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情境创设的应用研究

2019-09-10 23:57赵玉荣
速读·下旬 2019年12期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情境创设应用

赵玉荣

摘  要: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为了使教学目标可以更有效地完成,教师必须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并以计算机教学的特点作為基础设计教学活动,其中情境教学就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通过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引导学生充满兴趣的参与探究学习。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对于情境创设这个关键环节要特别注意,可以结合教学实际情况,营造生活化教学情境,安排任务驱动教学情境,依托问题教学情境,巧妙运用游戏情境,都会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本文主要围绕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情境创设的应用进行了探究,以供参考交流。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情境创设;应用

如今,每一门学科教学过程中都在倡导提高教学有效性,进行教学改革。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在互联网上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这对信息化时代的初中生来说非常重要。在如火如荼的教学改革进程中,情境教学法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应该结合新课改的理念,采用创设教学情境的方法可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爱学,充分使学生认识到信息技术的真正价值,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1营造生活化教学情境,调动学习积极性

初中信息技术教师要改变单一的知识讲授方式,因为采取这种教学方式极易导致学生产生厌学情绪,进而不利于学生信息技术素养的提高。鉴于此,初中信息技术教师要认真调研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生活实践经历,以便能在此基础上为学生营造生活化信息技术知识学习情境。当此种情境被营造出来之后,学生将对信息技术知识的学习产生亲切感,并在课堂之上积极同教师进行交流和互动。尤其重要的是,还能让学生将所学的信息技术知识在生活实践中加以运用,这样会让学生感受到知识学习的魅力。比如,在教学Word相关内容时,教师为学生创设一个生活化的情境:要求学生用Word写一份假期告知书,发到父母的邮箱里。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既复习了所学的内容,加深了印象,又了解了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重要应用。生活中的事情总是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教师可以为学生列举一些生活中经常运用的软件,如QQ聊天、酷狗音乐、迅雷下载、暴风影音等,这些生活中常用的软件都是用计算机程序语言编写完成的,这样学生一定会对计算机学习产生极大的兴趣,要想运用好这一重要的工具,掌握这种为生活提供便利的重要工具,在学习上不断取得提高。

2安排任务驱动教学情境,明确认知学习目标

部分学生在学习信息技术知识时之所以表现得不够活跃和主动,主要是这部分学生对于为何要学习信息技术知识的目的认识不够明确。面对这种情况,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应当在课堂上安排任务驱动模式教学情境,以便让学生对知识学习目标形成明晰化的认识。当教师采取这种教学模式之后,学生对于信息技术知识的学习不再会如以往那般表现出被动接受的状态,而是能够在积极实现对任务求解的过程中,实现对信息技术知识的扎实掌握与灵活运用,如此便将确保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素养得到稳定的提高,还能够确保学生的创新思维、主动学习意识以及知识实践应用能力得到明显的进步,最终让学生的信息技术体系得到健全和完善。

3依托问题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发现,许多学生之所以对信息技术知识的掌握与领会不深入,主要原因是没有形成良好的问题意识,这就导致学生看似掌握了一系列信息技术知识,可一旦需要对所习得的信息技术知识加以灵活运用时,便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障碍。鉴于此,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应当依托问题情境的设计,帮助学生实现对信息技术的主动探究,这样将会形成独特的学习体会和知识见解,更为深刻和扎实的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教师在平时要善于创设相应的问题情境,以此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比如在进行Excel部分相关知识讲解时,有一部分内容是表格数据的运算。进行讲解时,可在班级里面创设这样一个问题情境:篮球兴趣小组报名活动,让学生通过Excel表格计算出各个班级参加篮球兴趣小组成员的人数,同时计算出篮球小组人数在班级内所占的比例。这样通过学生去实践操作来进行计算,在实践中不断地掌握表格计算的相关计算公式并灵活运用,进而使学生在计算中不断掌握相关的信息技术知识。

4巧妙运用游戏情境,寓教于乐

传统的教学模式过于乏味,初中学生个性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单一的教学方式必定会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导致课堂注意力不集中,学习质量差等许多问题,而被动化的教学更会阻碍学生的学习。因此,初中计算机教师一定要利用恰当的方式开展教学,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思想,由被动学习变化为主动学习,同时不断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合作探究能力。为了确保学生实现有效学习,必须注重对教学方法与教学方式的推陈出新。信息技术教师应当运用游戏情境,调动学生产生对信息技术知识的学习兴趣。之所以有这样的建议,是因学生对游戏的形式往往表现得十分认同,参与性也高。如在教学中组织班级学生进行盲打竞赛,学生为了获得竞赛的胜利而全身心投入。可以说,这样的教学效果恰恰是通过游戏教学情境的设置带来的。再比如,要让学生开展练字训练,单单打字难免有枯燥之感。可通过打地鼠、警察抓小偷等游戏进行练字法的渗透,提高教学的趣味性,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总之,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在创设各种各样的情境时,一定要精心预设,设计的内容要做到详略得当,要有针对性、有实用性,从而让所借用的情境真正推动教学开展,让学生在情境中自觉地学习和提高对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当然,还有很多种信息技术情境的创设方法,都非常有利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需要教师在今后的实践教学中多加探索和创新。

参考文献

[1]徐芳.探究提高初中计算机教学有效性的方法[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01):52-53.

[2]蔡海珠.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的价值与实践[J].新课程:教师,2018(04):25.

[3]尚晓晶,沈涛,滕旭.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情境创设的应用研究[J].2017(03):120.

[4]黄玲霞.浅谈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设计优化措施[J].中小学电教:下,2017(02):78-79.

猜你喜欢
初中信息技术情境创设应用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现状分析及对策
情境打动孩子心灵,提高阅读感悟效果
幼儿在体育游戏时情境创设的实践与思考
小学数学课堂选择生活情境的误区及对策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