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博替尼的临床研究进展

2019-09-10 06:52易敏张婷
速读·下旬 2019年12期

易敏 张婷

摘  要:随着甲状腺肿瘤癌症的高发,当今人们迫切希望有效药物治疗的出现。卡博替尼是一种用于治疗甲状腺髓样癌的新药,可抑制多种激酶受体,是一个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本文将对甲状腺髓样癌及其产生原因,与卡博替尼的药理作用,合成路径,药代动力学,药物相互作用,药物安全性及发展前景等进行论述。

关键词:卡博替尼;甲状腺髓样癌;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卡博替尼,又称卡赞替尼(Cabozantinib),是由美国Exelixis制药公司生产研发的新型的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药物,中文化学名称为N-[4-[(6,7-二甲氧基-4-喹啉基)氧基]苯基]-N'-(4-氟苯基)-1,1-环丙烷二甲酰胺,分子式为C28H24FN3O5,相对分子质量为501.51。该药品是2012年11月19 日由美国食品药品管理总局FDA批准的,继Vandetanib(凡德他尼,商品名:Caprelsa)之后,第二个用于不可手术切除的恶性局部晚期或转移性甲状腺髓样癌(MTC) 患者治疗的新药。

1甲状腺癌

近年来,癌症患者日益增加,甲状腺癌就是其中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系统肿瘤疾病,也是全世界范围内,发病率上升最快的肿瘤疾病之一。此种癌症其主要分为三种类型,分别为分化型甲状腺癌(DTC)、髓样癌(MTC)和未分化癌(ATC)。分化型甲状腺癌的医治方法有以下三种:根治性手术、内分泌治疗和放射性碘治疗。通过此三种方法治疗后的患者生存率最高可到达85%。髓样癌是一种起源于甲状腺滤泡旁细胞(C细胞)的恶性肿瘤,放射性碘治疗、内分泌治疗和化疗等方法均对MTC无效,仅手术切除法具有部分疗效,但无法起到根治髓样癌的作用。未分化癌的恶性程度最高,目前没有标准治疗方案。

对于甲状腺髓样癌与甲状腺未分化癌患者,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发展,新型分子靶向治点治疗有望帮助这些患者,其中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被发现有显著疗效,其通过抑制c-Met、RET和VEGF等受体作用治疗甲状腺髓样癌,成为晚期甲状腺癌治疗的方向之一。卡博替尼就是此方向科学研究成果,经过多项试验表明,该药物具有治疗晚期甲状腺癌的良好疗效,并已经在2012年被美国FDA批准正式进入临床使用,使许多晚期甲状腺癌患者延长其的生存期。

2卡博替尼作用原理——多激酶抑制剂

卡博替尼就是近年来成功研制的一种多激酶抑制剂,通过试验显示,卡博替尼可靶向抑制多种肿瘤疾病相关的激酶受体,如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MET)、血管内皮生成因子受体2(VEGFR2)及RET等,对于RET等其他受体酪氨酸激酶也有较强抑制活性。通过抑制上述激酶活性,阻断上述酶的信号通路,从而发挥抗肿瘤作用,杀死肿瘤细胞,减少转移并抑制肿瘤血管新生。且对吉非替尼(gefitinib)耐药的非小细胞肺癌也有抑制作用。

3卡博替尼的药代动力学

卡博替尼达峰时间tmax=2-5h,半衰期t1/2=55h,口服表观分布容积V/F=349L,在血浆和组织中的线性分布为直线型分布,数值在5—5000ng/mL(r2>0.99)。达到稳态时间为连续服药15天,与血浆蛋白结合率(>99.7%)J,治疗恢复率大于80.4%,模型建立效果为96.9%—105.1%。运用UPLC-MS/MS方法测定卡博替尼在血液和组织中的含量时,分别用四个不同的计量(iv5,10mg/kg and ig 15,30mg/kg)试验,结果显示卡博替尼消除缓慢半衰期大于10小时(t1/2>10h),生物吸收度为25.6±8.3%。卡博替尼在组织的分布分别为肝脏>肺>肾>脾脏>心脏。排泄物中单剂放射性标记的卡博替尼回收,尿液含有27%,粪便含有54%。

4药物相互作用

服用卡博替尼的患者需注意与以下药物的相互作用,从而调整用药品种与用药剂量。服用卡博替尼的患者避免长期联合使用强效CYP3A4诱导剂(如苯妥英、卡马西平、利福平、利福布丁等),不要摄取已知可诱导细胞色素P450酶活性的食物或营养添加剂(如贯叶连翘)。此外,服用卡博替尼的患者应避免联合使用强效CYP3A4抑制剂(如酮康唑、奈法唑酮、伏立康唑、沙奎那韦等)。

5安全性评价

卡博替尼所致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25%)包括腹泻、口腔炎、掌足红肿综合征(PPES)、毛色变色或褪色、皮肤干燥、阴囊红斑或溃疡、指甲片状出血、体重减轻、食欲不振、味觉障碍、恶心、口腔痛、疲乏、高血壓、腹痛和便秘。常见的实验室异常(≥25%)是谷草转氨酶AST 和谷丙转氨酶ALT增加、中性粒细胞减少、淋巴细胞减少、碱性磷酸酶增加、血小板减少、低钙血症、低磷血症和高胆红素血症。在临床试验中发现,运用cabozantinib治疗的患者,有3%产生严重出血(出血包括咳血和胃肠道出血)。发生胃肠道穿孔和瘘管形成的概率分别为3%和1%。因此,对服用卡博替尼的患者时应密切监控其出血体征和症状,有穿孔或瘘管形成的患者,严重出血患者,应终止服用cabozantinib和终止cabozantinib治疗。

参考文献

[1]徐德全,代文杰.甲状腺髓样癌的靶向治疗[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14(12):1579-1582.

[2]杨影,方艳秋,谭岩.卡博替尼治疗晚期甲状腺髓样癌的研究进展[J].中国社区医师,2014(24):10-11.

[3]陈惠玲,张志叶,杨彦彪.治疗转移性甲状腺髓样癌的新药——Cabozantinib[J].中国药房,2014(29):2766-2769.

[4]张秀颖,刘尧,白秋江,等.新型分子靶向抗癌药物卡博替尼[J].医药导报,2013(11):1468-14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