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正能量在道德与法治课中散播

2019-09-10 07:22朱继锋
理论与创新 2019年10期
关键词:正能量

朱继锋

【摘  要】正能量”是意识能动作用的积极体现。“正能量”是能够起推动维护社会文明进步的社会能量,而学校是育人的场所,教师是育人的导师,作为一名道德与法治课老师,传播正能量,是我们的重要任務和义不容辞的责任。

【关键词】正能量;教育责任;道德引领

引言

“正能量”顾名思义,指的是一种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动力和情感。当下,中国人为所有积极的、健康的、催人奋进的、给人力量的、充满希望的人和事,均贴上了“正能量”标签。而学校是育人的场所,教师是育人的导师,作为一名品德与社会课老师,传播正能量,是我们的重要任务和义不容辞的责任,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扎实有效地向学生传播正能量呢?

1传播“爱”的情感

“爱之于教育,就如池塘之于水,没有水的池塘不能称为池塘,没有爱的教育同样不能称之为教育”。爱是担当,是责任,是给予,是奉献,也意味着收获。赠人玫瑰,手留余香,那是爱的担当。为此,唤醒学生爱的情感,爱的责任,爱的义务,教育学生常怀一颗感恩的心,同样是教育的责任,更是品德与社会课老师的责任和义务。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在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中,首先让每位教师树立正确的素质教育观,把“爱”作为教育学生的着力点。父爱如山,母爱如海,作为子女,首先要爱自己的父母,因此,课前要指导学生了解自己的家庭,自己的父母,家人的优秀品质及家族的好传统,好风气。引导学生体会在人的一生中,父母的关心和爱护是最真挚和无私的,父母的养育之恩是永远也说不完的,这种恩情比天高,比海深,是人世间最伟大的力量。如果人类有爱,那么首先应该爱自己的父母。如果一个人连孝敬父母,报答养育之恩都做不到,谁还相信他可能去爱别人吗?又有谁愿意和他打交道?通过课堂教学,努力将学生的感恩教育,对家庭道德的认知转化为道德行为、学习动力,实现知行统一。比如:在教学五上《我有一颗感恩的心》时,我先从《三字经》中的“融四岁,能让梨,香九龄,能温席”入手,让学生讲这两个故事,接着,播放我们宜昌的“最美少年”----黄露露带着妈妈上学的日子的视频资料:黄露露,4岁开始照顾瘫痪的妈妈,7岁,每天翻山越岭一个人上学,15岁,背着妈妈上高中,19岁,背着妈妈走进了三峡大学的校园,开始了她的大学生活。让学生学习身边孝敬父母的典型,最后,通过行为评析来谈自己打算怎样回报父母。整个课堂,让学生在课中知感恩,就感恩畅所欲言,让学生的情感得予升华,使品德课生机盎然,让学生更加感受到在家要理解父母、帮助父母,关心父母,会感恩,做爸爸妈妈的贴心小棉袄。以此同时,作为新时代的少年,除了爱父母外,还要爱自己的祖国,爱社会,爱身边的每一个人,做到常怀一颗感恩的心,让世界充满爱。

2传播“正”的态度

品德与社会课教材内容很多是学生身边的事、学生关注的事、学生要解决的事,那么,作为品德教师,就应该在教学中帮助学生明辨是非,让他们做出正确的选择。

例如,在教学四上“诚信是金”时,在课前,我就“生活中的诚信”进行了调查,发现了不少学生有撒谎的经历。面对这一现象,我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先让学生讲自己的诚信故事,接着,分析事例中的孩子讲不讲诚信?“”最后,承诺自己今后怎样做个讲诚信的孩子?为了让学生有正确的人生态度,在教学中,我经常把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多学科教育与思想教育结合起来,用安全、健康的知识与方法为学生解疑释惑,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珍爱生命,增强克服困难、承受挫折的能力,引导学生追求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来学习和生活。

3传播“美”的观念

现在的小学生多数还是独生子女,他们在家被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宠爱着,在集体生活中自私自利,辨别是非能力差,缺乏纪律意识,集体主义观念淡漠、奉献精神差。作为品德教师就应当向他们传播“美”的观念,引导学生通过学习,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实现自己的梦想。

如,教学“让我说声谢谢您”内容时,我特别让学生用视频、照片、文字等资料收集了这么一群人:“城市美容师”清洁工们,每天当我们还在睡梦中时,他们就在微弱的路灯下,拿着扫帚“唰唰”地扫着街道;“城市守护者”警察叔叔们,不管寒冬酷暑,还是刮风下雨,他们都站在十字路口处,指挥着来来往往的车辆;学校各个岗位的教职员工们,每天迎着朝阳,在各自的岗位上默默地工作着,他们这些人,在不同的岗位上展现了人间的真善美,诠释着“爱心、责任、奉献”的社会价值观;特别是每天我们学校门口穿着红背心,戴着小红帽的“志愿者”们,他们不计任何报酬,每天风雨无阻地穿梭在学校门口的斑马线上,护送学生安全地过马路。通过了解身边这些具有正能量的人物事迹,让学生知道这些人每天都在默默地为社会奉献着自己,我们应该向这些榜样学习,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自觉履行小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做一个有价值的,最美的小学生。

总之,要让正能量在品德与社会课中真正地散播开来,不光要从教材内容挖掘,还要从时政热点讲起,从身边的小事说起,从自身做起,言传身教……只要品德教师时刻记住,我们的主要任务不只是传授知识,更多的是唤醒学生内心的价值观和责任感,塑造学生高尚正直的人格。传播正能量靠你我他共同参与,让正能量这支时代的主旋律唱响,共圆我们的中国梦!

参考文献

[1]石斌.上好《道德与法治》课的思考与实践

[2]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

[3]秦瑞芬.核心素养理念下小学道德与法治情境教学探索[J].中国校外教育,2019(26):103.

[4]闫华栋.核心素养理念下小学道德与法治情境教学探索[J].中国校外教育,2019(26):33.

[5]张京华.浅谈故事教学法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运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9(29):58+60.

[6]牛生才,卢义拉.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策略[J].名师在线,2019(26):8-9.

[7]刘惠珠.情境体验式教学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应用[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9):78-79.

[8]胡于江.基于绘本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思考[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09):158.

[9]任海燕.浅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生活化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9(27):125.

[10]郭娟.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策略分析[J].才智,2019(27):107.

猜你喜欢
正能量
新闻报道中“正能量”的传递方式分析
“正能量”歌曲类型分析
新时期做好群众文化工作的几点思考
“大”明星的“小”情怀
探析公益节目《等着我》的传播策略
正能量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探析
亚投行,美国应发挥“正能量”
香港“正能量”游行反“港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