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学案导学法的相关运用

2019-09-10 22:19付艳宁
速读·下旬 2019年12期
关键词:学案导学高中生信息技术

付艳宁

摘  要:在新课改背景下,强调以学生为课堂主体,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为了实现这一点,广大一线教育工作者,都展开了积极探讨,进而诞生出了多种教学方法,其中就有学案导学法。在目前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学案导学法已然成为学生自主获得能力、知识的有效手段。故此,本文结合笔者教学实践,着重论述了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学案导学法的相关运用,仅供参考。

关键词:学案导学;信息技术;高中生

所谓学案导学,就是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使学生的自学能力得到培养,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是一种较为新型的教学方式。具体而言,此种教学方法是以学案为载体,通过导学的方式,并辅以教师的合理引导,转变过去传统课堂上以教师为主体的模式,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改变学生在课堂上被动接收知识的局面,从而收获更為理想的教学质量。但就当前实际情况而言,有关学案导学法运用到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研究较少,且在实际运用中也存在一些不足,故此,本文重点探讨了信息技术教学中学案导学法的相关运用。

一、注重学案设计

导学的核心就是学案,能否良好设计学案将会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效果。良好的导学案应符合三维教学目标,始终围绕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展开具体教学。例如,在教学Excel图表的时候,教师在设计导学案的时候,就应体现如下目标。知识:掌握Excel中设置图表类型选项的方法和创建数据图表的方法;能联系之前所学知识,进行知识体系的构建。技能:图表的设置、创建及美化。情感: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简而言之,导学案的设计要考虑到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学生的需求及本课的重难点等,并且,在认真设计的时候,要充分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案内容进行适当调整。

二、引导学生自学

在设计了学案之后,要想实现对其的良好利用,就应合理安排整个教学过程,且不可按部就班地照搬学案上的内容。具体而言,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先给学生分发复印好的学案,让学生能较为清晰地认识本课的主要内容。然后,教师要发挥出自身在教学中“导”的作用,不断引发学生思考,提出启发性问题,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自主探究的能力,进而完成本课核心内容的掌握。

例如,在教学Excel公式相关内容的时候,教师可设计如下问题:以下为小明在期中考试中各门学科的成绩,怎样在Excel中将他的总成绩计算出来呢?有的学生会尝试相加Excel中的各个单元格,在这一基础上教师引出Excel公式并提问到:怎样输入公式?引导学生自主讨论操作。随后教师对Sum函数求总成绩的过程进行演示,由学生对函数的操作方法、功能及参数的意义进行总结,完成自主操作和训练任务,进行作业提交。不断在课堂上提问,是为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将教师课堂的引导作用充分体现出来。但学生在自主实践、解答教师问题的过程中,会出现一些超出教师预设的问题,所以,在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需要教师灵活应变,合理增减学案中的教学环节,并非一定要跟上文描述一致。

三、展开合作讨论

即便是处在同一年龄段的学生,也有着很大差异,有着自身的学习优势与特点。信息技术学科,是整体性与系统性的一个存在,并非是断层式、割裂的。因此,要想有效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仅依靠一个学生的力量是较难实现的,所以,教师应采用合作探究的方式展开学案导学模式。

例如,在教学Excel的时候,一些学生对表格中各项数据的加工方法理解困难,教师应给学生分发事先设计好的导学案(包含基础知识夯实、教学重难点、教学目标及合作探究问题部分),让学生自主将教学内容读熟,完成基础知识夯实部分,引导学生学习教材知识。然后,教师应考虑实际解决问题能力、学习能力、学习基础、男女生比例等因素,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并每组自行选出一名学习组长,负责组织成员展开自主合作探究学习。需要注意的是,各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活动是以导学案为导向,教师应将导学案上的种种合作探究问题分配给各个小组。根据导学案上的学习任务,各小组自主展开组内讨论、学习,然后由组长进行讨论结果的汇总,形成本小组的学习结果。最后,教师根据导学案上的任务,选择学习小组进行回答,各组则选出代表进行回答。对于小组代表的发言,教师先不做点评,应由其他学习小组补充或指正,然后教师才予以合理点评,点评的时候要更多考虑到激励和鼓励。如此一来,才能更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知识总结和应用

结束课堂教学后,教师与学生应展开课堂反思。学生通过反思,能够有效评价学习过程,总结学习效果,进而使自身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得以提升;教师通过反思,则有助于教学方法的改善,实现教学效果的提升。同时,教师还应指导学生对新旧知识间的联系进行归纳总结,进而使相关的知识框架得以建立,在面对实际问题的时候,能够做到举一反三。例如,在熟练掌握了Excel相关知识后,学生可对PPT、Word等其他办公软件中的表格功能展开自主学习,并且,在操作这些软件的时候,可通过其特点,选择适当的表格。总之,信息加工有着规律性,在对表格数据进行分析、加工的时候,学生可总结其规律,进而对信息加工的目的有着充分理解。

总之,作为一种较为新型的教学模式,要想将学案导学法的教学辅助作用充分发挥出来,需要教师在日常工作中不断总结探索,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与能力,如此才可通过此种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王秀华.新课改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学苑教育,2018(02):7.

[2]马蓉.高中信息技术学案导学教学模式浅探[J].中学教学参考,2018(36):15-16.

[3]张琳.提高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实效性的对策和措施[J].考试周刊,2018(02):132.

猜你喜欢
学案导学高中生信息技术
《发明与创新》(高中生)征稿啦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高中生应如何适应高中数学的学习
高中生是否应该熬夜学习?
基于自主学习的初中化学“学案导学”实践研究
“学案导学”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