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驱动,授之以渔

2019-09-10 11:51徐红
速读·下旬 2019年12期
关键词:目的阅读策略任务驱动

徐红

摘  要:用任務驱动法激发学生有目的地阅读,引导学生在充分读书、表达实践等亲历的过程中不留痕迹地建立了浏览、细读、提取关键信息等阅读策略。

关键词:阅读策略;目的;任务驱动;运用

2019年9月,小学语文4—6年级统编教材全面启用,尤为重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出现了一个新朋友——阅读策略单元,整个单元的学习都要集中到阅读策略的习得上,是学生在阅读体验活动中对某一策略,通过不断感悟、积累、尝试运用的系列过程。旨在让学生获得必要的阅读策略、习作能力。第7版《现代汉语词典》对“策略”一词的解释是“根据形势发展而制定的行动方针和斗争方式”。笔者理解的阅读策略是指阅读者在阅读中有目的、有意识、即时和灵活的一系列阅读行为和能力。在了解阅读策略单元的编排思路后,对统编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为“有目的地阅读”策略单元的教学方法进行了探讨、梳理。

一、明确任务,激发体验兴趣

本单元要落实的语文要素为“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有目的地阅读,就是根据阅读目的、学习任务或生活需要获得信息进行的阅读,包括获得作者表达的信息,筛选重要的信息,区分重要的和非重要的信息。任务驱动法,可以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应用学习资源进行自主探索。教学本单元时可充分利用阅读提示中的任务切入,有的放矢,用任务驱动学生带着目的积极主动进行阅读实践。如:《竹节人》教学片段:

师:今天,我们要学习阅读文章的方法,导语告诉我们:同一篇文章,阅读的目的不同,关注的内容、采用的阅读方法会有所不同。课文给了我们三个任务(阅读提示给学生三个任务:①写玩具制作指南,教别人玩这种玩具。②体会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的乐趣。③讲一个有关老师的故事),请同学们读一读,弄清楚任务是什么。

师:大家都明白了要完成的任务,接下来,我们就来完成第一个任务。请一位同学告诉大家,这个任务的阅读目的是什么?

生:通过写制作指南,学会做和教别人玩竹节人。

师:那么,请同学们快速读课文,找出做竹节人的相关段落。

师:这几位同学找的又对又快,可以告诉老师,你为什么找的这么快?

生:读课文。

师:你是用什么方法阅读的?逐字逐句地读吗?

生:快速浏览。

师:对,我们带着目的快速浏览就找到了相关段落,现在你们可以制作指南了吗?

生:不能,还需要仔细阅读相关段落。

师:请同学们仔细阅读相关段落,小组合作完成玩具制作指南。注意要讨论指南的呈现形式。

各小组分享制作指南。有表格式、有图表式,还有用先、然后等连接词按续用文字表达的。

师:同学们圆满地完成了第一个任务。你们回忆一下,我们是怎么带着阅读目的完成这个任务的?

生:先是快速浏览,找到相关段落,再仔细阅读相关段落。

师:仔细读完之后呢?是怎么制作指南的?

生:提取了制作过程的关键词语、句子以图表等形式制作的。

师小结:我们根据任务,确定阅读目的,在浏览课文的基础上,跳过其他内容,快速的找到我们需关注的内容,在细读的过程当中,提取关键信息,从而知道了竹节人的做法。当我们带着目的阅读文章的时候,我们就能根据自己的阅读需求把一篇很长的文章读短。

(板书:目的——浏览——跳过——细读——提取关键信息——完成)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用上面的方法继续学习如何玩竹节人。

三个任务不同,学生依据第一个任务,有意识地选择了阅读方法——浏览并细读相关段落,完成了学习任务,获得了完成这一阅读任务的阅读策略,引导学生获得必要的阅读策略,成长为积极的阅读者。

二、亲历实践,无痕体验策略

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不教。”当学生自己掌握了阅读的方法和策略时,就可以满足自己的阅读需求了。在上面的《竹节人》教学片段中,教师引导学生带着任务目的去阅读,引发孩子探究的问题意识,在孩子们自己实践、体验之后,用“你为什么找的这么快?”“逐字逐句地读吗?”“找到了相关段落,现在你们可以制作指南了吗?”等简单的问题引导学生在充分读书、制作指南等自己亲历的过程中不留痕迹地建立了浏览、细读、提取关键信息的阅读策略。再如:在学习《宇宙生命之谜》时,让学生带着解开谜底的疑惑阅读,学生主动探究、阅读实践,潜移默化中体验、习得了与问题相关的内容就细读,关系不大的段落就可跳过、粗读,从而实现了有目的的阅读之策略。

三、迁移运用,统整悟得策略

“语文素养表现”强调从所学到所用,学习是为了运用,要教会学生在文本中提取、整合、转换需要的信息,做到为表达实践所用。在教学本单元时,每一篇课文都可以设计实践运用环节,例如:《竹节人》,在接下来的“玩竹节人”以及其他俩个任务中,孩子们迁移运用“做竹节人”的阅读策略——浏览、细读等策略实践、运用,积极主动地完成了任务,从而学会了大量阅读时,如何根据自己的需求取舍课外信息,加快阅读速度的方法。学生在制作竹节人指南时,将文本中语言提炼、转化为自己制作的指南并用不同的表现形式与他人分享交流,既训练了学生思维能力,又获取了将文本信息进行了整合转换的能力。单元的最后一篇课文《故宫博物院》的教学策略则更要体现对整个单元阅读策略的实践与运用。如:创设情境,请学生做故宫博物馆的导游,要求学生依据不同任务设计导游词。学生依据自己选择的任务有目的地选择阅读材料,有意识地阅读,提取、整合、转换自己需要的信息形成解说词,最终获得因不同的目的,运用不同的阅读策略的能力。从精读到略读,充分展示了学生从阅读实践、体验策略最终指向运用的全过程。

总之,在阅读策略单元的教学中,教师要树立单元整组的教学意识,面对不同的课文,要基于学情引导学生掌握阅读策略,使他们成为积极的阅读者。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要关注学生的已有起点,有意识地将策略运用渗透到阅读学习活动设计中,帮助学生将策略运用趋向“自动化”的境界。唯有如此,学生才能形成熟练运用阅读策略的能力,在阅读的海洋中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

参考文献

[1]杨勇.任务驱动式的阅读教学策略例谈[J].小学教学参考,2017(22):41.

猜你喜欢
目的阅读策略任务驱动
开展郊区初中学校英语课外阅读的实践与思考
廉洁校园文化建设在预防职务犯罪中的作用研究
巧用策略,“悦”读绘本
谈高校美术教学中创造力的培养
以阅读策略为导向的阅读教学
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在电子技术课程中的应用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网络应用服务管理》教学中的应用
任务驱动, 启发学生自学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中职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