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脑出血患者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其便秘及脑水肿发生率影响体会

2019-09-10 01:36袁莉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19年12期
关键词:脑水肿便秘针对性护理

袁莉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针对性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患者的便秘及脑水肿发生率的影响作用。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期间前往我院接受脑出血治疗的7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用抽签方法将其分成参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均为36例。参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采用针对性护理方法,对实验组与参照组脑出血患者的并发症产生几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便秘情况、肺部感染情况、脑水肿情况发生几率普遍低于参照组。结论:对于治疗与护理脑出血患者,采取针对性护理手段,可以有效地降低便秘、脑水肿等病症的发病几率,为此建议将针对性护理应用于脑出血临床护理当中。

[关键词]脑出血;针对性护理;便秘;脑水肿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19)18-0160-02

脑出血病症作为常见性非外伤所引起的脑实质内部出血,主要的患病人群为中老年人,脑出血病症发病急、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等特征。脑出血患者在发病后要长期卧床静养,这也导致患者的胃肠蠕动效果有所下降,以至于使患者出现便秘症状。然而患者便秘之后,因用力排便容易使患者腹内压与颅内压有所提升,加大并发症的发病几率,严重会导致患者颅内再次出血,危及患者的生命健康。由此可见,探究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患者的便秘及脑水肿发生率的影响是十分必要的。故此,我院选取我院接受脑出血治疗的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分别应用常规护理方法与针对性护理方法,比较观察实验组与参照组便秘、脑水肿等发病率,现象结果进行以下几点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月-2019年1月期间前往我院接受脑出血治疗的7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经过抽签选取的方式,将患者平均分成参照组与实验组,每组为36例。其中实验组男性患者为16例,女性患者为20例,年龄22岁一75岁,平均(65.1±22.5)岁;参照组男性患者为19例,女性患者17例,年龄为25岁-84岁,平均(62.5±21.4)岁。实验组与参照组年龄、性别、病情等基础数据,结果不具备明显差异(P>0.05),分组形式有可比性特征。

1.2方法参照组主要采取常规护理方式,主要内容包括心理疏导护理、讲解病情、給药护理、健康教育等多方面;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方法,进而对比实验组与参照组脑出血患者便秘、脑水肿并发症发病率,将比较结果与实验组、参照组患者的基础资料展开回顾分析。其中针对性护理干预方法如以下几点:其一,心理护理干预,脑出血属于突发病症,为此脑出血患者对于此疾病内心都存在恐惧、紧张、不安等心理表现,同时脑出血患者生活自理能力较低,且治疗过程又十分漫长,导致患者更加焦虑、抑郁、烦躁。这时护理工作者对其进针对性心理护理干预,时刻关注患者的情绪、生态,进而了解与掌握患者的心理需求,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病魔的决心与信心,改变患者消极的心态问题。另外,护理工作者应该及时与患者多沟通、多交流,了解患者的便秘、脑水肿、肺部感染等病症的基本情况,才能减少受心理因素的影响,减少并发症的发病率。其二,针对性饮食护理干预,护理工作者要结合脑出血患者的实际病情与饮食习惯为患者安排科学的饮食,让患者每天保持2000毫升的饮水量,从而达到保持患者肠道通畅的目的。为了提高患者的排便率,护理工作者应该嘱咐患者多食用纤维高的食物,例如,菠菜、芹菜、麦片等食材。其三,针对性运动护理干预,待到脑出血患者病情平稳之后,护理工作者应该尽早引导患者在床上展开提肛运动、患侧被动运动等,便于让患者养成良好的定点排便习惯。其四,针对性灌肠护理干预,假若患者便秘情况十分严重,护理工作者可以应用开塞露为脑出血患者实施灌肠护理干预,实际操作将开塞露(60毫升)、温开水(90毫升)以及硫酸镁溶液(30毫升、浓度50%)相互混合,混合液加热至40℃时,让患者保持左侧卧姿势,利用注射的方式,将混合液插入吸痰管,直至使混合液推至到吸痰管前端位置,空气排尽之后,用吸痰管插入脑出血患者的肛门处位置,实施灌肠护理。

1.3护理标准查看脑出血患者便秘发生率、脑水肿发生率、肺部感染发生率、电解质紊乱发生率为主导,对于便秘发生率、脑水肿发生率、肺部感染发生率、电解质紊乱发生率采取百分制进行断定,数值越高则代表效果越差。

1.4统计学分析本文统计学数据分析要以SPSS 19.0统计学分析软件为主,计数资料以X2进行检验,计量资料以t为检验值,P

2. 结果

2.1两组便秘发生率对比实验组便秘发生率13.88%相比于参照组80.55%,实验组脑出血患者的便秘发生率优于参照组,同时结合脑出血患者的便秘水平,实验组也优越于参照组,二者差异明显(P<0.05)。如表一所示。

2.2两组脑水肿、肺部感染、电解质紊乱发生率对比实验组脑出血患者出现脑水肿有1例(2.77%),肺部感染患者0例(0.00%),电解质紊乱患者2例(5.55%);参照组脑出血患者出现脑水肿7例(19.44%),肺部感染患者5例(13.88%),电解质紊乱患者8例(22.22%)。实验组与参照组相互比较,组建存在明显的差异性(P<0.05),如表二所示。

3. 讨论

脑出血是常见急性血管病症,也是高血压典型的并发症,其主要病因是由于脑实质内部的血管出现劈裂进而引发出血症状,具有发病时间快、高致死率、高致残率的特征。发病后脑出血患者需要长时间卧床静养,进一步降低患者的胃肠蠕动效果,容易引发便秘现象。根据本次研究最终结果显示说明,实验组便秘发生率13.88%相比于参照组80.55%,有着明显的优势特征,二者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观察实验组脑出血患者脑水肿、肺部感染、电解质紊乱等发生率,将其与参照组相比较,实验组有着明显的优势特点,且二者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针对性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患者的便秘情况、脑水肿情况有着显著的临床护理效果,针对性护理干预方法可以有效地降低患者便秘、肺部感染、脑水肿并发症的发生几率,因此因此在临床实践中更加倾向于推荐针对性护理干预方法。

猜你喜欢
脑水肿便秘针对性护理
急诊洗胃后电解质紊乱的临床研究
蛛网膜腔出血后脑组织氧自由基代谢的实验研究
输尿管撕脱的针对性护理措施及效果研究
高压氧治疗对老年脑出血患者脑水肿及血浆脑钠肽、脑脊液乳酸浓度的影响
生大黄脐疗对COPD稳定期合并便秘患者的疗效观察
膳食纤维制剂对老年便秘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糖尿病足的预防及护理方法初步研究
43例车祸致脑部外伤患者的临床特点与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