红梅

摘  要:中国制造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双师型”教师短缺的问题日益凸显并成为阻碍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因素,每名职业院校专业课教师,理清“双师型”教师的内涵进而向其靠拢是建设“双师型”高质量教师队伍的基础。

关键词:双师素质;内涵;建设途径

中国制造从“从无到有”的基础工业阶段发展到现在,已进入第三个三十年发展的新阶段——“从多到优”的提高产业质量阶段。高质量智能制造阶段需要大批的“国匠”——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而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师则成为“国匠之师”,“双师型”素质是成为“国匠之师”的基础。

一、“双师型”教师内涵

“双师型”教师即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师,这一提法是有关部门在借鉴发达国家职业教育理念(如德国的“双元制”)结合我国国情做出的提法。

何为“双师型”?教育部门并没有明确的定义。现在普遍的认识有三种:一为“双证型”,即“双师型”教师=教师证+行业技能等级证;二为“双职称证型”,如“讲师证”+“工程师证”;还有一种为“复合型”即“双融合型”,亦即上述两证、两职称证都有即为“双师型”教师。无论怎样的说法,大家普遍的共识是能讲授理论又能指导实操即可以认定为“双师型”。

我通过学习教育部等四部委2019年8月30日印发的《深化新时代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及学习习主席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指示(2018年1月3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结合自身实际经历及通过每年寒暑假社会实践的调研和座谈认为“双师型”教师内涵有三层意义,或者说有三方面的要求:教师与技师(或工程师)在知识、能力和态度三方面的融合。

第一,职称要求:既有教师职称又有技能或工程技术资格证书;

第二,能力要求:理论水平和实践技能都达到一定水平;

第三,与时俱进(动态)要求: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按照国家职业标准、教学标准及1+X证书制度和相关标准开展教学。

因此,“双师型”教师是指具备良好的师德修养、教育教学能力,具备良好的行业职业态度、知识、技能的持有“双证”的专业教师。

二、“雙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的迫切性

立德树人,师德为范;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

世界各国都想成为即将到来的第四次工业革命的主角,各国也有各自的优势和路径:如美国的“工业互联网”、英国的“制造2050”、日本的“机器人计划”,我国则提出“中国制造2025”。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和关键,这就要求高职院校能培养出适应这种发展要求的高技能人才,但职业教育教师队伍还存在着数量不足、来源单一、校企双向流动不畅、结构性矛盾突出、管理体制机制不灵活、专业化水平偏低的问题,尤其是同时具备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能力的“双师型”教师和教学团队短缺,已成为制约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瓶颈。

为此教育部等部门先后出台多项举措。如教育部2008年4月9日颁布的(中央法规)附件:“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指标体系”——将“双师素质”作为评估指标之一,还有《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职教20条)、《深化新时代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等。在“实施方案”中明确写道“自2019年起,除持有相关领域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毕业生外,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高校相关专业教师原则上从具有3年以上企业工作经历并具有高职以上学历的人员中公开招聘;自2020年起,除‘双师型’职业技术师范专业毕业生外,基本不再从未具备3年以上行业企业工作经历的应届毕业生中招聘,特殊高技能人才(含具有高级工以上职业资格或职业技能等级人员)可适当放宽学历要求”,“到2022年,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占专业课教师的比例超过一半”……2019年12月10日,教育部、财政部公示了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简称“双高计划”)拟建设单位名称,197所高职院校入选。“双高计划”明确提出职业院校要“与行业领先企业在人才培养、技术创新、社会服务、就业创业、文化传承等方面深度合作,形成校企命运共同体”

种种迹象表明,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建设势在必行,迫在眉睫!

三、影响“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因素及解决途径

“双师”素质是适应以智能制造技术为核心的产业转型升级需要,是适应新时代职业教育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可目前在职业院校中,“双师型”素质的教师人数比例并不高,已有的人员素质良莠不齐,没有的相当一部分是“为证考证”。

我认为影响“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因素主要还是大环境:校企合作流于形式,很多学校规定的专业教师5年6个月的社会实践也是“走走过场”。专业教师不是不想学习“真材实料”,而是没有途径,没有形成真正的“校企人员双向交流协作共同体”。教育部等四部委颁布的《深化新时代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中明确提出了解决上述问题的途径。

其次是学校层面:现在我校的通识课教师、理论型教师、理实一体化教师在课酬及其他待遇上没有任何区别,通识类(公共基础课)老师几十年就讲一门课,而专业课教师每学期带多门课(教新兴专业的老师最多的一学期教5门课),要学习多门技能实操,还要撰写任务工单……“一刀切”的做法打击了双师素质教师的积极性。因此学校应制定长效的偏移具有双师素质的理实一体化教师的政策及建立长效激励机制(如建立组织保障、经费保障等)促进双师队伍的建设,如课时计算、职称评聘、教科研积分等。

我们盼望着这一天早点到来。

猜你喜欢
双师素质建设途径双师型
五年制高职教师持“双证”非“双师”素质现象及对策的研究
基于浙江省港口建设现状的低碳港口建设途径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保障与实施
吉林省经济转型对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影响
新时期民办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校企合作是提升职业院校专业教师“双师素质”最有效的途径
探析应用型本科院校新闻学专业“双师素质”培养存在的问题
民办高校转型背景下“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探析
高职计算机专业加强企业锻炼培养教师“双师素质”的分析与探索
国防动员软实力建设途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