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提问的艺术

2019-09-10 19:38许爱权
速读·下旬 2019年12期
关键词:课堂提问技巧课堂教学

许爱权

摘  要: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提问是一门艺术。教师在教学中抓住提问的时机,启发并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能夠充分发挥和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从而深层感知文本,体验作者情感,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本文阐述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提问的技巧,分享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经验,以促进广大小学语文教师们的交流,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

关键词:课堂教学;课堂提问;技巧;能力

宋代著名学者陆九渊说:“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小进,大疑大进。”课堂提问是组织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也是一门艺术,巧妙地使用,会使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思维开阔,促进师生的情感交流,有效地优化课堂教学。面对新的教育教学改革,我们广大一线教师清晰地认识到我们的课堂教学要不断地追求优质高效,因此,有效的课堂提问在教学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那么,怎样优化课堂提问才能达到优质高效的教学效果呢?我认为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探究。

一、富有趣味性,激发学习动机

特级教师于漪说过:“课的第一钟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铁一样把学生牢牢吸引住。”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课文的重要信息,精心设计提问,运用富有激情的话语,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促使学生在生疑、解疑的过程中获得新的知识和能力,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如在教学《将相和》一文时,用富有激情的话语把学生引入文本,提问学生:“同学们,读了这个题目你最想知道什么?‘将和‘相为了什么事闹不和?后来又是怎样和好的?你想知道吗?”简短的几个问题牢牢吸引着学生的注意,学生们会争先恐后地打开文本阅读起来。这样的提问,会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蕴含启发性,调动学生思维

课堂提问要巧妙合理,构思巧妙的问题能够激活学生的思维,启发学生去探究,从而获得知识。因此,教师设计问题要紧扣教材,突出重难点,具有一定的思考价值,对课文内容进行有效地概括、理解、赏析和感悟,做到适时适度,灵活多样。同时,适当设计一些多思维指向、多思维结果的问题,强化学生的思维训练,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如课文《海底世界》具体介绍了海底世界的奇异景色和丰富的物产,具有思路清晰,首尾呼应的写作特点。在教学时,教师围绕这一特点进行提问:“课文的开头和结尾有什么特点?又有什么关系?哪几个自然段写了景色奇异?哪几个自然段是写物产丰富?”等系列问题。从全篇文章思路着眼,帮助学生弄清了课文开头是以提出问题引起全文,结尾以回答问题总结全文,开头和结尾一问一答首尾呼应,并理清了文章的思路,使学生对全文的脉络形成完整的印象,加深了对文中“物产丰富”这一重点段落的理解。

三、强化拓展性,升华文章主题

苏联教育家达尼洛夫主张把教师的讲授与学生的积极思维结合起来,提倡学生主动探求知识,启迪学生根据已知的去开拓未知。这就是说,我们广大教师要善于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知识拓展,实现学习的迁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但要引导学生通过品味语言、感悟形象来体会文章的主题,还要引导学生结合实际,关注生活,进行拓展延伸,深层次感悟文章主题。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应围绕升华主题这一目标设计提问。如在教学《鲸》这篇课文时,学生通过阅读了解鲸的特点、种类进化和生活习性等,教师就要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如让学生思考如何保护海洋动物。当学生为保护海洋动物出谋划策,懂得了如何保护动物时,教师再让学生进一步探讨:人类如何保护自然。学生通过讨论畅谈人与自然的关系。这样教学,不但升华了课文主题,而且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达到教学效果。

四、兼顾适度性,把握问题难易

根据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认知领域主要有识记、领会、应用、创新四个层面。过于简单的提问不需要学生深入思考就能解决,很难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探索热情。反之,非常难的问题会让学生找不到解决办法,学生的自信心将会受到影响,产生消极情绪。因此,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设置问题时,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把握好问题的难度和梯度,让学生通过思考与交流解决问题,这样他们更有成就感,更愿意主动投入到学习中,进而实现快乐式学习。如在教学《狐狸和乌鸦》时,课堂提问可以设计从识记、理解再到创新这样的梯度进行。即识记型问题,从整体上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狐狸见到乌鸦嘴里叼着一块肉后,它对乌鸦说了什么话?乌鸦对此是如何反应的?理解型问题,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狐狸用什么方法骗到了乌鸦嘴里的肉?你如何看待狐狸?创新型问题,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乌鸦发现自己被骗后,会想些什么呢?

五、注重激励性,给予赞赏评价

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唤醒、激励和鼓舞”。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为学生创设一个和谐的评价环境,运用有效的评价手段,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导向、调控、诊断功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教师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把教师当作交流的伙伴,把自己的表情,语气和手势,都看作是为学生服务的手段。此外,教师的激励性评价要面向全体学生,在课堂教学中,针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习能力等进行激励性评价。如在教学《跨越百年的美丽》一课时,我让学生谈谈对居里夫人的印象。学生们的发言五花八门,观点各异,但对于孩子们的发言我没有做任何牵引,只是给他们鼓励性的评价。孩子们有了一个可以充分展示自己思维的空间,热情空前高涨。在接下来的交流的过程中,玛丽一个个性格特点被找到了,原本不易理解的课文“解决”了。教师在教学中恰当适度地运用激励性评价语言,会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品尝成功的喜悦,从而营造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和师生关系,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提升教学质量起到极大的推进作用。

总之,课堂提问是艺术,是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钥匙,是架起探究新知的桥梁,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催化剂。教师在教学中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有效利用课堂提问指导学生学习,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课堂提问技巧课堂教学
肉兔短期增肥有技巧
指正要有技巧
提问的技巧
浅析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课堂提问技巧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教学研究策略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循循善诱,实施生本化初中语文课堂提问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