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应用题解题技巧的能力

2019-09-10 22:19曾祥松
速读·下旬 2019年12期
关键词:应用题小学数学

曾祥松

摘  要:小学数学教育课堂教学主要包括各种数学基础知识,及由各种知识扩展而来的应用题解析内容。因此,在数实践教学中,必须将数学基础知识与各种数学综合能力相结合,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教师给学生充分讲解数学知识和学习方法,从而提高小学生的数学基础素质和应用题解题技巧。

关键词: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技能

一、引言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逐步发展,数学仍然是一门重要的学科,数学的教学任务也从传统的知识教学,向知识和能力的综合培养转变。可是,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存在着学生无法应付各种形式的应用题的情况。因此,本文通过对小学数学实践教学问题的探究,提出了一些提高小学生解决应用题能力的措施。

二、当前小学生应用题解题中存在的问题

小学数学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对数字的认识和充分运用,解决与实践有关的实际问题,数学思维逻辑,创新思维等,因为应用题解题包括多词定量关系分析和基于信息的推理分析,学生需要充分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和问题解决技能。在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综合应用题教学是一个重点和难点问题。大多数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和数学基础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较差,这将导致学生无法运用数学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技能。实际解题能力不能提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教师对数学应用题的解释过于传统,忽视了学生是否真正理解应用题的意义。学生在解析应用题时,可能不清楚问题的含义,在判断人与人之间的数量关系时可能出现错误。此外,学生对数学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也是影响应用题解题的原因。数学应用题可以按题型划分,但小学生缺乏对数学题型的总结意识,没有总结应用题的类型,在掌握解答应用题的方法和新思路上就会有缺陷。

三、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措施

(一)引进一种新的应用题教学方法

为了提高小学生解析应用题的能力,提高数学课堂应用题的教学质量,教师引进了一种新的应用题教学方法,创造了一个有趣而难忘的数学学习环境,引导学生更好地学习和锻炼自己的能力解决应用题。

以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为例,这一阶段的学生在对学科有了基本认识后,正处于创造性的黄金时代。教师可以采取传统数学应用题实践练习与课堂交流互动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觉锻炼应用问题解答能力。教师在讲解时、分、秒等内容时,可以充分讲解相关知识,首先找到与时、分、秒有关的三种典型的、不同类型的应用题,确保在十分钟内尽可能写出答案,并在知识点后进行有效的应用训练,帮助学生充分掌握知识点。三道题完成后,教师将应用题的问题写在黑板上,分为题目关系、解析过程和应用知识点等。老师邀请学生在平台上分享他们对三个问题的三个模块的理解。最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解答问题,明确包含在时间单位、人物关系等主题中的重要信息,然后阐明各自的主题,它包含了解决问题的技巧和调查知识点。通过有效、充分的课堂教学和培训参与意识,使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得到提高。

(二)加强理解能力训练

在应用题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在紧张的环境中发现和掌握题目信息的能力。我们需要确保学生在阅读问题之后,能够找到各种已知的条件,应用题目中的字符与数量的关系,以及图形要表达的信息。因此,在日常的教学和训练中,需要注重提高理解能力的训练,同时,并要求学生充分表达自己所分析应用题的信息,提高自己的理解能力。

比如,在五年级解说应用题时,我们经常遇到来回旅行的问题。例如,一列火车从A城开到B城市已经走了200公里,是剩下路段的四倍,这两个城市之间的距离是多少公里?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习题纸上,写下自己对重要信息的分析,画出简单的思维图,充分展示自己对问题的思考,理清两个城市与数字的关系,然后得到答案。教师还可以创设理解能力专项训练,以只读题的弄清数量关系的方式进行全心全意的进行训练。

(三)形成系统的数学知识体系

应用题是基础知识的全面调动,如果基础知识不扎实,就会导致解题时与知识点衔接不畅,从而影响提高学生应用题解答能力,因此要充分掌握基础知识,教师可以在一个单元结束后,整理出本单元的数学知识点,然后要求学生整理出自己的知识框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完成相同知识点的应用题后,完成本单元数学错误题的整理,并将典型的应用题集中起来。

以六年级的数学为例,六年级的学生由于面临初试,需要对数学应用题进行系统的整理和准备。教师可以对计算、时、分、秒、矩形、三角形等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把课本排列得杂乱无章,并要求学生根据图形和计算知识排列知识思维导图。在分数、分数乘除法、扇形、负数、圆柱与圆锥、圆柱与圆锥等新知识的教学过程中,应用题的数量和复杂度也会随着年级的增长而增加。因此,为了保证学生解析应用题的能力,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各种应用题进行分类,如在讲解圆柱和圆锥知识点时,应用题可以分为储水池应用题型、圆柱、圆锥面题型、圆柱、圆锥面题型等,对圆柱锥体积题型等进行总结,清楚地包含在每一题型中的解题技巧、思路以及需要记忆的知识点。

四、总结

总之,为了培养小学生在教学中有效解答应用题的能力,数学教师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因人而异,改革教学方法,采取科学手段。为了提高小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可以采用新的应用题教学能力,增强学生对数学问题的理解能力,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的基本数学知识体系,并根据不同的数学基本知识点和解题技巧,定期整理数学应用。

参考文献

[1]胡玉珍.试论小学生数学应用题解题能力的培养[J].课程教究,2014(5):141.

[2]朱海斌.淺谈小学数学应用题的解题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3(10).

猜你喜欢
应用题小学数学
应用题
有限制条件的组合应用题
有限制条件的排列应用题
数列应用题、创新题
应用题的「多余条件」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